APP下载

美国学界的卞之琳研究语料分析

2021-05-08张天骄林海霞

文学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卞之琳美国

张天骄 林海霞

内容摘要:卞之琳是中国20世纪著名诗人,其诗歌在西方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打破长期以来东方对西方诗歌创作的模仿。卞之琳诗作的出现,给彼时诗界带来一股清新空气,令美国学界不得不放下成见,重新审视东方诗坛。

关键词:卞之琳 美国 语料分析

卞之琳(1910.12.8—2000.12.2)出生于江苏海门,是中国20世纪著名诗人、翻译家和莎士比亚研究者。除了写诗和翻译文学作品,他间或也写过一定数量的散文和小说。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卞之琳致力于对西方文学、诗歌和语言的评论。卞之琳诗歌在西方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打破长期以来东方对西方诗歌创作的模仿。卞之琳诗作的出现,给彼时诗界带来一股清新空气,使得美国学界不得不摘下成见的眼镜,重新审视东方诗坛。

一.早期美国学界的卞之琳研究

哈佛大学亚洲文学专业的哈里·艾伦·卡普兰(Harry Allan Kaplan)于1983年发表博士论文《中国现代诗歌中的象征主义运动》。在中国现代诗歌象征主义运动中,上海现代主义诗人通过小说和象征主义诗歌的翻译将中国和当代世界文学联系起来。但实际上自1934年之后现代诗创作就已步入低谷,也缺乏更多象征主义作品问世。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作家如卞之琳、何其芳等作品中,能够辨认出这场运动的痕迹。在此之后又过了20年,超现实主义诗歌出现在台湾,甚至还影响到大陆某些诗歌创作风格,究其源头都是发端自现代诗歌中的象征主义运动。

华盛顿大学亚洲文学专业的郑宇光(音译,Woo-Kwang Jung)于1997年发表博士论文《汉园集研究:1930-1934的中国现代诗歌新探》。《汉园集》由卞之琳编写并于1936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主要包含三位中国著名诗人的早期作品。其中17首来自何其芳《燕泥集》,17首来自李广田《行云集》,以及34首来自卞之琳《数行集》。《汉园集》是一本影响广泛的诗歌作品,一者当时中国诗歌因盲目模仿西方范式而饱受“原创性缺失”指责,而该诗集为中国诗坛注入生命力。二者该诗集回答了一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才是真正的中国现代诗歌”,颇具创造性和审美眼光。此外该诗集还散发出一种艺术的精妙和优雅,这比他们的先辈——“五四诗人”的作品前进了一大步。论文写作目的旨在阐述《汉园集》重要成就,在分析著作过程中作者紧密围绕如下几个问题展开:每一个诗人都有哪些独特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以及如何将其发展到极致?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等人在20世纪30年代初怀抱怎样的精神,以至于影响到他们的诗歌创作?早期“五四运动”诗歌创作呈现不够成熟之态,《汉园集》诗人是如何介入其中并对其修正完善?他们又是如何借鉴和试验东西方各个时代的诗歌写作技巧和写作思维?论文包含四个章节和三个附录,附录里有《汉园集》英译全集。第一章叙述社会政治和文学语境对《汉园集》的促成,第二章探索卞之琳诗的歌三个独特风格:他“以顿为本”的内在节奏理论,对戏剧性和幽默感等独特诗歌技巧的频繁运用,诗作主题与独特意象。

二.21世纪美国学界的卞之琳研究

哥伦比亚大学亚洲文学专业的海耶斯·格林伍德·摩尔(Hayes Greenwood Moore)于2009年发表博士论文《贯通形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诗歌与诗学文化》。中国在向现代转型过程中,诗歌文化体制出现转变,作者对此进行了批判性考察。纵览整个论文,作者发现社会、文化和政治这三股力量参与了对现代中国新诗学的推动。中国现代诗人如胡适、闻一多、卞之琳、穆旦等人对中外诗歌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解理,试图通过诗歌来改造情感和理解的基础。本文考察诗学在不同左派和右派理论中的作用,包括审美自主性、诗歌形式和主体意识、象征主义的文化政治、战争诗学和实验现代主义等。诗歌的现代性情结是什么?至今尚无定论且争论激烈。通过对话语进行深层分析,将新诗打造成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场所,对以上问题加以探讨,乃彰显出论文初衷。此外,论文还对文学史上一个被忽视的流派进行讨论,对20世纪文化史中抒情体验的复杂功能提供深刻见解。

耶鲁大学亚洲文学专业的卢卡斯·克莱恩(Lucas Klein)于2010年发表博士论文《外来回响与本土辨析:中国诗歌中的双重翻译、历史编撰与世界文学》。什么构建起世界文学与中国特色文学的关系?翻译是如何重塑诗歌,以及翻译是否能被理解为世界文学基础兼中国特色文学的基础?论文正是通过各种举证回答上述问题,同时提出:中国传统诗歌中流露出的中国特色,反而是借助翻译这一手段发扬光大。中国诗歌创作与诗歌翻译达成某种默识,核心在于本土化与异化的关系。换言之某些作品内涵反映出中国历史传统,但形式上却采用外国文学手段和语境。因此作者认为中国诗歌不仅离不开翻译,而且应该充分理解翻译在构建中国特色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重要意义。论文在导论中搜集近年来汉学界的争论,第一章叙述卞之琳诗歌生涯和他所具备的世界文学视野,这使他具备将中国文学传统与西方文学影响相结合的能力。此外論文还对世界文学与翻译在大学中的地位进行了反思。

三.当代美国学界的卞之琳研究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孔学英(音译,Xueying Kong)于2017年发表硕士论文《变革与不变:卞之琳在1937-1958战争时期的奋斗》。论文分析了中国著名现代诗人卞之琳在1937-1958年间各类作品,这段时间在他学术生涯中相对来说是较为低调的时期。作者尤其关注卞之琳在诗集《慰劳信集》中收录的战时诗歌和他的战时小说《山山水水》,以及他在1950年间烧毁手稿的决定。在仔细研读这些文本,尤其是他的小说时,结合文学和历史语境,可以发现这段时期对卞之琳事业至关重要。这段时期将他的战前生活和他于1949年后在社会主义新政权下的生活相连接。更确切来说,这是变革与不变的悖论,或者说是维持内在保守思想和积极参与历史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切都潜藏在卞之琳战时作品中,先是出现在他的延安诗集中,后又在长篇小说《山山水水》中进一步体现,并在1949年后的文学创作中充分展露。为调和自我的内在取向与外在取向,卞之琳建构出一个“螺旋运动”概念,再次运用到“变革与不变”的辩证法,使自己回归传统的和谐。纵观卞之琳的战后文学生涯和生活,“螺旋运动”思想不仅指导他的小说创作,也成为他的世界观来源和人生指导原则。在论文中,作者试图推翻“人们普遍认为卞之琳只是一个诗人”这一标签,并揭示其多面性人格。当前学术界的流行观点认为未完成的小说《山山水水》浪费了卞之琳的创作精力,破坏了他的诗歌生涯,颠覆了他复杂的美学思想和人物性格,对此作者表示反对。此外通过对卞之琳的个案研究,作者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与中国新知识分子相关的一些重要议题。1937-1958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动荡不安而又瞬息万变的时期,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1937-1945)和国共内战(1945-1949)两场连续性战争。作为一个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的知识分子,卞之琳在这一时期的个人奋斗和转型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使得人们得以有机会研究几个重要问题诸如:知识分子的个体独立与社会参与,艺术自主与政治诉求,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等。

参考文献

[1]Kaplan,Harry Allan.The Symbolist Movement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Boston:Harvard University,1983.

[2]Jung,Woo-Kwang.A study of “The Han Garden Collection”: New approaches to modern Chinese poetry, 1930-1934.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1997.

[3]Moore,Hayes Greenwood.Transfixing forms: The culture of Chinese poetry and poetics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2009.

[4]Klein,Lucas.Foreign Echoes & Discerning the Soil: Dual Translation, Historiography, & World Literature in Chinese Poetry.New Haven:Yale University,2010.

[5]Kong,Xueying.Changeand Un-change:Bian Zhilins Struggles in the War Time,1937-1958.Columbu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2017.

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关于卞之琳研究的中外语料库建设”(项目号2020SJA2399).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猜你喜欢

卞之琳美国
“断章”背后的故事
沈从文与卞之琳早年的友情
雨同我
卞之琳的苦恋
沈从文:帮人无须更多理由
当代美国恐怖影片中的哥特元素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美国黑人影片中的文化认同焦虑
卞之琳苦恋张充和:爱情,是你窗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