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艺术类普通高校艺术审美通识课程评估体系研究

2021-05-08

关键词:通识美育评估

刘 国 贞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时指出,只有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造就自由又全面发展的人。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近现代教育开始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目标中既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又包括通识教育。自新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开始注重通识教育,一些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等的实施较为成功。通识选修课程一般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学科等。艺术审美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审美的方式来促成人的自我塑造与完善,从而推动社会走向和谐美好,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来,艺术审美通识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8月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指出,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在接下来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于2019年下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高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提出了总体要求,要求在高校强化普及艺术教育,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形成多样化高质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学校美育体系”[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发布的多个工作文件,彰显了美育工作的重要性,并对高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此背景下,非艺术类高校通过构建艺术审美类通识课程评估体系,以确保审美教育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艺术审美通识教育的作用

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在1795年出版的《美育书简》中,首次系统地对审美教育的定义及重要性进行了阐释,他提出:“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2]通过审美,人可摆脱感性欲望的控制与理性法则的约束,达至人性的完善,获得思想的自由。席勒的美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百多年前,蔡元培先生将美育思想引入中国,提出“以美育代宗教”,开始了审美教育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艺术审美教育是面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高校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审美教育能够启迪人的心智,发掘人的内在潜能,使人自觉地向善,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健康的审美观都起着良好的引导作用。

首先,艺术审美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非艺术类高校的学生,日常课程主要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不可否认,这种单纯的专业教育能够使学生在某一方面能力突出,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容易使人的知识拘限于某一范围,从而导致人的片面发展。这种片面发展如果走向极端,则会使人情感枯萎,缺乏对美丑和善恶的判断能力。如此以来,“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3]。通识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模块,则可通过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课程的教授,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高雅审美情趣的养成。在艺术审美教育的催发下,学生的心智更加健全,各种知识的融合程度不断提升。

其次,艺术审美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当今,各国越来越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毫不夸张地说,创新人才是国际竞争的核心。如何培养和提升年轻一代的创新能力,英美等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英美等国政府非常重视企业的创新力与竞争力,通过派出专门人员进行研究,他们发现,在学校中开设一定数量的艺术审美课程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创新能力除了过硬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与突如其来的灵感,而这都离不开审美能力。无数的科学研究表明,艺术审美教育有利于右脑的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具备一定的审美鉴赏力,能够使人的观察力更为敏锐,精神更容易处于活跃状态。

二、构建艺术审美类通识课程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艺术审美教育在各个非艺术高校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其教学效果如何?存在着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评估?我们以ZF学院为例进行分析。

ZF学院非常重视艺术审美教育,通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有限的学时总数中增加艺术审美类通识课程的学时,设置限定性选修课程,并要求学生选修艺术审美类课程不少于2学分。鼓励艺术专业教师和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多开选修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目前,ZF学院已开艺术审美类通识课程38门,其中限定性选修课程6门,任意性选修课程32门。限定性选修课程包括《艺术导论》《影视欣赏》《书法欣赏》《舞蹈欣赏》《美术欣赏》与《音乐欣赏》,既有艺术理论知识的普及,又有经典艺术作品的鉴赏。任意性选修课程包括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评、艺术实践几大类别。其中,作品赏析类包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唐宋诗词赏析》《中外名篇名作赏析》等8门课程;艺术史论类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国审美文化》等12门课程;艺术批评类包括《热点电视剧文化阐释》《中国当代文学潮流解读》《红楼梦解读》等4门课程;艺术实践类包括《言语表达艺术》《剪纸艺术鉴赏与创作》《数字摄影基础》等8门课程。

可以看出,作为非艺术类高校,ZF学院已经尽力开出足够多的艺术审美课程,并通过学分限定,鼓励学生优选艺术审美课程。我们课题组设计了调查问卷,以ZF学院艺术审美类通识课程中选修人数较多的限定性选修课程的选修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全校2017级、2018级、2019级本科生,并对ZF学院讲授艺术审美通识课程的教师进行了专门访谈。我们课题组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收到有效答卷380份,数据有效率95%。相关调查数据见表1、表2、表3。

表1 调查问卷一

表2 调查问卷二

表3 调查问卷三

我们通过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得出以下结论:ZF学院艺术审美类通识课程的设置,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81%的学生是出于个人兴趣选课),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由于兴趣是选课的首要考虑因素,所以大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学习态度认真。ZF学院艺术审美类通识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但目前所开课程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选课意愿。有150人反映,许多口碑很好、学生选课意愿高的课程,选修成了“抢”修,甚至抢不上课,由于课堂人数多,影响到与老师的交流。有180人反映,艺术审美通识课程教师的教学态度认真,但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密切、教学内容偏重理论、教学方式欠灵活等问题。部分学生充满期待地来到课堂,结果发现所讲内容与自己的预期出入很大,内心失落,上课积极性不高,收获不大。一些偏实践课程的学习资源,如图书、视频等相关资料不够丰富。尽管存在着诸多问题,但ZF学院学生对艺术审美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在满意度调查中, 60%的学生满意,20%的学生非常满意,不满意和无所谓的学生各占10%。

总体来看,尽管ZF学院艺术审美通识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基本达到开设目的,但还存在着课程种类不够全面、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等需要进一步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待于艺术审美通识课程评估体系的完善。

三、构建艺术审美类通识课程评估体系的依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改进美育教学做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了进一步推动美育工作的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

该意见提出,要科学定位美育课程目标,并对普通高校的美育课程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普通高校美育课程要依托本校相关学科优势和当地教育资源优势,拓展教育教学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强化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此目标为前提,该《意见》要求高校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普通高校要在开设以艺术鉴赏为主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基础上,开设艺术实践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等方面的任意性选修课程。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和加强艺术经典教育,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课程。”

为保障美育工作的加强与改进,该《意见》还对相关制度建设提出了要求,如第十八条提出“加强美育制度建设”,要求“坚持依法治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美育综合改革。研究完善学校美育工作有关规章制度,使美育制度规则体系能够及时适应实践发展需要,为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第二十条提出“探索建立学校美育评价制度”,要求“制定符合高校艺术专业特点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建立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教育部应委托第三方机构研究编制并发布全国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第二十一条提出“建立美育质量监测和督导制度”,要求“在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每三年组织一次学校美育质量监测。鼓励各地运用现代化手段对美育质量进行监测。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美育纳入督导内容,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上述文件以及之前颁发的相关法规、文件,为非艺术类普通高校的美育工作评价标准和课程评估体系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艺术审美通识课程评估体系构建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是检验艺术审美类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有效途径。一般来说,“课程评价主要有三种功能,即课程改进、学生的决定和行政法规”[4]。评估体系与课程体系不是对立的,它们相辅相成,课程体系是基础,评估体系针对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进行质量监控、引导管理,其目的是为了“‘质量评估’到‘质量保障’模式的转变”[5],是为了课程体系的完善。

我们认为,针对非艺术类普通高校目前艺术审美通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估体系,以促进艺术审美通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于课程评估模式,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被广泛应用的主要有:目标评估模式、目标游离评估模式、差距评估模式、背景输入评估模式、OBE评估模式、CSE评估模式等。目标评估模式强调围绕目标展开评估工作;目标游离模式则与之相反,反对只关注预设目标,转而把关注点放在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上;差距评估模式则是按照课程实施情况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差距来对课程做出继续进行、改进或终止的决定;背景输入评估模式即CIPP模式,包括背景(Context)、输入(Input)、过程(Process)和结果(Product)四个方面,强调评估的目的在于改进;OBE评估模式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和驱动,着重围绕学生学习结束之后应该达到能力来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这些评估模式各有优缺点,基本上以总结性评估为主,往往以管理为目的进行评估,评估主体、评估标准与评估方式都存在着单一化的倾向。

基于此,我们建议在科学的评估理念指引下,对课程评估模式进行优化。转变以管理为中心的评估思路,明确评估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加强学生的审美修养。综合分析以上评估模式的利弊,建议采用混合式的评估模式,并充分考虑学习效果,把艺术审美通识课程评价与课程成果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学习过程与学习目标相结合的整体性课程评价。

我们建议采用多元化的评估主体,除了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科专家等之外,把学生群体纳入进来,从而形成以课程环境为中心的艺术审美通识课程资源评价、以老师为中心的艺术审美通识课程实施评价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艺术审美通识课程实施效果评价,三者由于评估主体不同,各有侧重,共同组成艺术审美通识课程的评估体系,从而实现艺术审美通识课程体系的全方位、多角度评估研究。

总之,尽管艺术审美教育日渐受到重视,并且许多非艺术类高校已经把该类课程纳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当中,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该类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有待继续完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以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审美修养的要求。

猜你喜欢

通识美育评估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论公民美育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核电工程建设管理同行评估实践与思考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