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些事是一瞬间突然想通的

2021-05-07周云龙

杂文月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集子王老通则

周云龙

人生的苦痛,大都源自“四不”:看不透,舍不得,放不下,想不开。不过,往往会在某个瞬间,你突然感到眼前一亮,心头一热,然后坦然释怀。

人啊,有些事是一瞬间想通的。通则不痛,通则透彻。

朋友大新,机关笔杆子。前些年,书一本接着一本出版,心里有时还是不免落寞:“我都年过半百了,至今没有写出自己理想中的作品,我很焦虑!”

昨日见到大新,他突然大发感慨:“再也不出书了!再也不送书了!!”问他怎么180度急转弯,他会心一笑:“上周回老家,特意带去几十套自己写的书,都是我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爬起来的,想给父老乡亲看看。哪知我那大姐,一娘所生的亲姐,当面随手一扔:‘我不看的,我这么大年龄,要抓紧享受人生,哪有空闲一字一句去阅读理解?!”

大姐实话实说,大新如梦初醒。那些鼓动他出书,点赞他新书,好评他作品的朋友、同事,有多少真正读过他的文字?不过是出于尊重,好多是逢场作戏。而自己最亲的大姐,没有虚伪迎合,不会假装客套,一言戳穿真相,有如《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孩子,直言不讳。久经职场,大新太清楚那些个人作品选集的最终去向,要么束之高阁,要么弃之角落。——文字圈的朋友常常自我解嘲:写的一个字一个字抠,看的一本书一本书丢。

乡土作家老安,作品以幽默风趣见长,在圈内有点名气。写书、出书,现在几乎已成为文化人的标配。身边的文友都出集子了,只有老安无动于衷。七十大寿时,女儿女婿劝他也从众一下,出本集子,作为人生总结。老安一时心动,准备下手。但是在目击一位老同事的葬礼之后,他决然放弃。那位同事省吃俭用大半辈子,出了一套作品选集。卖是卖不掉,该送的都送了,还是剩下一二百本。料理后事时,有人建议全都烧给逝者,也算纪念。书本装订精致,并没有散装冥纸容易点燃,结果满屋烟雾缭绕,熏得孝子孝女涕泗横流。睹物思人,老安差点化悲痛为笑场。

传媒圈有位可敬的师长王老,泡图书馆,钻故纸堆,20年时间一网打尽后人解读《论语》的相关笔记,整理出数百万字。老友们等着它公开出版,一睹为快。哪知王老两手一摊:一不靠这个评职称,二不靠这个拿奖金,我看重它的传播,喜欢看的学生就给他发一个邮件,下载只需一分钟。将来他们认为有价值,拿去出版,我也不反对。

王老是著作等身的前辈,他怎么转身非功利创作?听君一席解释,倒是也令我一个瞬间豁然开朗、开悟、开窍:大家如此淡定,小辈如我,何苦心神不宁?

由己及人,思路伸展,跑到题外。

假如某人有一堆文字,一摞作品,因为经费不足或文稿质量,没法出版,作者是不是会很苦恼,要感叹生不逢时,要呼唤不拘一格?

而不想出版,显然是另一层次,一种爬出井底、跃上高台的開阔视界,开放心态。想想也是另一境界,即使看清生活真相,依然坦然面对。终于理解了先人说的,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人生一些事,听起来好像是某一瞬间想通看透的,其实,应该是他(她)大半辈子的内外兼修吧。

猜你喜欢

集子王老通则
粉彩瓷板|祝壽圖 王锡良·陆如合作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我与王锡良的那些故事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新旧版比较
通则有路
请遵循《联律通则》——对某地春节出句征对的分析
联律通则(修订稿)
《看澜集》自序
献给您一本《班排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