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自身权益都维护不了,何谈“有力量”?

2021-05-07王海银

杂文月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主人翁馅儿老外

王海银

据多家媒体报道,北京一家房企的副总裁,除夕夜在微信工作群發红包,第二天中午发现有5名员工尚未领取,随即要求这5人在群内公开检讨,并每人发200元红包,如执行不到位,下午四点后移出群,年后处理。这位副总裁还表示:过年不是放羊,对于工作群的情况超过24小时不予关注,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何在?

显然,副总裁的意思是,员工即使休假在家,也必须心系公司,时刻支棱着耳朵听候领导的指令。真是岂有此理!类似的事例屡见不鲜。比如,新冠疫情期间,贵州某房地产营销公司的员工因拒绝参加同事生日聚会而被开除;更有甚者,北京某银行的一名员工因没喝领导敬的酒,竟然被掌掴和辱骂……至于“不是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却拿不到加班工资的情况,就更普遍了。

这些案例,从一个侧面看,是领导霸道、任性,从另一个侧面看,则是员工软弱、无助,在与资方的博弈中,处于绝对劣势。这不禁令人想起了一首歌——“咱们工人有力量”。曾经,作为工人,笔者每当唱起这首歌,心中就有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在看到这些新闻,却有点讽刺:如果打工人连自身的基本权益和尊严都维护不了,还谈什么“有力量”?

为什么员工在权益受到侵犯之后,往往只敢在背地吐槽,而不敢抗争?原因很简单:且不说维权成本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即使你豁了出去,拿出“秋菊打官司”的精神,最终的结果也很可能是赢得了官司,丢掉了饭碗。在央视《开讲啦》一期节目中,现场有一位在华工作的意大利观众说,我们意大利人的性格像比萨,“馅儿”外露,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说;你们中国人的性格像是包子,“馅儿”是包裹着的,说话喜欢拐弯抹角。比如,意大利员工如果不愿意加班,就直接拒绝,而中国员工则要么违心地接受,要么就是编谎话逃避。这个老外真是个“老外”:这哪里是性格问题,分明是语境问题嘛!

1560年,瑞士钟表匠布克在游览金字塔时,做出一个石破天惊的推断:“金字塔的建造者绝不会是奴隶,而只能是自由人。”因为:“这么浩大的工程,被建造得那么精细,各个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建造者必定是一批怀有虔诚之心的自由人。难以想像,一群有懈怠行为和对抗思想的奴隶,绝不可能让金字塔的巨石之间连一片小小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很长一段时期,这个推论都被当作一个笑料。然而2003年,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宣布:通过对吉萨附近600处墓葬的发掘考证,金字塔是由当地具有自由身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建造的。

连自身基本权益和尊严都维护不了的人,是很难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泉涌般的创造热情,创造出奇迹来的!然而,长期以来,有些企业的管理者总是在打如意算盘:一方面希望员工责任意识强烈,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工作;另一方面,又希望员工权利意识淡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要让“打工人”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发挥更大的力量,亟需进一步探索其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实现途径,至少,要确保《劳动法》赋予他们的一切权利。而这一切,又必须从提高打工人群体自身的维权能力做起。

猜你喜欢

主人翁馅儿老外
绿色低碳节能先行 你我都是主人翁
“好运”饺子
小区治理如何跳出“泥淖”——“主人翁”意识是必备药物
包饺子
老外说汉语
吃饺子
老外自荐当“楼长”
坚持“四个融入” 引领青工当好企业主人翁
馒头中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