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脾益肾穴位贴敷疗法在早产儿早期干预中的免疫功能研究

2021-05-07

中医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感染率免疫力健脾

尹 昊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53)

临床上把出生时胎龄<37周的新生儿定义为早产儿[1]。早产儿往往因为伴有先天的发育不全及发育缺陷,容易导致早产;而早产的未成熟儿又由于病理生理的脆弱性较高,机体的适应性差,难以适应出生后所处环境的急剧改变等一系列原因,极易发生各种合并症。早产一直被认为是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脑性瘫痪的研究发现,约40%的脑瘫患儿是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2]。基于婴幼儿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及脑细胞的修复代偿性原理,若能在早期根据小儿不同阶段的发育敏感期遵循发育规律进行早期干预,对于促进脑损伤的恢复、降低脑瘫的伤残率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因此,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脑瘫发生率、改善认知,这一观点得到了临床广泛认可[4]。在早期干预中,由于早产儿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易调护失宜,导致早产儿免疫力低下,极易发生医院内感染,既影响早期干预的效果,又增加患者的家庭负担。如何在保障早期干预的同时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成为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2018年6月—2019年6月,笔者在24例早产儿早期干预过程中加用健脾益肾穴位贴敷疗法,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中心收治的早产儿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平均(2.51±0.22)月;胎龄平均(33.39±2.45)周。对照组24例,其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平均(2.46±0.25)月;胎龄平均(33.26±2.43)周。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试验病例标准

2.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早产儿的诊断标准[1];②年龄段处于2~3月龄;③家长知情同意。

2.2 排除病例标准

①有肝、肾功能明显异常的患儿;②有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患儿;③疗程中断或不能配合治疗的患儿;④对穴位贴敷过敏的患儿;⑤因湿疹等导致贴敷局部皮肤溃烂的患儿;⑥出生后使用过可能影响免疫功能药物的患儿。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干预训练,由同一康复治疗师每天给予早产儿视听刺激、抚触、水疗等,每日1次。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穴位贴敷疗法。选穴:双侧脾俞穴、肾俞穴。方法:取白术、菟丝子等中药等量分别研末,用蜂蜜调拌均匀,每次取1 g左右置于医用敷贴上制成药贴,将穴位清洁后,取药贴贴敷于穴位上,并加以固定。每次取2个穴位,双侧脾俞穴、肾俞穴交替进行,每日贴敷1次,每次贴敷2 h。

两组均以10 d为1个治疗阶段,休息10 d后再进行第2个治疗阶段,共治疗3个阶段。

4 观测指标

①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水平:包括IgG、IgM、IgA。②医院感染率:回顾性分析两组早产儿在早期干预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

5 统计学方法

6 结 果

6.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gG、IgM、IgA水平对比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gG、IgM、Ig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1。

6.2 两组医院感染率对比

两组对比,经χ2检验,χ2=4.1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医院感染率对比 例

7 讨 论

早产儿脑发育不成熟,机体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善,较足月儿更易发生脑室出血、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等,是婴儿时期发生脑性瘫痪、神经系统受损的主要致病因素[5]。因此,对早产儿应特别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6]。早产儿由于免疫力低下,在早期干预过程中极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如何提高早产儿的免疫力,成为早期干预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医学无早产儿之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将其归为“胎弱”“胎怯”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病因多责之于先天禀赋不足、气血化源不充、精血亏虚等[7];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脾为后天之本、主统血,故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肾;辨证为先天脾肾不足,故治疗从健脾益肾入手。

穴位贴敷疗法属中医外治法,是利用药物经皮吸收作用于穴位而起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8]。笔者采用健脾益肾穴位贴敷疗法,药用白术,入脾、胃经,健脾益气,是补益脾胃之要药;菟丝子入肾、脾、肝经,补肝肾,益精髓,为补肾、肝、脾3经之要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白术具有升白细胞的作用,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高IgG水平[9];菟丝子具有抗病毒、抗炎的作用,可增强T细胞、B细胞增殖,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增强免疫功能[10]。脾俞穴为脾经之原穴,乃脾脏脏腑元气输注之处;肾俞为肾经之原穴,是肾脏脏腑元气输注之处。“外治之理即是内治之理”,药穴结合,后天得先天滋养则生生不息,先天得后天培补则化生不穷,两者共同发挥健脾益肾的作用。

IgG、IgM、IgA均为评估体液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IgG、IgM、IgA水平均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健脾益肾穴位贴敷疗法能显著提高早产儿血清IgG、IgM、IgA水平,对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在早期干预过程中容易发生医院内感染,而早产儿又兼具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易失宜的特点,更易发生医院内感染。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早产儿医院感染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早期干预过程中采用健脾益肾穴位贴敷疗法可滋养先天,培补后天,增强免疫力。

综上所述,健脾益肾穴位贴敷疗法能增强早产儿机体免疫力,降低医院感染率,在早产儿早期干预中可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猜你喜欢

感染率免疫力健脾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多咀嚼也能提高免疫力
巧用“四招”提升免疫力
阜阳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学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