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泄化降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感冒后发作47例*

2021-05-07张书亮张明利

中医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发作

张书亮,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

老年支气管哮喘属于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是由多种细胞尤其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1-2]。慢性炎症造成反复性咳嗽、喘息等症状,加之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处于衰退阶段,免疫能力欠佳,尤其在感冒后易出现病情反复发作现象,影响其生活质量[3-4]。目前,西医治疗多使用西药尤其是抗生素治疗支气管哮喘感冒后发作,但疗效有限[5]。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历史悠久,相关治疗方法与技术较为成熟。基于此,探索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支气管哮喘感冒后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2019年6月—2020年6月,笔者采用宣泄化降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感冒后发作47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感冒后发作患者9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其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60~83岁,平均(71.56±2.86)岁;病程2~25年,平均(12.51±3.62)年。对照组47例,其中男31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71.53±2.84)岁;病程2~24年,平均(12.43±3.5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病例选择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支气管哮喘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6]中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的中医辨证标准。表邪未解、邪热壅肺型:反复咳喘,胸闷气短,身热,甚至气急鼻煽、张口抬肩,痰稠黄,有汗或无汗,口渴,舌苔薄或黄,脉浮滑而数。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者;②年龄≥60岁者;③中医辨证为表邪未解、邪热壅肺型者;④了解研究内容者;⑤能良好配合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病例标准者;②伴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③合并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者;④存在全身感染、恶性肿瘤或器质性疾病者;⑤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控制不佳者;⑥无法耐受本研究治疗者;⑦本研究开始前1周接受其他方案治疗者;⑧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氧疗、抗过敏、抗炎、缓解支气管收缩、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等基础对症治疗。

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由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生产,产品批号20190108),250 μg/次,3次/d,经口吸入;甲泼尼龙片(由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20190125,4 mg/片),40 mg/次,1次/d,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宣泄化降汤,药物组成:生石膏15 g,紫苏子15 g,款冬花12 g,黄芩12 g,炒杏仁10 g,瓜蒌10 g,贝母8 g,麻黄6 g,炙甘草3 g。1剂/d,加水煎煮药汁至300~500 mL,早晚分服。

两组均于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

5.1 中医症状评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中的评分标准,从咳嗽、胸闷、气促、痰稠色黄4个方面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0分:无。1分:轻微。2分:明显。3分:严重。

5.2 炎症因子水平

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以3 000 r·min-1转速离心约10 min,离心半径13.5 cm,留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水平。

5.3 肺功能指标

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量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动脉血氧分压(PaO2)。

6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术工作委员会发布的《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8]标准。痊愈:咳嗽、气促、胸闷等临床症状消失,FEV1增加>70%。显效:咳嗽、气促、胸闷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FEV1增加>25%~70%。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减轻,FEV1增加15%~25%。无效:临床症状无较大变化,FVE1增加<15%或有所下降。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1.9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支气管哮喘感冒后发作患者疗效对比 例

8.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胸闷、气促、痰稠色黄评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支气管哮喘感冒后发作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对比 分,

8.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治疗后,两组hs-CRP、IL-6、PCT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支气管哮喘感冒后发作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8.4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PEF、FEV1、PaO2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4。

表4 两组老年支气管哮喘感冒后发作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对比

9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参与的非特异性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病与多发病[9-10]。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揭示该病的发生原因,认为其与环境因素(粉尘、螨虫、药物等变应原)、遗传因素存在密切关系[11-12]。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全球范围内哮喘发病率正以每年20.00%~50.00%的比例增长,当前国内成人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约为1.09%[13]。随着我国人口逐步进入老龄化阶段,针对老年人群开展老年病防治尤其是老年支气管哮喘的防治研究十分必要。

现阶段,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支气管哮喘,长期控制、预防哮喘发作[14]。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是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不仅可以通过阻止肥大细胞分泌过敏介质,抑制抗原介导的早期及迟发相反应,缓解气道高反应性,还能作用于多种炎症细胞与介质,发挥良好的抗炎作用[15]。甲泼尼龙片属于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具有理想的抗炎效果,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哮喘治疗效果,但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哮喘[16]。以上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效果有限,且长期运用可引发诸多不良反应,治标不治本[17-18]。因此,将中医药疗法加入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中,可帮助恢复肺脏宣降功能,减少西药用量及其对机体造成的损伤,达到减轻症状、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延缓疾病进展、标本兼治的目的。

中医学认为,该病属“哮病”“喘证”“痰饮”范畴,其发病多由感受外邪、宿痰伏肺、痰随气升、痰气壅塞、肺气上逆所致[19-20],病机总体属于表邪未解、内邪壅肺之咳喘,临床应以清热泻肺、化痰降逆为基本治则。宣泄化降汤方中麻黄、杏仁、石膏、甘草为麻杏石甘汤,具有止咳平喘、解毒利咽、辛凉宣透之效[21-22]。方中麻黄为君药,取“火郁发之”之义,宣肺平喘镇咳。生石膏为臣药,辛甘大寒清热泻火。两者配伍,相制为用,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留邪,使肺气肃降有权,则喘急可平。炒杏仁化痰降气平喘,与麻黄联用能促进肺脏宣发肃降能力的恢复[23];紫苏子具有止咳平喘、降气化痰之效;款冬花化痰止咳,润肺下气;黄芩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瓜蒌散结消痈,理气宽胸,清热化痰;贝母清热散结,止咳化痰。以上药物共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现代药理学研究[24-25]表明:麻黄能抑制和I型变态反应相关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释放化学介质;此外,其所含成分伪麻黄碱、黄碱挥发油可刺激支气管平滑肌β受体兴奋,促使腺苷酸环化酶激活,促进平滑肌松弛,提高支气管黏膜平滑肌α受体兴奋,促使血管收缩,缓解支气管水肿。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提示宣泄化降汤可提高临床疗效;治疗组咳嗽、胸闷、气促、痰稠色黄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提示宣泄化降汤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治疗组hs-CRP、IL-6、PC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说明宣泄化降汤可缓解炎症反应;治疗组PEF、FEV1、PaO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提示宣泄化降汤能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李梅[26]回顾性分析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结果发现,中药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免疫水平提高,效果显著。此与本研究结果相近似。

综上所述,宣泄化降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感冒后发作有较好疗效,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支气管哮喘发作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半胱氨或能逆转心脏病发作和中风过程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