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虹关何处落徽墨

2021-05-06石红许

意林 2021年8期
关键词:徽墨意林篇文章

在冬天,在春天……为了寻找一截久违的徽墨,我孑然一人蹀躞在虹关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里,闯进一栋又一栋装满故事的深宅老院。我安慰自己,哪怕是能遇见寸许徽墨,也心满意足。

婺源一文友善意地提醒我,虹关徽墨以及制作徽墨的人很难找了,你这样没有目的地寻找,不啻于白费心神徒劳无功。我不甘心,相信在虹关的后人中一定还有人掌握了徽墨制作技艺,他们会告诉我很多关于徽墨的记忆。

虹关矗立,徽墨式微。近百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五花八门的书写工具,使得人们迅速地移情别恋,墨与砚台的耳鬓厮磨,也早被墨汁横插一杠,固态磨便黯然失色,近年来渐渐被人遗忘。到后来,实现了从纸张到数字化的华丽转身,书写也已成为少数人的事情了,墨块更是被束之高阁,制墨传习几乎无人问津。

不经意间,我瞥见阁楼上稳站着一个白髯飘飘、仙风道骨的先生,便主动打招呼,他問询了我的来意,邀请上楼喝茶座谈。

先生姓叶,一个隐者、居士、制笔者,放弃大城市的舒适,只身走进虹关,设立工作室,执刀执笔,刻刻写写画画。兴致来了,叶老师挥毫泼墨,正是徽墨磨出的浆液、芳香、光泽,正是新的徽墨传人制作出的徽墨。磨墨时,细润无声,我却听到了墨与砚台的喁喁细语。触摸着徽墨的韵律,我看到了,看到了徽墨沿着纸的纹理在翩翩起舞,“入纸不晕,书写流利,浓黑光洁”。真想只做一个书者。舀一瓢清清的湖水,每日轻柔磨墨,从容铺纸,蘸墨挥洒,过上一段墨落纸上荡云烟的幽静生活。

在虹关寻墨,我不为藏墨之好,只是警醒自己要时刻保持一颗对文化敬畏的心。在寻找徽墨中,我领略到徽墨走过的千年历程,也感受到浓淡相宜的虹关凸显出的古村文化。这是墨润心灵的过程,这是沉醉馨香的过程,这也是国学照濯的过程。虹关,坐落在和风细雨敲开的绿油油的帷幔里,是徽墨润开的一首唐诗,深入其中似穿越在一首宋词里,时光铺陈,岁月静好。

蓦然间,发现村口一小店屋檐下旗幡招展——“有徽墨出售”,我加快脚步走去,带一截虹关徽墨,去描绘心中的故乡。

(本文入选2018年高考天津卷,文章有删减)

石红许:江西鄱阳人,散文家,中国作协会员。著有散文集《青葱岁月》《河红万里》《风语西河》等。散文见诸《散文百家》《散文选刊》《散文海外版》《星火》《人民日报》等,入选多种文学选本。散文《虹关何处落徽墨》选入“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语文试题”。曾获中国徐霞客游记文学奖、中国当代散文奖等。

意林:是什么触发您写这篇文章的?您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向读者传达什么样的感想、感触?

石红许:上小学时练习过描红,对书法心存敬畏又充满向往。岁月嬗变,墨渐行渐远,对墨却一直不能释怀。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向人们传达一种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记忆,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意林:近年来,高考阅读题越来越多地选用了有关传统文化的文本,学生应该如何做好有关传统文化的阅读题?

石红许:文化自信,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五千多年来,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或是口口相传,或是写进了煌煌卷帙;有物质形式的,有非物质形式的。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中华民族精彩纷呈的文化美不胜收。

意林:学生在散文写作时,应该如何用现代手法写好有关传统文化的题材?

石红许:对于传统文化,除了掌握基本素材、提高认知,我认为,还有一点,也非常关键,那就是倾注情感。写作者对传统文化要有情怀,用心观照,以情拥抱,发现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为时代立言,为时代讴歌。

猜你喜欢

徽墨意林篇文章
风骚千年 匠心徽墨
潘悦艺术作品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徽墨作坊》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
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徽墨艺术
我父母的第一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