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2021-04-29牛晓磊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尿毒症心功能有效率

牛晓磊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 引言

终末期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是各种并发症的其中一项,在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发病率约为60%~90%,该病症往往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睡眠状况以及心理状况,加重患者的病情[1]。另外患者皮肤瘙痒的产生会导致患者远期病死率的显著增加,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2]。为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的情况,增加患者的远期存活率,可通过血液净化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血液灌注则是其中一类,可以通过吸附患者血液中的肌酐、尿酸以及中大分子物质以达到缓解患者皮肤瘙痒的目的[3]。现通过选取56 例患者进行研究,为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收治的56 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随机数表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8 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1 例,年龄47~75 岁,平均(59.27±5.39)岁;观察组男性14 例,女性14 例,年龄44~78 岁,平均(60.50±5.38)岁。对比患者各项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对比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由长期的血液透析而产生皮肤瘙痒现象;②所有患者无其他功能性障碍以及造血功能异常现象;③患者及其家属于知情条件下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②结合其他恶性肿瘤者;③结合其他肝肾功能障碍者;④神经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频率3 次/ 周,血流量为200~250 mL/min。

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注联合治疗,血液透析方法同对照组,随后在血液灌流器和管路内使用500 mL的10% 葡萄糖溶液进行预先冲洗,同时将血液透析流量控制在稳定状态,通常取值为180~260 mL,肝素使用约为0.5 mg/kg,同时于之后每个小时增加7.5 mg 的肝素含量,治疗2 h 后取下灌流器,随后再次进行2 h 的血液透析,血液灌注治疗至少需1 次/周[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情况完全消失,患者未产生各类心脏功能变化,整体治疗效果较好;有效: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情况基本消失,患者心功能较稳定,变化不明显,整体治疗效果一般;无效: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情况较治疗前对比无明显变化,具有明显的心脏频率及血压指标变化。

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肤瘙痒指标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其进行评估,评分>8 分为皮肤瘙痒情况严重;评分6~8 分为皮肤瘙痒情况较差;评分3~5 分为皮肤瘙痒情况一般;评分0~2 分为皮肤瘙痒情况良好。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情况,包含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整体治疗有效率[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瘙痒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瘙痒评分情况对比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P<0.05),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瘙痒评分对比(±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瘙痒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8) 8.51±1.12 2.43±0.77对照组(n=28) 8.43±1.42 5.16±1.09 t 0.234 10.825 P 0.816 0.000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率(次/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28) 121.64±5.61 117.87±4.83 88.58±4.56 84.32±4.17 81.64±5.23 79.69±4.23对照组(n=28) 122.14±5.47 116.96±4.66 87.61±4.72 84.24±4.06 80.69±4.97 79.56±4.66 t 0.338 0.718 0.782 0.073 0.697 0.109 P 0.737 0.476 0.438 0.942 0.489 0.913组别

3 讨论

作为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皮肤瘙痒的产生往往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在于睡眠质量方面影响较大,患者常因皮肤瘙痒的病症表现产生失眠以及躁动等现象[5]。通常情况下该病症可通过持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该方式具有广泛、通用以及较高的安全性,但其缺点则是在于无法有效治疗其他并发症,通过对其功能性进行分析,其主要原理在于血液透析可以将患者体内的小分子物质进行有效的清除,但对于大分子物质的清除效率来讲,效果明显较差,并且随血液透析次数的增加,大分子物质蓄积后促使患者皮肤瘙痒的产生几率逐渐增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6]。而血液灌注则是通过吸附作用对患者体内的大分子物质进行清除,能够有效清除患者血液的代谢物,从而促使药物水平以及其他致病因子得到有效净化,但血液灌注同时也存在无法保持酸碱平衡以及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7]。由此,现对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注进行联合使用并观察其效果,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患者进行血液净化后的瘙痒情况得到了明显缓解,治疗的有效率得到提升,可见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的方式,能够有效清除患者血液中的致病物质及毒素,对临床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8]。

本文通过选取56 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研究并得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皮肤瘙痒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心脏指标变化情况对比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治疗的方式,可有效净化血液,减少患者血液各类引起皮肤瘙痒的物质,整体治疗效果较高,皮肤瘙痒现象也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另外,该方式不会对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产生影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对所有尿毒症终末期皮肤瘙痒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注的治疗方式,能够形成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皮肤瘙痒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抑制,较单纯采用血液透析对比,其治疗有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同时不会对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产生显著影响,具有较高的使用性。

猜你喜欢

尿毒症心功能有效率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有效率及死亡率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很有效率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