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质量改进在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

2021-04-29陈凯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4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人造

陈凯月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0 引言

对于内瘘手术失败后不能形成自体内瘘病人,选择人造血管(PTFE)是再造生命线的良好方法。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术把聚四氟乙烯(PTFE)吻合生成永久性血管的通路[1]。吻合血管可为:肱动脉和头静脉或正中静脉、贵要静脉U 型或J 型吻合。这种疾病存在表面积广、血管通透率强、血流量大、极易穿刺等特点,已普遍应用到临床工作当中,然而其出现的并发症率较大。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一种应用质量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系统,具体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构成PDCA 四步法[2],是指在全面质量管理的条件下重视细节质量的一种新的管理方法。抽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在我院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式进行内瘘并发症的提前预防,在临床工作中效果良好,整理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常规资料

抽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收治的96 例人造血管血液透析治疗病人进行探讨,包括54 名男性,42 名女性,年龄13~65 岁。平均分组,每组48 名;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持续质量改进的穿刺技巧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常规信息,未发现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临床对比价值。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患者应用持续质量改进的穿刺技巧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成立持续质量优化小组

重要成员有护理人员以及护士长。通过查阅有关的研究报道,了解相应知识,根据PDCA 法进行护理干预。

1.2.2 PDCA 方法

①计划环节(P):确定目标,提高血液透析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增强病人术后开展自我锻炼的配合度,降低血液透析的不良表现,改善对护理的满意度,然后制定全面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培训的内容;护士、病人及其家属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术的管理规范;护士、家属对病人实施自我训练等。②执行时期(D):护士按照科室业务以及考核制度,应该进行动静脉内瘘术相关知识与动静脉内瘘术的护理,第一次的应用原则与使用过程的禁忌事项等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一位护理人员管理固定的病人,新老护理人员进行分配。病人与家属应该认识有关动静脉内瘘术的知识,认识到确保动静脉内瘘通畅以及无菌的必要性。a.穿刺护理干预:穿刺主要执行在人造血管4 星期后,周边组织愈合后进行,由于术后2 周内人造血管处伴有显著的血肿,此时开展穿刺就进而显著提高感染率。需要通过彻底清除抑制血管,增长了手术的时间。过早进行穿刺容易引起隧道内的出血发生,造成假性动脉瘤、血肿等情况,影响十分严重,所以,通过选择合理的时间进行穿刺,能够对人造血管的使用时间起到一个良好的增加效果。使用U 型人造血管时,在进行穿刺之前需要开展听诊,如果出现较为响的杂音一般是动脉端,相比之下声音比较低的一般是静脉端,进行穿刺之后压力相对提高的属于动脉,反之属于静脉;通过压迫人造血管中点之后感觉具有震颤感觉较强的是动脉,反之是静脉[3]。了解血管的走向,避免在人造血管的弯曲位置进行穿刺。进行穿刺的位置应该选在动静脉吻合位置3 cm 的下方,穿刺点轮流进行替换,穿刺时候的距离0.5~1.0 cm 行阶梯式进针。穿刺前必须实施认真的消毒,在进行穿刺的周围8~10 cm 为直径进行外螺旋方式给予消毒处理。同时保证穿刺的时候属于无菌操作,避免感染的发生,防止纤维断裂以及漏血等情况的发生。b. 在透析前后需要对内瘘给予全面的评估,明确内瘘位置皮肤有无隆起、皮疹与红肿,触摸内瘘震颤,皮肤温度,听血管杂音是否正常,如果发生血管杂音消失或减弱时,马上报告医生给予有效的治疗。c. 预防血栓:人造内瘘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出现血栓,和内瘘狭窄、低血压、血液粘稠度、过度包扎、止血按压等存在密切关系。人造内瘘的管壁较厚、硬,触摸搏动较弱,按照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或者潘生点[4-5]。d. 预防感染:透析前后对体温进行测量,严格无菌操作,对穿刺区皮肤进行彻底消毒,操作时佩戴无菌手套,监测皮肤有无痛、红、肿以及热。健康教育:术侧肢体给予保温,禁忌血压测量、抽血以及输液,禁忌负重,还应该避免碰撞硬物,禁止穿紧袖衣服。e. 身体锻炼:在透析中,应该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情况,防止长期低血压造成内瘘血栓形成。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家属帮助患者进行自我锻炼,术后1 d 可以做抬高手臂的运动;术后7 d,每日做握拳的放松运动或手握健身球活动来进行功能锻炼,每天3~4 次,每次持续10~15 min。运动的时间与强度应该按照病人的实际病情开展,有利内瘘早期成熟[6]。③检查时期(C):组员每月对病人的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观察血流量、是否有使用后并发症,并且检查病人对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知识的了解程度。④处理时期(A):组员对检查情况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同时分析相应的处理问题的方法,强化专业技能,护士要增强自身的素养和技能,定期对有利于人造血管内瘘成熟的方法进行培训学习;对护士的操作水平给予监督检查;对人造血管内瘘病人极易产生的相关问题给予研究,集中学习,增强业务能力,确保其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使整个护理工作的程序规范化和流程化,将可产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内瘘感染及过敏、瘘管狭窄及栓塞并发症率,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做好记录。

1.4 数据分析方法

选择SPSS 22.0 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结果使用(±s)表示,样本检验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结果使用(%)表示,使用卡方检验,当P<0.05 时,证明数据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比,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远远强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n(%),±s]

表1 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n(%),±s]

组别 例数 内瘘感染 过敏 瘘管狭窄 栓塞 护理满意度对照组 48 8(16.7) 4(8.3) 5(10.4) 3(6.3) 81.6±3.2实验组 48 2(4.2) 0(0) 0(0) 1(2.1) 92.3±2.4 P<0.05 <0.05

3 讨论

对血液透析病人而言,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相对简单,携带非常方便、输液便捷,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然而人造内瘘不足之处慢慢显示出来[7]。当人造内瘘没有进行日常护理时,造瘘位置极易发生肿胀、血管闭塞、感染以及出现穿刺出血,使血栓形成几率明显提高,最后减少了内瘘使用的时间。在临床使用人造内瘘的同时,也不断探究其护理工作方法。通过精心的护理干预,从而增加内瘘使用的时间,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CQI 重在调动组员参与质量提高工作中的相关环节部分,组成CQI 的相关工作组织,监管着完成CQI 工作的重要任务。虽然目前团队的建设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但是团队的工作原则应该明确,团队成员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最大,有质量、有效率地完成相关工作,同时帮助患者更有效地进行透析治疗[8]。本次报告显示,通过使用CQI,能够发现很多质量改进工作中的问题所在,并且加以分析改进,在团队成员的工作中,每个月对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的并发症进行一次分析汇总,同时进行探讨,让整个团队更清晰地认识问题的所在,更有效地去解决问题。结果证明,实验组病人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证实,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病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加以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能够切实有效地预防内瘘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人造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无中生有人造木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人造太原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超声引导下二次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再狭窄效果观察
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造句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疯狂编辑部之人造惊魂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