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教师学习投入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2021-04-29刘世清侯浩翔黄攀攀

教师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维度家人领导

刘世清,侯浩翔,黄攀攀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 200062)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彰显,日益从“日常话语”转变为专门的“研究领域”[1]。但是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重,时间碎片,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提升学习质量,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影响教师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投入是关键要素之一。学习投入包括量和质两方面。前者包括学习时间、资金、资源投入等[2],后者涉及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身心投入状态(engagement)。通常量的投入是学习效果的前提保障,但质的投入更为关键。

学者Lodahl和Kejner较早关注“行为投入”研究,1965年他们首次提出“工作投入”(jobengagement)概念,将其定义为个体对工作的认可度,不易受工作情境影响[3]。Maslach(1997)等人认为,工作倦怠和工作投入构成了工作状态连续体的两端,工作投入是积极、精力充沛、有效投入与他人和谐相处[4]。Schaufeli(2002)延续了工作认同与积极卷入的思路,认为工作投入是在工作过程中积极稳定的精神状态,包括活力、奉献、专注等维度,成为工作投入研究的经典思路[5]。研究表明,教师工作投入对教师工作满意度、心理健康等具有正向影响,对工作倦怠和离职意向具有负向影响[6];教师教学投入会促进自身教学水平提升,增强教学吸引力,提升教学质量[7]。借鉴工作投入的研究思路,我们认为,教师学习投入是指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积极、专注与稳定的精神状态。

在中小学教师工作繁多与时间碎片的背景下,学校领导、同事与家人对教师学习的社会支持就显得至关重要。社会支持研究主要包括支持网络与支持内容。如Barrera将社会支持内容分为,帮助他人应对情感压力、共同承担责任、分享工作技能等[8];Granovetter将社会支持网络的连接程度分为“强连接”和“弱连接”,不同情境下的强弱连接网络将影响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的资源及支配能力[9]。相关研究表明,积极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升教师工作投入水平[10],教师团队氛围、师生关系也对教师学习效果产生影响[11]。这些研究尚未深入到教师学习投入水平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鉴此,本研究拟在借鉴、吸收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采取实证方法探讨教师学习的真实投入状态,不同主体与内容的社会支持对教师学习投入产生何种影响,以期为提升教师学习效果寻找科学路径。

二、研究设计

在借鉴Schaufeli编制的工作投入量表、王芳编制的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量表[12]基础上,课题组自编《中小学教师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部分:基本信息,教师学习投入和社会支持量表,采用李克特(Liket)五级评分,将“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一般符合”、“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五个层次,分别记为1-5分,得分越高,意味着教师学习投入水平越高,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越好。

其中,中小学教师学习投入量表19道题目,包括情感与行为投入两个维度,前者包括教师学习的认同感和积极性,后者涉及教师在学习中的努力、专注、主动和遇到困难时的坚持。经检验如表1所示,该量表α系数在各维度上介于0.915-0.958之间,表明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极大方差旋转,“情感投入”和“行为投入”两个因子共解释了原始变异量数的66.280%,量表结构效度较好。

社会支持量表19道题目,包括学校领导、同事与家庭成员等三类主体的支持内容及程度。经检验如表2所示,α系数值介于0.927-0.958之间,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对量表进行主成分分析并进行极大方差旋转,同事、学校领导与家人支持三个因子共解释77.695%的变异量,满足大于60%的标准。

表1 中小学教师学习投入量表信度检验结果

表2 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量表信度检验结果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抽样与方便抽样的方法,在S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初中和小学教师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85份,通过筛选获得有效问卷540份,问卷有效率为90%,样本信息如表3所示。运用SPSS23.0、AMOS21.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表3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中小学教师学习投入水平

1.中小学教师学习投入总体水平较好,对学习的情感认同优于行为投入,强调学习的实用取向。调查表明,如表4所示,中小学教师学习投入总体水较好,平均值为3.929。其中,教师对学习的情感认同高于行为投入。在访谈中许多教师指出:“学生和教材都在不断变化,特别是现在学生思维活跃,加强学习非常必要,学校也经常提供学习机会。但是自己精力有限,能完成学习任务,不被批评就行了”。这表明教师在情感价值上非常认同学习,但是在行为跟进上却是任务驱动,投入缺乏自主性。

表4 中小学教师学习投入水平总体状况

虽然教师在情感维度上认同学习的价值性,但强调学习的实用取向,求知的内在动机偏低。如表5所示,教师学习多与教学工作联系起来,强调学习对改进教学、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种价值认同重视学习的外部功用,出于提升教学效率和完成任务的诉求,求知学习的内在动机尚显不足。

表5 中小学教师情感投入水平基本状况

2.教师学习行为投入的努力与专注度较好,但行为的主动与持续性较低。教师学习在行为投入维度上主要包括努力、专注、主动和坚持4个方面。如表6所示,教师在学习的努力与专注方面(如题19、14、12等)表现不错,均分较高;而在主动性和坚持性(如题9、 13、16等)方面表现较低。

表6 中小学教师行为投入水平基本状况

访谈中老师们纷纷指出这与中小学教师时间的碎片化密切相关。教师除了教学外,还要备课、批改作业,应对各种学生事务等。有教师表示,“平时工作比较琐碎,压力也比较大,自己很少有完整的时间专心学习。有时候想看会儿书,各种电话、微信、学生事务就来了,就不得不放下学习的事情去立即处理”。教师时间的碎片化干扰着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影响着学习行为的持续性。

3.学校领导的学习投入水平最高,中层管理者的学习投入水平最低;女教师学习的情感投入优于男教师。基于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检验表明,如表7所示,在职务与性别维度上教师学习投入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在职务维度上,校级领导学习的总体(M=4.263)与行为(M=4.171)投入水平均最高,与之相对,学校中层的学习投入总体(M=3.632)与行为投入(M=3.521)水平最低,显著低于校级领导和科任教师。对于中小学校中层管理者而言,他们肩负着学校管理的执行重任,还要承担教学任务。角色多样导致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更为繁重、时间更为零碎,也直接影响着其学习投入水平。

表7 中小学教师学习投入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在性别维度上,女教师的学习情感投入水平(M=4.190)显著高于男教师(M=3.883)。这可能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有关。已有研究表明,中小学女教师比例较高,其职业认同感显著高于男教师[13],较高的职业认同感更倾向于认可学习的价值和意义。

注:* P<0.05 * * P<0.01

(二)中小学教师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社会支持

1.中小学教师学习中获得的社会支持总体水平较好,同事支持最多。如表8所示,中小学教师获得的社会支持总体处于较好水平(M=3.983)。就具体支持主体来看,同事支持最多,家人支持居中,学校领导支持最低。

表8 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总体得分情况比较

2.不同主体的社会支持内容有差异,同事较多从信息与情感方面支持,学校领导提供较多情感支持,家人提供较多经济支持。调查表明,同事、学校领导与家人对教师学习的支持内容存在差异。如表9所示,在教师学习中,同事提供的信息与情感支持均较好。访谈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在学校生活中同事间相处时间多,交流频繁,学校教研组、学科组、外出学习培训等信息分享更易于为教师提供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同事之间相似的工作与学习体验,彼此间的学习交流易唤起情感共鸣,也易于从情感方面支持教师学习。

表9 中小学教师同事支持基本情况

在学校领导支持方面,如表10所示,对教师学习的情感支持远高于对时间与经费的支持。一般说来,学校领导基于学校变革发展需要,会通过思想动员鼓励教师积极学习,但实践中则常认为学习是教师个人之事,要自行解决。学校领导为教师提供的时间与经费支持反而较少。

表10 中小学教师学校领导支持基本情况

在家人支持方面,如表11所示,教师获得的经济支持水平(M=4.11)最高,而主动关心则最低(M=3.66)。这表明家人更愿意从经济方面支持教师学习。在家人看来,教师学习是其工作职务,是校内应完成的事情;居家时家人更愿意交谈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内容。相比较情感支持而言,教师学习花费不多,家人更愿意对教师学习提供经济支持,以助推其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表11 中小学教师家人支持基本情况

3.新教师学习获得的社会总体支持和家庭支持最高,校级领导学习获得的家人支持最高,而班主任学习获得的家人支持最低。基于人口学变量的差异检验表明,如表10所示,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总体水平(P=0.016,<0.05)和家人支持(P=0.004,<0.01)在教龄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5年以下的新教师获得社会支持总体水平(M=4.252)最高。访谈表明,新教师处于工作起步与职业适应阶段,家庭与学校均会给予较多的关注、鼓励和帮助。随着教龄增加,教师承担的家庭与社会责任不断增多,学习会挤占时间与精力,造成教师在兼顾家庭、工作与学习生活中的紧张和冲突,进而影响了家人的支持水平。

表12 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在人口学上的差异分析

在职务维度上,不同职务教师获得的家人支持(P=0.032,<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校级领导(M=4.370)获得的家人支持最高,而班主任(M=3.805)获得的家人支持最低。访谈表明,与科任教师相比,班主任除了完成教学工作外,还要关注班级组织与学生品行发展,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家人关注受到一定影响,得到家人理解和支持略显不足。学校领导虽然工作繁忙,但家人认为其职责重大,反而对其工作与学习给予较多支持,以解除其工作学习之外的后顾之忧,支持其不断提升发展。

(三)社会支持与中小学教师学习投入的路径关系

如表13所示,观察潜变量路径分析的拟合指数效果良好,模型M1和M2的整体适配度检验均达到理想状态。路径分析模型可以得出(如表14,图1)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教师学习投入的显著关系影响,路径系数为0.808(P<0.001)。就具体维度的拟合情况来看,各指标的拟合指数均达到理想状态。其中同事支持、家人支持均与教师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路径系数分别为0.437(P<0.01)和0.274(P<0.001),而学校领导支持并没有起到显著影响。

图1 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教师学习投入整体模型的路径分析

表14 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教师学习投入的路径关系

表13 社会支持及其各维度与教师学习投入的整体模型适配度检验

调查结果显示,同事支持和教师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同事支持对教师学习的情感与行为投入的预测力最强。同事间在学习上的相互支持利于积极向上的教师学习文化氛围的构建,教师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增强学习的认同感,会以更加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感受学习的乐趣。访谈中,一位教龄一年的新教师指出,“我们学校语文学科有一个微信群,大家每周要上传一篇书法作品,我刚开始上班,感觉时间太紧,有时候想放弃,但是看到其他老师都在上传,自己也就坚持下来了,确实有帮助,现在我的板书有了很大的进步,上次组长还夸奖了我,现在练字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而且同事对教师的学习支持一般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当教师获得同事较多支持时,教师可能会更加主动地将其与自身实践改进联系起来,在学习上付诸更加积极地行动。

家人支持对教师学习投入也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家人的支持水平越高,教师学习投入水平越高。家人是教师的重要情感依托,亲人的支持与理解影响着教师学习中对于学习的态度与感受。当教师获得家人较多支持时,不仅能够为教师学习提供时空保障,而且家人期待也可能为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从而推动教师将压力化为动力,更加主动地学习。

虽然学校领导支持对教师学习投入不具有预测作用,但与教师学习投入显著正相关。当学校领导重视教师学习,积极为教师协调学习资源与时间,教师会更认可学习价值,端正态度,积极提升学习的行为投入水平。

四、实践启示

本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于教师学习投入状态具有重要影响,不同主体社会支持内容重点有差异,同事与家人支持对教师学习投入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一)中小学教师学习内容应聚焦教学工作改进,积极提升学习体验,引导学习内在动力构建,提升教师学习行为投入水平

Deci和Ryan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指出,个体学习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和动机缺乏三种基本类型。其中,内在学习动机,即学习者出于好奇心或从学习本身找到志趣而乐于投入学习时,是个体学习活动最为根本与持久的驱动力量。[14]教学是教师工作的核心所在。中小学教师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聚焦其教学工作改进,以主题化、系列化方式渐次安排逐步推进。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创造平台与机会,让教师的学与教结合起来,让教师体会到学习所带来的教学实践改进,不断提升学习的积极体验,让教师真正体会学习乐趣,从而让教师不仅在情感认同学习,同时也能化意愿为行动,积极投入。在此过程中,需要引导教师学习内在动机构建,要兼顾学习内外部动机统一,以更好提升教师学习行为投入水平,提升学习质量。

(二)同事之间要加强交流,积极构建学习共同体,相互支持学习发展

调查表明,同事支持对教师学习投入的影响最大。同事对于教师学习的支持最多,教师之间经常讨论教学问题、分享学习收获,这种互动交流与相互支持利于组织氛围营造,更有助于教师的新知识生成[15]。获得的同事支持越多,教师学习的情感与行为投入水平就越高。就此而言,其一,同事之间要积极加强沟通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校教师学习氛围,努力提升教师学习的内外部动机。在学校组织的教研、集体学习等活动中,要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互动,相互鼓励,认真倾听彼此的想法,包容交流中的冲突,让教师发现学习的内在乐趣,不断提升对学习的认同感。其二,优秀教师可以发挥榜样作用,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感悟,用行动感染身边的同事,使教师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学习的情感投入水平。其三,同事之间要加强互学互助,构建学习共同体。正如Fullan所言,教师共同体的知识共享主要通过协作活动来实现[16]。一方面,同事之间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备课组、师徒帮带等教师互助学习机制,为教师学习提供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的实际支持,为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学习建议与支持。另一方面,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中,除了同学科、同年级的同事交流外,还可以加强跨年级、跨学科的同事交流与支持。同事之间可以立足自身需要,建立基于共同兴趣或发展需要的跨年级、跨学科的学习组织,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同事资源,在同事互助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投入水平与学习效果。

(三)重视家庭支持,加强家校沟通,积极争取家人理解支持教师学习

家人支持对教师学习投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家人的支持水平越高,教师学习投入水平越好。其一,重视家庭支持,加强家校合作,积极争取家人对教师学习的理解、关心与支持。学校要加强与教师家庭的交流,增进家人对教师工作理解,进而鼓励教师积极学习。尤其对于任职班主任的教师而言,家人更应给予较多关怀、理解和鼓励,使其能够更好地协调好学校与家庭、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关系,不断提升其对学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其二,家人除在经济上支持教师学习外,也要体谅教师工作的辛劳,积极创造条件,给予教师学习时间、情感帮助,持续支持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

(四)学校领导以身示范,健全学习制度,协调资源保障教师学习

学校领导作为学校变革发展的领路人,虽然调查表明学校领导支持对于教师学习投入水平预测并不显著,但是其自身行为对教师具有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因此,一方面学校领导要重视学习,以身作则,通过自身学习行为增强教师对学习的认同与感染,示范与引领教师学习。另一方面,要深入到教师群体中,认真倾听教师的学习需求,推动学校教师学习制度的建立和和完善,立足不同教龄与职务的教师差异,制定梯度化、差异性、可持续的教师学习机制,积极协调时间和经费等资源,努力缓解教师学习的后顾之忧,促进教师学习的常态化。其中,学校领导尤其要关注中层管理者的学习,及时了解中层管理者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为其提供适切的学习支持,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层管理者在教师学习中的示范作用,以不断提升全体教师的学习投入水平。

猜你喜欢

维度家人领导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人生三维度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