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以载文

2021-04-28陈华玉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1年4期
关键词:历史长河外祖母日记本

陈华玉

书香暗浮,留梦千古。

——题记

皓月当空,微风起,轻纱入。转檀木门,书阁现,书架俨然,浮动墨香。暗木桌,微砚台,藤条椅,一人静阅……这是幼时多遇到外祖母时的场景。

幼时,我与外祖母一起生活。母亲曾说过,其实外祖母家族算不上书香门第,但是由于他们都喜爱阅读,每次都会用省下来的钱来买书,久而久之,也就拥有了家庭书阁。如今已经传到了外祖母一代,而她始终相信,“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是她的最爱,也可以说阅读是她家代代的家风吧。

由于我是个早产儿,一出生,身体就不大好,又因性格较内向,也不太喜欢出门嬉戏。因而,外祖母为了给我解闷,就教我读书识字,那时我五六岁。外祖母算是我的教学启蒙老师,其实开始是挺困难的,我只能在外祖母口述下,艰难地读完一本书。后来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也读懂了那些晦涩的文字,也更深入了解那些字的含义,进而懂得了书的内涵。

每当我阅读时,外祖母总是欣慰地看着我。若是我问起祖母为何喜爱阅读,她总会笑道,书中蕴藏着历史长河的精华,孕育着众多文化。阅读一本好书,能带给她精神上的愉悦。其实,那时我是不太懂得祖母的话语义。而且,外祖母也很喜欢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那時候,我的生活简单平淡,却又很温馨。上学,放学,睡前阅读,“三点一线”。不知道为何,我总是很喜欢外祖母抱着我,或许是因为她身上总会带有淡淡的墨香味吧。我也很喜欢她的笑容:嘴角扬起,微纹细皱,眸中闪烁着光芒,似乎透过我看到某些事物。后来,我知道那是因为外祖母希望我通过阅读能参透书中的文化奥秘。

时节更迭,变化如流,人生如旅,世事无常。在一个炎酷的夏日,外祖母离开了我,永久地离开了我,而她留下的唯有那些书。每当我想念她时,便会在书房里,看会儿外祖母的日记本,沉浸在书的世界里。或许只有在那时,我才能真正地重温与祖母生活的点滴美好回忆。想起那些过往,我便忍不住笑了起来,可笑着笑着又哭了。我连忙将眼泪拭干,唯恐眼泪滴下来,弄脏了日记本。似乎通过外祖母的日记本,我能与外祖母进行意识上的交流。此时,我便会觉得外祖母依旧在我的身边,与我同在。

那时,我也便真正醒悟过来。人生落苦短,生命或许稍纵即逝,物是人非,然而当用文字记录生活时,它会得以永恒,不易被历史长河冲刷,如同“永生花”般,永不枯萎。后人若想要了解那段历史往事时,只需要认真地渗透其中的文字,便可在一定程度了解书中含义,明白书中所蕴藏着的文化。或是缅怀人物,或是传承文化精华与再创新。

我想成为一名作家,很大程度上源于外祖母的阅读习惯的潜移默化,“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书是文字编写而成的,或客观理性或主观感性。我想写一本书,用文字来传达意志,用文字来表达心声,用文字来引发共鸣。一本益书因其蕴含着独特文化烙印,易扣人心弦,触发诸多感慨,引起心灵共鸣。文化以书为载体,精神价值附着于其上,传承至后世。我希望外祖母阅读的家风,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有可能的话,我希望我的书能给予社会正能量,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而书本同样作为勾连历史与现在的时空桥梁,蕴藏着多元文化,“书以载文”。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然若想渗透其精华,须通过阅读。阅读可谓是书本与文化之间的纽带,是极为重要的。若阅读的家风能辐射整个社会,形成阅读的习惯,更能通过阅读书本记载的内容,与先贤进行精神交流,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构建文化自信,实现中国梦。

我不知道未来文化生活会如何演变,但是我相信书本在阅读辅助下会给我答案……

(指导老师:凌预)

(此文获本次征文大赛高中组优秀奖)

猜你喜欢

历史长河外祖母日记本
独一无二的日记本
70年70个瞬间
说算筹
散步
猎犬感冒
我的日记本
菊香依存
穿越历史长河
“明星”外祖母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