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可持续:塑料包装的目标和未来

2021-04-28李军

现代塑料 2021年1期
关键词:塑料包装塑料污染

文/本刊记者 李军

包装是塑料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今天塑料包装已无处不在,在为商品提供保护、增加产品吸引力,并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因随意丢弃和处置不当而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因此,在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提高塑料包装的可持续性,解决塑料包装的“白色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为此,本刊特别邀请到了上海灵博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市场开发总监黄军彪先生,就可持续塑料包装这一话题发表他的独到见解。

PT:我国塑料包装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今天我国塑料包装行业的规模和产值已达到怎样的水平?在全球居于怎样的位置?

上海灵博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市场开发总监 黄军彪先生

黄军彪先生:我国的塑料包装起于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最近几年来看,我国塑料包装每年的总产值基本维持在4 300亿元上下,约占全球28%左右的销售额,居于全球前列。我国的塑料总产量大,种类齐全,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不足,每年还需从国外大量进口塑料原料,除了价格因素外,其中的部分高性能树脂,我们目前无法稳定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从长远来看,树脂聚合是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国内塑料行业还有很长的一段学习和超越过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PT:我国塑料包装的高速发展,在满足人们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国家采取了哪些有针对性的举措?制定了哪些法规和政策?国外的情况又是如何?

用于食品的塑料包装

黄军彪先生:塑料包装制品在满足生产者、消费者各类包装需求的同时,一方面存在过度使用、随意使用和低价值使用塑料制品的现象,另外一方面存在塑料垃圾收集和处理的问题,给自然环境尤其是各水体造成较大的危害,其中对海洋动物和水体的危害比较明显,也间接造成对人类健康的隐患。无论从降低碳排放的角度,还是减少塑料污染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尽快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国家层面建立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塑料污染防治体系。

从国际上看,2020年7月份,欧盟委员会成员国同意对塑料包装废物征收新的欧盟税,该项征税于2021年1月1日开始执行,征税额以未回收的塑料包装废料的重量为基准进行计算,征税标准为0.8欧元/kg废塑料。德国、法国、英国和荷兰等国纷纷推出针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限塑政策,涉及一次性餐具、塑料吸管、塑料搅拌棒及塑料棉签等塑料制品。

在亚洲,日本和泰国等国也推出了相关限塑政策。日本从2020年7月1日起,药店、超市、便利店和其他零售店开始对一次性塑料袋收费,根据购物袋的尺寸不同,每个袋子收取3~5日元,但可重复使用的生物塑料和植物基塑料袋不受该法案的限制。

印尼也从2020年7月1日开始实施针对一次性塑料袋的禁令。根据该禁令,所有购物中心、超市和传统市场的商家和企业都必须提供环保购物袋。印尼政府2017年初曾宣布该国计划到2025年减塑75%。

泰国宣布自2020年1月1日起,百货商店、超市和便利店禁止使用塑料袋,超过2万家的商店和超市积极响应了这项政策。

2020年10月7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在2021年禁止单一用途的塑料制品,包括塑料食品袋、塑料吸管、塑料搅拌棒、塑料刀叉、难以回收的塑料饭盒以及6孔塑料包装在内的6种用品将不能销售、提供或使用。

在非洲,南非、卢旺达等国家也有类似的限塑政策推出。

在各国推出塑料污染防治举措的同时,我国也加入到全球性的塑料污染防治行动中来,2020年各职能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涉及塑料污染治理的举措:

2020年1月9日,发改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2020年7月3日,农村农业部推出了《农用薄膜管理办法》;

2020年7月10日,发改委等九部委推出《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2020年8月3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

2020年8月7日,发改委等八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快递绿色包装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2020年9月11日,发改委等十部门召开了“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020年9月22日,邮政管理总局组织召开了“邮政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会”;

2020年11月25日,发改委发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

PT:为解决塑料包装的“白色污染”问题,我国塑料包装全产业链在材料、设备和工艺等方面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怎样的成果?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不足?

黄军彪先生:为了解决塑料包装的“白色污染”问题,目前国内主要是从可回收、生物降解等角度开展相关工作。海南省作为试点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率先推出的针对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禁止性政策措施,也是为了探索一条塑料污染治理的可行之路,从而带动塑料包装全产业链朝此方向努力和调整。

BOPE膜

采用了BOPE膜的全聚乙烯包装应用

为了逐步实现塑料包装的可回收化,最近几年中,我国开始了包装全聚烯烃化的探索工作,相关的树脂及制膜、制袋设备等企业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其主推的含BOPE和MDO-PE的全聚乙烯复合结构,目前在实际应用上有了明显进步,已经在少量终端产品的包装上尝试使用了全聚乙烯材质的复合膜袋。为了更好地促进全聚烯烃结构的包装应用,消费者和设备厂家需要共同参与。从环保角度出发,消费者在心理上要接受这类包装,改变过去对包装挺度等的认知和要求;设备厂家,尤其是末端制袋设备厂家,需要进一步根据全聚烯烃材料的特点采用适合的技术手段,调整设备设计,以提高制袋生产效率、改善产品外观,满足市场需要。

随着国内外对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推进,国内在2019和2020这两年对于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了,也带动了各路资本流入到相关原料生产的投资中去。我个人认为塑料包装全生物降解最具量产价值的项目是PBA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项目,珠海万通化工和新疆蓝山屯河化工已经具备较大的产能,拥有各自的市场和用户群体。同时,PLA(聚乳酸)等其他项目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不过,我始终认为,生物降解包装材料只是在未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地区的应急使用,并不能减少碳排放,所以需要审慎控制其发展步伐。此外,可堆肥塑料包装材料,在堆肥后降解过程中对土壤和土壤中各类生物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我们应该看到,我国对于塑料污染治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还是依靠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有序推进来获得先期成果。早些年我出去旅游,即使到了光鲜亮丽的城市,或者偏远的景区,只要走出城市、走出景区,就会随处看到垃圾。城乡结合部往往也是垃圾成堆,各种垃圾被倒入农村的小溪中,随着水流冲刷流入下游的江河大海。回想到这些景象,我就能深刻理解守护绿水青山的不易,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可贵。近几年由于许多地方的农村组织村民开展垃圾集中收集工作,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整体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由于塑料包装结构复杂,因此有必要先从垃圾分类开始,且后续工作以先易后难推进,即先能源化利用,把塑料类干垃圾焚烧进行发电;后资源化利用,采用物理循环或化学循环两种方式加以利用。

近来,采用化学法或物理法对消费后包装制品的回料再次利用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因为回收利用废塑料具有重大的意义。据测算,每回收再利用1 t再生塑料,大约可减少6 t石油使用及3.2 t的CO2排放,相当于200棵大树一天吸收的CO2总量。目前,我国消费后回收树脂(PCR)的使用量正在逐步提升,并一定会随着部分有影响力的品牌企业带头使用而推广开来。

PBAT聚酯颗粒

由PBAT制成的环保袋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物理循环上做得比较好,比如旧的矿泉水瓶基本都收集起来而得到再利用。但更多的是不足,一方面是起步较晚,底子薄,某些关键技术差距明显;另一方面,就塑料全行业而言,更多的是随性地参与,主动开拓的成分偏少。因此也可以说,目前我国对于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协作,付出更多的努力。

PT:2020年国家出台了分批、分阶段禁止使用某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法规,您认为该禁令的实施将使塑料包装制品企业受到怎样的影响?您对他们有何建议?

黄军彪先生:国家最新出台的分批、分阶段禁止使用某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法规,将为塑料包装制品行业带来挑战,同时也带来机遇。塑料包装好比是对产品起保护和促销宣传作用的一件外衣,外衣总得穿上,只是在当下的环保理念推动下换件外衣而已。我们塑料人要做的,就是出良策,并推出具有环保理念的塑料包装材料,满足环保需求,抓住市场机遇,助力全社会打好塑料污染治理战役。

目前包装行业要加快产品的转型。比如原先做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可以做可重复使用的塑料餐具。

PT: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塑料包装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据此,您认为塑料包装可以被其他材料包装所取代吗?

黄军彪先生:尽管环境压力巨大,但塑料包装因其特有的优势不会被其他包装材料所取代。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将以减少碳排放、对环境无害化的方式利用塑料包装材料,提高塑料包装材料的使用价值。

PT:当前,放眼国内外,全产业链在提升塑料包装的性能及可持续性上面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基于这些趋势,请您大胆预测一下塑料包装的未来。

黄军彪先生:以我的判断,未来塑料包装的发展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塑料包装是产品的卫士,其对产品的保护功能将进一步改善。未来的塑料包装将在阻氧、阻湿、缓冲及抗拉等方面具有更优异的性能。

2.塑料包装是产品的点缀,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产品的促销功能将进一步突显。未来的塑料包装,将采用更多的新型包装材料,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3.塑料包装选择是产品设计的主要组成,有眼光的包装材料制造商将不断探索新材料的研发,并主动对接产品的设计人员。

4.塑料包装将与更多的智能化设施相连,以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

5.塑料包装将变得更加“绿色”。塑料包装企业,其生产过程将更加注重减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他们也更加注重社会责任,致力于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各类有害物质的排放,并且在管理上,逐步将先进生产装置与机器人和5G等技术融合,以实现少人化甚至无人化生产。

6.从产品设计开始就已经植入“绿色设计”的理念,采用的塑料包装材料将更加便于包材的减量使用、生物降解、回收和循环利用。

PT:最后,谈谈您对中国塑料包装行业有何寄语?

黄军彪先生:希望中国的塑料包装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在基础设施、技术队伍培养和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更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向市场推出更加符合市场期待的好产品。

猜你喜欢

塑料包装塑料污染
2021 年《塑料包装》期刊
《塑料包装》2020 年期刊订阅单
2025年,单一材料塑料包装全球市场需求将达到710亿美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塑料也高级
塑料的自白书
塑料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