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智能发展对我国学前体育教育的反思

2021-04-28朱旺牟柳广东理工学院

灌篮 2021年3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智能儿童

朱旺 牟柳 广东理工学院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1]。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体智能这一课程的创新和发展无疑给学前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带来了新的启示。其中“体”指体能,包括身体适应力、健康与运动;“智”是指智能,包括激发潜能、灵活思维;“能”是指人能,包括品德修养、社会适应能力[2]。近几年儿童体智能课程在学前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积极的反思我国传统的学前体育教育理念,同时吸取和接受其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加以改进。

一、体智能课程特点

(一)独特的教学理念

在体智能的教学理念中更加注重儿童玩的天性,提倡“玩性”课程理念,突出“运动致趣”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中围绕儿童的兴趣开展,以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满足成长需求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体智能教学方式不再是单纯的身体练习,而是以多样化的体育游戏促进儿童身体健康、激发运动兴趣、探索世界、寻找成长目标。在体智能课程更是摒弃了传统教育理念、即注重智育,轻德育与体育的教育观念,以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展现运动致趣的特点,充分顺应儿童的天性,让儿童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从而提升儿童的社会使用能力、激发活跃的思维。

(二)丰富的课程内容设置

儿童体智能课程主要通过体智能游戏、韵律操、亲子活动等方式促进儿童的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不仅使从事简单的身体练习,而且注重对儿童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开发与促进,课程内容安排上,进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引导,通过体育教育来促进德育、智育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体智能的教学中还注重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教学安排更加符合儿童阶段心理发展需求,利用儿童熟知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对儿童进行引导教学,使学生能对课程保持良好的兴趣,也可以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三)高质量的师资力量

体智能课程是一类商业化运营的课程,所以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其长期良好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体智能课程在运营方面也受到亚太体智能协会的监督和管理,这也使得体智能课程对师资配备与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上建立了严格的评价制度,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在体智能课程中以男教师为主,改变了学前教学中以女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模式,往往更能与儿童建立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师资力量方面体智能老师更多是来自体教或者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而且经过更加专业的体智能培训,所以教学质量和教学流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二、传统学前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

截至2017年,全国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2%,比2010年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9.05%,比2010年提高18.7个百分点,幼儿园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和专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中专科及以上学历占65.9%[3]。随着教育水平以及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也促使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学前体育教育的行业,从而促进其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以及文化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值得注意的是,王芹在对汉中市学前教师的调查中发现,11%的教师毕业于体育相关专业,76%的教师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还有13%的教师毕业于其它专业[4]。同时柯金锋对福州市学前教师情况调查中也发现,“偶尔有些园所招聘一两个美术,或是艺术类教师,很少有幼儿园专门招聘体育教师的”[5]。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我国学前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都在提高,但是对于学前体育教育的师资队伍而言,各个幼儿园缺少专业的体育教师,即使有开展体育课其教师也多是由其他专业毕业的教师担任,而学前体育教师的非专业性则会导致学生运动量不足、运动动作不够标准、运动过程不够安全等危害,这种情况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前体育课程的专业性和趣味性,也不利于学前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可持续的发展。而其中一些幼儿园为了解决体育教师的不足以及达到吸引家长的目的则引进了商业化的体智能课程,即体育课程由外聘老师担任。由此可见商业体智能课程以及团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在学前教育中体育教师缺少的现状,同时体智能协会对体智能教师高质量的把握,对幼儿学前教育中体育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作为幼儿园本身也应该积极补充学前体育教育方面师资力量,使其师资结构更加的合理化,从而更好的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课程设计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

争论的停止不等于现实问题的解决,虽然我国当前的体育课程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教学理念,但是仍然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实施,原指望它能使体育课程恢复昔日的繁荣,但由于课课程标准只是给出了宏观的方向,缺乏具体的解决方案,在许多地方并未有效落实。一些地方的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冷漠态度,使得许多教师丧失了工作热情,尽管这其中的原因相当复杂,但这种现实仍是体育教育系统面临的严峻课题[5]。目前幼儿园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中主要以跑、跳等基本运动为主,但是活动内容较为单一,课程的组织也较为松散,较多的活动组织方式以及运动方式的安排成人化,并未按照其成长发育的规律进行,从而缺乏专业性。而一些幼儿园由于专业体育教师的缺失,导致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体育课程以自由活动的形式进行颇多,有的幼儿园只负责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日常生活技能,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幼儿园甚至只是让学生观看动画片、看电视等。教学内容安排的不合理以及教学理念的落后,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使学前体育教学缺乏目的性,导致了学前体育课程的实效性、功能性大打折扣,缺乏目的的教学内容往往也导致幼儿错过了身体素质培养的最佳时期,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三)课程内容缺乏致趣因素

我国幼儿教材由于缺乏丰富的理论支撑,导致我们无法深入的了解其内部构造,致使先进的幼儿体育教育理念以及思想发展缓慢,由于缺乏良好的教育指导思想,也是该学科的发展受到了较大制约。教材作为幼儿体育教师体育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教材内容的陈旧、新兴教育思想的缺失也严重影响了其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在传统教材中往往其中很少涉及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的内容,即使有少量关于运动兴趣的内容,也要求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没有一本教科书从教学内容的角度论述运动兴趣和运动快乐的问题[6]。对我国近十年幼儿体育教材中幼儿体育活动与组织形式进行比较(表1)可以看出,每个版本的教材都有一定的改善,但都是按照以前的固定模式进行的,没有进行真正意义的改革,仅仅是停留在内容的添加,在教育内容中对如何提高和保持对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容提及甚少,更多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学前体育教学课程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内容,缺乏创新,是导致儿童无法对体育保持良好兴趣的原因之一。

表1 幼儿体育教材中对幼儿体育活动与组织形式的比较

三、结语

学前教育在整个学校体育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学前体育教育是保证生命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是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从3-6岁的儿童生长发育以及身心发展的独特特点角度来看,是否能够将学校体育的教学方法生搬硬套的运用到学前体育教育中值得深思。所以学前体育教育的发展不仅应该发挥自身长处,还应该积极吸取社会优秀儿童教育经营团队的经验,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作出改变,在内容本身增加致趣因子,吸引儿童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促进其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政府层面来说,政府应该增加对学前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增加投入力度,完善评价机制,从而促进学前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教师自身提高与科研层面,作为学前教师本身也应该积极提升自己,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寻找创新途径,促进学科发展。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智能儿童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