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俱乐部式兴趣分组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2021-04-28缪明来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培兰小学

灌篮 2021年30期
关键词:实验班羽毛球乒乓球

缪明来 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培兰小学

一、前言

(一)背景

小学生体质检测报告多年来显示,我国小学生的体质状况呈现连续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少,体育课是小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渠道,所以,提高小学生在体育课中的锻炼兴趣,是当前课改的重要任务。

(二)目的

本教学研究就是从小学生的体育兴趣着手,以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立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小学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其核心是“兴趣体育”,是通过俱乐部式的组织教学形式开展体育课课堂教学,学生是课的主人,自主参与俱乐部项目的设置,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自己喜爱的俱乐部中去锻炼,体验快乐。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心情舒畅的情况下进行身体锻炼,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教师需要对各俱乐部的学生进行解难、帮助与指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与时间

以东莞市大朗**小学三年级三个班共140人为初始研究对象(男生83人、女生57人),跟踪研究二年;问卷调查了学校三年级三个班140位同学,每人一份问卷,回收14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研究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为期二年。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针对本校三年级学生目前最喜爱体育运动进行分类问卷调查,每生最多选两项,分第一选项和第二选取项;问卷内容有球类体育项目:篮球运动、足球运动、排球运动、乒乓球运动、羽毛球运动;最喜欢的跑类项目:短跑类、中长跑、追逐跑等;最喜欢的跳、投类项目:跳高、跳远、立定跳远、跳台阶、投掷垒球、跳绳等;最喜欢的游戏、身体素质项目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并设立成俱乐部供学生选择练习。

2.实验统计法

三年级学生在实施前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实施一个学期后对实验班学生的身体各项指标进行测试分析比较,为后一期的实施提供改进策略;实施二年后,对全体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身体各项指标、心理等方面进分析、总结,得出实验结论。

3.座谈法

在问卷调查前与学生面对面交谈,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看法及希望老师在课堂上有什么改进,同时了解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说明我们的体育课的教学形式与以前有所不同,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4.体育俱乐部式兴趣分组教学的具体实施

2017年9月,开学第一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做好统计分析,初次尝试与学生一起设立俱乐部来教学,让学生体会俱乐部式教学与传统的统一内容教学的优越性,看看学生是否接受俱乐部式教学,初次设立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供学生选择,结果显示学非学常乐于接受,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018年2月—3月初,开学第一周,对学生进行第二轮问卷调查,天气较冷,设立的跑类项目:50米、400米、800米、追逐跑组,3月中旬—4月中旬,依据学生问卷情况,设立了跳高组、跳远组、跳绳组、垒球组;4月中旬—5月,天气转暖,设立了篮球组、足球组、乒乓球、羽毛球;6月进行展示、测评与分析学生体质状况。

2018年9月,对学生进行第三轮项目问卷调查,根据学生选择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类选项分第一、第二选择,对有的组人数少的,对学生的第二选项进行调配,力争为每个组——俱乐部的人数相近;9—10月,天气较热,设立了篮球组、足球组、乒乓球、羽毛球,最后一周组织了各俱乐部的展示;10—11月,气候转凉,依据学生问卷情况,设立了跳高组、跳远组、跳绳组、垒球组,最后一周对各俱乐部全体学生进行了各自选项的考核,进行了全面的总结;11—12月,天气转冷,设立的跑类项目:50米、400米、800米、追逐跑组,1月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考试。

2019年2月初,对学生进行第四轮项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经过一年半的尝试,学生的兴趣趋于稳定,所选的项目与上学期基本相同,设立:跑类项目:50米、400米、800米、追逐跑组,素质类项目:仰卧起坐、上肢力量、蹲跳、长跑;设立了跳投类:跳高组、跳远组、跳绳组、垒球组,球类:篮球组、足球组、乒乓球组、羽毛球组。

三、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

1.从项目来看

学生最喜欢的球类为篮球。东莞是篮球城市,并且镇教育办每年都会举办小学生男女篮球赛,整个镇具备有良好的篮球运动社会基础以及群众基础,同时还建设有较为完善的篮球运动设施。无论是社区、学校还是家长都支持学生进行篮球运动。对于田径、跳绳类运动,也有较多学生参加,这与每年举办的比赛存在一定的关系。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也是学生选择较多的体育项目。排球、体操、健美操、踢毽子、太极拳、斗鸡、打沙包,学生也较少选择。

2.从学生性别来看

球类项目:男生较喜欢足球、篮球类项目,女生较喜欢羽毛球、乒乓球类、跳类项目:男生喜欢跳高、跳远、垒球,女生喜欢跳绳;跑类项目中: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选择400米、800米,而身体矮小体能素质较差的学生更多的选择50米、接力跑;在素质类中:男生多选择上肢力量、蹲跳,女生多选择仰卧起坐、往返跑。

3.结果

从回卷来看,学生的选择各不相同,学生的兴趣差异明显,过去的统一内容教学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个性的发展极为不利;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是一项不错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实验学生课程的设立

我们实验初期设立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四个俱乐部,供学生选择练习,学生上课的热情非常高涨,几乎每一个学生整堂课都在积极锻炼;经过一个月后,发现部分学生对俱乐部的项目的兴奋性、热情度有所下降时,我们又组织学生重新选项和设立新的俱乐部如:跳类、跑类俱乐部等。

(三)教学形式变化

1.课堂教学安全管理

由于分成四个组的组织教学,各俱乐部间又不在同一地点练习,学生的安全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就很难做到好的管理,为此,我们选定组织能力强、有一定管理能力、学生信服的学生为小组长,负责管理;小组长同时记好每节课的教学日志,主要反映本节课的课堂纪律,以便教师的教学管理。

2.教学形式

学生的练习是分散在四个俱乐部进行,教师难以同时对学生进行渐个辅导,为此,我们开展了运动处方、课中课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即:每次课,教师订好每个俱乐部的学习内容、练习方法、组织形式等,由于练习内容的不同各俱乐部的准备活动的关键部位也不同,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做准备活动;老师对各个俱乐部先后进行渐个辅导,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互助、探究学习。

3.学生练习时间的增多

一节体育课是40分钟,一个班分成四组来教学,每个俱乐部大概9—13人,所以在组织教学、体育器材上非常容易组织和准备,学生平均每节课运动的时间都在20—25分钟以上;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有较大的优势。

4.实验班学生身体各项指标实验前后对比

实施二年来实验班学生身体各项指标平均值提高的非常明显。时间为秒,身高为厘米;近视、营养、身高资料来源于学生体检情况分析表,如表1。

表1可以说明:二年后,学生的各项指标都有较大的进步:下肢力量、爆发力、速度、耐力、上肢力量等进步较大,出人意料的是各班学生的身高提高明显,这表明学生的主动性参与体育锻炼更有于利学生的身体生长发育;学生的营养不良率、视力不良率均有较大的改善;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合作、互助。

表1 实验班学生身体各项指标实验前后数据

(1)提高了学生体育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上课的内容不是教师独立设定的单个项目,而是师生一起设立,学生可多个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生是骨子里喜欢,而且又是一个学期有四次选择的机会,所以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现在学生上课基本上没有请假(伤病除外),有的学生还带病上课。

(2)提高了学生运动能力

①有两位男同学在大朗镇2019年4月举行的小学生篮球赛中,以主力队员的身份参加,并进入决赛。

②有两位女同学在大朗镇2019年4月举行小学生篮球赛中以主力队员参赛,并取得了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

③本校多名四年级学生在2019年3月,被大朗镇体委选中,到大朗一中学习射击至今。

④实验班的学生基本上都较全面的掌握了2—3项体育技能,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

(四)形成了一个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

每个学期设立四类项目供学生选择:跳类、跑类、球类、素质类;一个月为一个教学单元,依据学生喜爱程度,每类设立四项供学生选择。

四、结论与建议

经过二年多的体育俱乐部式体育教学实践,实验班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形态机能、人际关系、学生个性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与改善,特别是学生上课时的热情、对体育课的渴望、学生的精神面貌、后进生转化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实验班学生最喜爱、最快乐、最想上的、请假人次最少的学科是体育课,而不是文化课;由于学生练习点比较分散,学生的安全、课堂纪律是不能忽视问题,所以,平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习惯的养成教育。

猜你喜欢

实验班羽毛球乒乓球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乒乓球悬浮术
羽毛球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打羽毛球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飞行的羽毛球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乒乓球与大铁球
迷你乒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