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种刺槐高效栽培技术

2021-04-27方静杨浩

安徽林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速生刺槐松土

方静,杨浩

(1.萧县林业局,安徽 宿州235200;2.安徽格瑞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安徽 宿州235200)

刺槐(

Robinia pseudoacacia

)为豆科刺槐属落叶乔木。“皖槐1号”(良种编号:皖R-SC-RP-001-2015)树干通直,树冠窄,速生,抗风折,抗病虫害能力强,扦插繁殖容易,成活率95%以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天津等地为适宜栽培区。速生丰产需要依靠良种和良法,选择良种壮苗造林,结合丰产栽培措施,能达到速生丰产林增产的目的。刺槐速生丰产林采用良种和良法只有做到因地制宜,在适宜条件下,依靠多种栽培措施综合优化,才能取得高效丰产。

1 林地选择

造林地的选择是刺槐速生丰产的关键。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相对集中连片的平原,河流的滩地、阶地、废弃河道或采伐迹地、低产的林地、山脚及退耕还林地均可用作造林地。土壤的pH值6.0~8.4,以7.0~8.0为佳。应充分应用“四旁”(路旁、水旁、村旁、宅旁)营建刺槐速丰林,此处土壤质量一般比较好,生产潜力大,易于提升刺槐的生产能力。

2 整地方法

刺槐根系发达、呼吸作用强,需要良好的土壤通气条件,因而全面深翻整地是保证其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深耕整地,能够改善土壤透气性,上下生熟土壤混搭能改善土壤结构。整地深度一般为30 cm,但对于较黏重的土壤,应增加整地深度。

2.1 机械全垦

对于荒地和采伐迹地等,在造林前1~3年的夏季,用机器进行全面翻耕,并犁松、耙平。

地下水位适宜、有效土层深厚、肥力较好的宜林地进行全面翻耕后,于栽植前进行深松整地,便于刺槐吸收地下水和较深处土壤养分,尤其适用于较干旱的地区。

2.2 机械带垦

首先,按造林行距沿植树行上带状深翻,带宽150 cm、垦深20~40 cm;其次,在壕沟内依照设计好的株距确定栽植点,在植穴点上挖60 cm×60 cm×60 cm的坑植入刺槐;最后,进行回填,将表层土填在深30~60 cm的主要根系分布层。

2.3 机械挖穴

在“四旁”或不便于全面深耕的条件下,按设计好的造林株行距确定好栽植点后,在该处挖植树穴,规格为60 cm×60 cm×60 cm。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别置于穴坑两侧,要求植树时先回填表土,后填心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植树穴上留出蓄水穴;在雨水充沛或有风灾的地区,在植穴点培土,高度以高出地表10~20 cm为宜。

2.4 人工整地

人工整地分为人工挖大穴、人工带垦、人工挖小穴。人工挖大穴跟机械挖穴相同;人工带垦是在不能利用机械的造林地人工开展带状整地;人工挖小穴是指人工挖出的树穴只需满足苗根需要的大小即可。

3 造林密度

造林密度是刺槐速生丰产的重要因素。刺槐为强喜光速生树种,定向培育的轮伐期很短,在一个经营周期内一般不适宜采用间伐、择伐或其他方式改变栽植密度。因此,刺槐速生丰产林的初始造林密度往往持续整个经营周期。

培育大径材。每株刺槐至少需要30 m以上的营养面积,宜采用5 m×6 m或更大一些的株行距。不同的培育目标,适用于不同的造林密度,详见表1。

表1 刺槐速丰林造林密度、培育目标和采伐年限

4 造林方法与时间

造林成活率,对于刺槐速丰高产十分重要。刺槐林分成林后,再进行补植往往效果很不理想,会严重影响其产量。因此,为了达到丰产的目的,应做到造林一次成功。

4.1 造林方法

4.1.1 植苗造林

祼根植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快、成林迅速和林相整齐的特点。常规造林方法,以苗木直接栽植造林,一般提倡“三大一浅”,即采用大株行距、大穴、大苗和浅栽技术,栽植深度在30~50 cm,造林后及时灌水。

4.1.2 埋根造林

选用1年生苗根,苗干保留15 cm,挖30~50 cm深的穴,先回填熟土,将苗根和苗干基部全部埋入穴中,只露3 cm即可。为保证生长旺盛,埋根前可适量施基肥。

如果春旱较重、栽植后不能及时灌水或带状深翻后渗漏加大引起土壤干旱,则不宜采用常规造林方法。

4.2 造林季节

刺槐处于落叶期,苗木地上部分生理活动较弱而根系的生理活动较强的时期为造林最适宜时期。刺槐造林多选择在春季进行,亦有秋季造林。造林季节要求温度适宜,土壤水分含量较高,空气湿度较大,环境条件符合刺槐生物学特性。

4.2.1 春季造林

春季造林在土壤化冻后到苗木萌芽前进行。这个时期造林,可以随时起苗随时种植。春季造林适于大部分刺槐栽培区。但具体造林时间视气温和土壤温度而定。

北方地区,春季造林在土壤解冻化透到苗木萌芽之前进行,最适的造林时间是刺槐萌动期,即3月底至4月初。此时气温和地温升高快,平均气温稳定在10℃,加上“清明”的降雨,土壤墒情相对较好,有利于生根。

4.2.2 秋季造林

在南方气候比较温暖的地区,常采取秋季造林,即在秋季树木落叶后土壤封冻前进行。此时,处于秋季农闲期,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便于造林顺利实施。

在冬季土壤无冻层或冻土现象不严重的地区,秋季造林更有利于苗木成活。但在北方,冬季干旱、气候寒冷、土壤冻层较厚,秋季造林后易形成树干干枯和冻拔,成活率较低,因而在我国北方较干旱寒冷地区不宜采取秋季造林。

5 松土和除草

松土除草对幼林生长的影响很大,不仅能消灭与幼树竞争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杂草,而且能改善根系呼吸作用,明显提高刺槐生长量。松土除草的方式应按照“里浅外深、树小浅松、树大深松;砂土浅松、黏土深松;土湿浅松,土干深松”的原则。一般松土深度为5~10 cm,加深时可增至20~30 cm,扩穴部分松土深度10~15 cm。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浅耕松土(20 cm左右),注意不要伤及树根。每年松土除草的次数根据林地的立地条件和气候条件确定,前2年每年2~3次,第3年1~2次,之后每年1次。大面积经营的刺槐林分可采用机械进行松土除草,如松土机或旋耕机等。

6 水肥管理

6.1 浇水

刺槐属于较耐干旱的树种,但是适宜的水分条件是确保刺槐速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浇水时间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树木成活的关键时期;二是降水偏少的旱季苗木定植后,需要及时浇足定根水。之后根据墒情,每年浇水不少于2次。

6.2 施肥

6.2.1 基肥

刺槐对养分要求不高,但合理的施肥有利于丰产。在造林时应施足基肥,以腐熟农家肥、土杂肥为主。在造林时一次性施入穴中,然后回土造林。施基肥量20~30 kg/株;棉籽饼或菜籽饼2.5 kg/株,粉碎后施用;绿肥压青,10 kg/株。

6.2.2 追肥

追肥以根际施肥、磷氮肥为主,一个培育周期内施肥数2~3次,在造林后第2~3年和第5~6年至少各施肥1次。可以穴施或者沟施,沿树行或环树冠投影外缘挖穴或者开沟。穴深0.2 m、宽0.1 m、长0.4 m,沟深20~30 cm、长30~50 cm。第2~3年的刺槐每年施磷肥量(以磷酸二铵计)50~150 g/株,第4~5年每年施氮肥量(以磷酸二铵计)150~250 g/株。追肥时间应在雨季前的4~5月或结合浇水进行,追肥后灌溉。

猜你喜欢

速生刺槐松土
林木速生丰产抚育性间伐技术的作用及应用要点探讨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日出(外一首)
刺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如何判断“速生紫薇”树种
刺槐树
清晨
“聪明”的刺槐
温室栽培黄瓜的土、肥、水管理技术
在庄稼地里松土时我发现一小节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