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兰娟:“这个险我是一定要冒的”

2021-04-26

今古传奇·双月号 2021年2期
关键词:李兰娟武汉

今天,没有人会否认“武汉封城”。石破天惊的“封城”建议,是看上去柔弱的李兰娟最早提出的

2020年3月25日,停摆已久的武汉终于进入14天重启倒计时,将于4月8日“解封”。大多数外地驰援的医务工作者陆续返回家乡,但李兰娟仍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紧张地忙碌着。

这原本并不是一座浙江人熟悉的城市,这原本也不会是一位73岁院士的日常,但跨过了生死门的武汉会记住李兰娟的名字。

她已经习惯把“武汉”说成“我们”

2020年3月25日,湖北省卫健委公布的疫情数据显示,全省现有重症患者1050例、危重症患者318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在李兰娟看来,当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总数降到1000例以下时,武汉本地的医院就有能力全部接手了,那时她才能回杭州。“大概3月底、4月初吧,那时候我的任务才算是告一段落。”

李兰娟的预测每次都很准。3月8日妇女节那天,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到医院看望慰问,李兰娟就跟他作了预判,“估计到3月中旬,20号左右能够清零”。果然,3月18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为零,同时新增疑似病例为零,现有疑似病例为零。之后,李兰娟表示,清零以后两个星期如果没有反弹,那么武汉可以“解封”。3月24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武汉市将于4月8日起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这些精准预判来自李兰娟在传染病学科上的专业自信。李兰娟是2月1日晚在杭州登上西行列车的。

2月1日当天,武汉市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109例。那是武汉封城的第十天,城内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病死率在上升。这些问题不解决,防控形势就无法扭转。李兰娟前一天已经向国家卫健委提出:“我可以带队去武汉救治危重症患者。”很多朋友、同事有担忧——李兰娟已经73岁了,去抗疫一线救治危重症患者,长时间处在高危环境里,实在过于危险!

但李兰娟还是决定去武汉,“我是一个传染病医生,这个险我是一定要冒的。”2月1日,她在浙江参加完国家卫健委的防疫电视电话会议后,就接到国务院、卫健委的指派命令:带队支援武汉。她立即组建了一支集合感染病学科、人工肝、重症医学科的10人团队,带上“李氏人工肝”、干细胞、微生态这三大技术,以及相关医疗设备和耗材、制剂共30多箱物资,连夜奔赴武汉。

那时,已经没有航班进武汉,火车票也不卖武汉这一站。李兰娟和队员登上开往南昌的列车——途经武汉。“火车路过我们这里,把我们放下了,凌晨4点40分。”她已经习惯把“武汉”说成“我们”。

从“心理压力蛮大”到“大局已定”

李兰娟直接去了重点救治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武大人民医院东院。“我们来了没多久,医院已经收了400个危重症、重症病人了,再过两三天,就增加到了800个,氧气、呼吸机都不够用,医护人员的口罩、防护服也不够,困难很大。医院里面是病人不断增加,外面是检测难、住院难,形势非常严峻。”即便经历过非典、H7N9型禽流感,即便从医生涯里已经见过数不尽的伤心事,李兰娟仍然心情沉重,“心理压力蛮大”。

她没有时间休息,每天几乎只睡三四个小时,几项工作同时开展:指导团队救治危重症和重症,讨论诊疗方案;作为专家给防控工作提建议;给各地来武汉增援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指导火神山、雷神山和方舱医院的工作;每天和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线指导科研。

“我那时候最担心的是能不能把传染源真正控下来,隔离起来。”2月初的武汉,这是最严峻的问题,“如果传染源还在外面的话,它还在传染人,武汉1000多万人啊,那还得了!对吧?所以我反复建议要检测所有病人,争取不搞假阴性,要重视检测难的问题。”2月14日,应勇调任湖北省委书记,他组建了一个专家群,李兰娟在群里反复说这个问题。

更早之前,在一次高级别会议上,她向中央领导强烈建议腾出几家医院或是会议中心来集中收治轻症病人。这与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时年58岁)所提的方舱医院建议不谋而合。这些经验和很多声音通过各条渠道汇总,中央指导组要求武汉在2月9日对“四类人员”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检测难、住院难的问题开始解决,氧气、呼吸机的困难很快就解决了。”地毯式排查、大量检测试剂运抵、4万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病情”好转。回想起来,李兰娟觉得万幸:“在这个严峻的考验当中,我们因为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才能这么快控制下来。否则可能还会有更多人被感染,有更多人死亡。”

很少有人知道,方舱医院还在建设早期时,李兰娟就去看过了。她提出很多细致的意见:“病人住进来以后,大小便怎么办?洗漱怎么办?吃饭怎么办?大面积收治病人,还要注意性别……这些事情如果不做好,一个病人吵闹的话,就会影响一大片。”

在后来的救治中,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大多驻扎在方舱医院进行救治,工作开展得极为细致。无论是图书角里安静看书的学生,还是教健体操的护士和跳广场舞的患者,都让人感受到了乐观、有序和温暖。李兰娟还抽空给方舱医院的病人录制了声援广播。

3月31日,在接受中央媒体采访当天,李兰娟终于说出了“大局已定”四个字,但仍然提醒接下来的防控不能放松。“现在我们大局已定,武汉的这场斗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下一步我们任务还是很艰巨,武汉要坚守,防止死灰复燃,尤其是社区这一关还要把好,外面有少数漏网的感染者要及时发现,通过发热门诊切实地检测,切实地干预,切实地治疗,实现彻底清零。另外是国际疫情凶猛,我们一定要严防死守,对国外回来的人必须严格地隔离14天并且进行检测,真正呈阴性的才能到社会上接触其他人。”

石破天惊的“封城”建议,是看上去柔弱的李兰娟最早提出的

今天回顾,没有人会否认“武汉封城”是避免疫情扩散至全国的关键决定。1000多萬人口的中部重镇武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未曾有过封城之说。这一石破天惊的举措,是看上去柔柔弱弱的李兰娟最早提出的。她在讲述这个过程时,语气波澜不惊,一切只是从传染病医生的角度出发。而在他人听来,每一步都惊心动魄。

早在2019年12月底、2020年1月初,媒体报道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时,李兰娟就多了一份关注。1月17日,李兰娟感到事态有可能是严重的。当天,她向国家卫健委提出,想去武汉调查。第二天,钟南山、李兰娟等6位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接到通知,马上前往武汉调研。于是,钟南山在广州走出会场直接去了高铁站,用一张无座车票到了武汉;李兰娟则从杭州出发,同样用一张无座车票,深夜抵达武汉。当晚,他们听取了武汉方面介绍的情况。1月19日上午,专家组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武汉疾控中心、华南海鲜市场周边调研,证实存在人传人的情况。下午,高级别专家组召开闭门会议,钟南山主持,李兰娟第一个发言。

“第一点是肯定人传人,已经有医护人员被感染了。第二点,要隔离,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李兰娟的观点很直接。甲类传染病要对应最高级别的公共卫生应急举措,17年前的非典属于乙类传染病,但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之所以提出这一建议,李兰娟也是基于17年前在浙江省抗击非典的经验。“非典的时候,浙江一开始有4例输入性的病人,我就隔离了1000多人。当初有人问我,说你这个是不是违反人权,我说不是。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甲类传染病管理意味着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依法采取发热病人筛查、确诊和疑似病例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措施。我在会上也举了这个例子。”

她提的第三点建议就是实质上的“武汉封城”。“当时大量的感染病例还在武汉,但是春节要到了,全国人口流动马上到高峰。他们很可能流到各省,把病毒扩散到全国。所以我说武汉应该马上做一件事,外面的人不要到武汉来,武汉的人也不要到外面去,不进不出,把疫情控制在武汉,避免全国大暴发。”她没有透露在场人员的反应,但会议结束、人员尚未散去时,一同在武汉调研的国家卫健委同志就直接向北京作了电话汇报,并接到“专家组马上回北京”的指示。下午5点多散会,6点多飞北京,一行人忙得腳不沾地。

到北京住处时已是凌晨,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赶过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告诉专家组,“早上8点半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1月20日早上,专家组向孙春兰汇报了关于“不明原因肺炎”的调研情况。

事态紧急,这天上午正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临时增加了一个议题,听取钟南山和李兰娟的专家建议。“我们认为有人传人,提出了要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要把疫情控制在武汉,要加大科研,要加大收治力度等等这些意见,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又讲了一遍。”那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各方力量开展防控,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这一议题结束后,李克强特意暂停会议议程,将钟南山、李兰娟送出会场,握手致意。

下午,孙春兰主持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防控工作,李兰娟继续参加会议。之后,她和钟南山以及专家组其他成员一起向新闻媒体通报情况。也是这一天,钟南山在央视的连线节目里直言“肯定人传人”,引起大众的防控警觉。李兰娟则向媒体提出:“请多关心我们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他们面临感染风险,在那里救治病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这仅仅是开始。1月21日一早,李兰娟带着10位专家赶到联防联控指挥部。她带去的大数据专家团队已经分析出了一些有关华南海鲜市场的数据研究结果。在指挥部办公室,李兰娟调出分析结果,提出:“(2019年)12月1日到31日,有9600多个人去过(华南)海鲜市场,他们都有可能是被感染者。现在有不到2/3的人在武汉,1/3以上的人去了全国各地。所以我们认为疫情正在向全国蔓延,要通过大数据的手段,把他们找到,快速发现和控制传染源。”这一天,她还参加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不同部门召集的会议,讨论应对新发现的疫情。

深夜走出会议室后,李兰娟坐高铁回到杭州。因为第二天早上是她的门诊时间,还有不少病人等着她。“没有什么比患者期盼的眼神更打动人。”李兰娟说,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她最大的快乐。作为医生,李兰娟常常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有一次,一个重症病人大出血死去,由于满身是血,连家人都不敢靠近。李兰娟主动上前帮忙整理遗体,却意外被遗体衣服上的勾针戳破了手指,她立刻将血挤出,并及时打预防针,才避免了感染。

从小山村走出来的女院士

李兰娟的微信昵称叫“夏履桥”,一个极富江南气息的名字,源于大禹治水“过门不入,履遗不蹑”的典故,那是她的家乡——浙江绍兴夏履桥村。1947年,李兰娟就出生在这里。

李兰娟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父亲患有眼疾,无法劳作,仅靠母亲卖山货维持一家人生活。从小聪慧、成绩优异的李兰娟,小学毕业后被保送到绍兴市第一初级中学。但她看到家里困难重重,母亲背着山货步行30多公里维持家用,狠下心来,决定辍学。班主任不忍心成绩这么好的女娃中途辍学,于是帮助她靠助学金读完了初中。

初中毕业之后,李兰娟的第一、第二志愿都是填的中专,因为她想尽快走上社会去打工,替家里减轻负担。但那次中考,她考得太好了,以全市名列前茅的成绩被杭州第一中学录取。那个时候,父母手里只有五元钱,连学费都付不了。又是热心的老师,减免了她的学费,还发助学金,帮助她坚持读完了高中。高中毕业后,她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当一名代课教师。

在家乡,李兰娟看到老乡们农活繁重,终日劳作,患上腰背疾病,便联系浙江省中医院学起了针灸。短短数月,她就将整本经络书背得滚瓜烂熟,还在下课的空闲,为大家针灸,缓解疼痛。恰逢村里组建农村合作医疗,大家都推荐她来做村里的赤脚医生。要知道,代课老师每个月工资24元,可赤脚医生只有5个工分,相当于每天只有1毛钱,收入悬殊,怎么选?

思来想去,李兰娟还是觉得自己更喜欢医学,便无怨无悔地当起了赤脚医生。为了给大家省药钱,她自己上山采药,每种药材的疗效,她都清清楚楚,丝毫不差。400多户人家,只有她一个医生,只要哪家有人生病,不管刮风下雨、深更半夜,李兰娟都会上门诊治。乡亲们说她其心若兰,心系苍生。

两年的赤脚医生生涯,李兰娟走家串户、日晒雨淋、风餐露宿,一根针、一把草地为农民服务。开展常见病治疗、外科脓肿切排、帮助产妇接生、给儿童接种疫苗、健康教育宣传……全村1300多个村民,没有一个不认识她。当时,恰逢血吸虫病泛滥,眼看着一些乡亲因为血吸虫病引发肝癌和肝硬化,无力救治,李兰娟心如刀割。

1970年,大学恢复招生,当李兰娟有机会踏入医科大学的大门时,她暗暗发誓,这辈子一定要做个好医生。很快,她被推荐到浙江医科大学学习,毕业后进入浙江省第一人民医院(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成为一名专注于传染病的医生。

上世纪80年代,重型肝炎肆虐,病死率高达80%。看到一个个病人因肝衰竭离世,李兰娟内心沉痛,立志要解决这个医学难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兰娟仿佛看到了打破“死亡魔咒”的希望:一位患有重症肝衰竭、昏迷不醒的病人被送到病房,在经过血液过滤透析等一系列治疗后,竟奇迹般地苏醒,并逐渐康复。

“血液净化技术会不会对治疗重型肝炎有帮助呢?”李兰娟由此受到启发。1986年,她申请到3000元青年科研基金,在我国率先开始了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研究。在当时,这项研究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

研制设备换了一茬又一茬,共同创业的同事们离开了一批又一批。李兰娟和她的团队努力钻研了十多年,终于创立一套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这套完整的技术规范和治疗方法,使急性、亚急性重症肝炎治愈好转率从过去的11.9%一举提高到78.9%,慢性重型肝炎治愈好转率从15.4%提高到43.4%。

如今,以李兰娟名字命名的“李氏人工肝支持系统”已经成为全世界医治人数最多、治疗技术最为成熟的人工肝系统,这项技术直到目前依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并于1998年荣获国家科技進步二等奖和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李兰娟成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科研联盟的主席。

这一次在武汉,人工肝技术也发挥了大作用。“在重症向危重症发展的早期,用人工肝确实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李兰娟带上了人工肝的全套设备奔赴武汉,甚至在医院现场培训医护人员。

她还把2013年在浙江防治H7N9型禽流感的经验也带到了武汉。“当时我们已经有了‘四抗二平衡的诊疗方案,就是抗病毒治疗、抗休克治疗、抗低氧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抗继发感染,再加上维持水电解质酸碱的平衡和微生态的平衡,这样就能起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这一经验也在武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武汉终于春暖花开,大家问李兰娟回杭州后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她回答:“第一件事还是科研,我们这个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有大量的关于新冠病毒的研究工作要做,疫苗的研发也要加速推进。第二件事,我想要好好总结一下这次疫情中的事情,非典之后我和钟南山院士一起主编了一本书,这次应该也要编一本书,总结一些经验,为以后的防控工作做点贡献。第三件事情是要推动感染科的建设,非典结束后,我们县级以上医院都有了感染科,但现在看来这还不够,这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每一件事,都和疫情有关。

李兰娟说话带着浙江人的口音,吴侬软语,轻轻柔柔,但内容全部“硬核”,没有对个人生活的细致讲述。采访的大多数时候,记者只是在听、在记录。她常常说得很专业,怎样治病,有哪些方法,用了什么仪器,病人的状态如何……谈及向有关部门提出的建议,也有很多专业术语。

武汉就是在这么多“硬核”医务工作者的照料下,终于苏醒。

作为我国人工肝项目的开拓者,2005年11月,李兰娟以中国传染病学第一人的身份,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标坚定,行事如风。”李兰娟的同事和学生这样评价她。在李兰娟团队的传染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挂着一幅摄于2014年1月1日零时的照片:虽然已是深夜,但照片里的李兰娟和她的学生们却面无倦意、斗志昂扬。“我们在实验室迎来2013年的新年钟声,2014年依然如此。受李老师工作精神的感染,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敢懈怠。”他们挂起这幅照片的寓意是,“学习李老师的执著精神,一生一世(谐音1314)呆在实验室!”

李兰娟与丈夫郑树森,两人是医学界的“神雕侠侣”

虽然之初很多亲友反对李兰娟去武汉,但她的丈夫郑树森却始终站在她这边。得知李兰娟决定奔赴疫情前线,直面最大的危险时,丈夫郑树森默默地下厨,提前为心爱的妻子准备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李兰娟打趣丈夫是手术刀改厨刀,她也明白,丈夫是心疼她的身体,担心她的安危,却更理解她的选择,支持她的工作。

李兰娟的丈夫郑树森也是一名院士,在器官移植和肝胆胰外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一位是传染病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一位是多器官联合移植事业的开拓者,两人被称为医学界的“神雕侠侣”。

1975年两人结婚时,李兰娟鼓励丈夫去香港攻读博士,自己一个人工作养家。那段时间,家里经济条件一般,日子过得特别清苦。李兰娟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一家四口人,公公在老家生病了,李兰娟也不跟丈夫诉苦,独自一人抱着两个孩子就去给老人挂针。后来,两人虽在同一家医院工作,但工作都很忙,结婚几十年,连场电影都没一起看过。每天上午8时准时到达医院,深夜一两点钟回家,这就是这对院士夫妇的生活常态。

早餐是两人一天中唯一在一起吃的一顿饭,即便这样,他们也很少讨论家庭琐事,更多的谈话内容是这样:“有个病人病情危重,我今天要给他做器官移植。”“下午有个学术报告要发言,我中午飞机去北京。”因为研究主业上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医院,夫妻俩有时也通过电话联系,相互转诊。这让病人觉得很幸运,因为“一下子有两位院士给自己看病”。两人创立了“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树森·兰娟院士人才基金理事会”,设立了“树兰医学奖”。每年对在医学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国籍(含港、澳、台地区)杰出科技人才进行奖励,以此培育国际一流的医学科学家。

两人一生奉献医学,还不忘培育鼓励后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李兰娟说郑树森家务不行,但医术精湛,医德也好,遇到家境贫困的重病患者,常常设法减免医药费,还多次自掏腰包。郑树森说李兰娟算不上贤妻良母,一年只在大年三十做一顿饭,但对她在医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或许只有这样无数次的风雨同舟,才会有今天的相濡以沫。”当被问到夫妻之间最理想的状态是什么时,李兰娟不假思索地回答:“志同道合、互相关心;彼此支持、相互理解。”因为他们早就已经志同道合,所以无需多言,只有支持。

在李兰娟看来,一个人的成功不是成功,一个团队的成功也算不上成功。作为一名医生,她希望自己能将治病救人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为使全国各地更多的重症肝病患者享受到先进医疗技术带来的福音,她毅然放弃申报人工肝专利的机会。为确保治疗技术的规范有序,她制定人工肝治疗指南和操作规范。从2001年开始,每年举办培训班,无偿将她的人工肝技术推广到全国。在她的人工肝治疗病房里,常年有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培训的医生和护士。截至目前,她的“李氏人工肝技术”已推广到全国,显著提高了重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生存率。

在李兰娟看来,一个有良知的科学家、医护工作者,应该有社会担当的勇气。禽流感肆虐之时,面对人们的恐慌,她带头吃鸡肉,身体力行介绍科学的防范方法,并告诉大家吃鸡无害,极大提振了养殖业的信心。

什么是科学家精神?李兰娟说:“科学家精神就是对科学不断探索的求知精神,它既包含开拓创新,也包含坚韧不拔,面对失败和挫折的百折不挠。”

对此,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江应安这样评价李兰娟院士:“70多岁的老人了,真的是不分昼夜,她凌晨4点下火车,吃过早餐就接着开会。各个医院的专家、基层的管理者都要见面,把她对疾病的认识告诉我们。我感觉,这个老太太,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在白岩松和李兰娟的一段对话中,白岩松问:“为什么湖北的病死率要遠远高于其他省份?”李兰娟回答说:“是因为湖北的医疗资源和医生数量不足导致的。”这也是她那么想要去武汉去的原因,因为她想把最先进的医疗团队带到那边,她想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血带到那边……别人都想逃离武汉,而她的眼里只有武汉现在有多危急,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生死。

另一边,李兰娟的儿子郑杰,把母亲送上去往武汉的高铁之后,眼中闪着泪光。当记者问他想说什么时,他说希望母亲和武汉都能够平安,说着说着,他就哽咽了……她也是个有丈夫、有儿子、有家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啊!但她为了更多的人,为了更多的家庭,不顾一切,冲到了第一线。她把自己当作一道墙,一道挡住病毒和黑暗的墙,让我们走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

(责编/李力 责校/闻立 来源/《73岁李兰娟:这个险我是一定要冒的》,张丹丹/文,《人民日报》2020年4月2日;《曾经的赤脚医生李兰娟》,蒋萍、吴禄婵/文,《文汇报》2013年5月)

猜你喜欢

李兰娟武汉
小学生收到李兰娟院士回信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驰援武汉
院士李兰娟:73岁上前线
武汉加油
李兰娟
古稀率队
院士李兰娟:我的角色永远是医生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