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境界及实践意义

2021-04-25卢萍

财经问题研究 2021年3期

卢萍

摘 要:马克思在其劳动价值论中,通过对商品内在矛盾及其转化的分析,阐释了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基础。新时代,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面对的社会条件和现实基础发生历史性变迁。现实条件的变化,不仅不能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反而使得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新时代被进一步证实,并增添了新的现实依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社会再生产

中图分类号:F0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1)0300210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价值源泉和维护劳动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坚持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既体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旨归,又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标志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诞生。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通过对商品内在矛盾及其转化的分析,阐释了商品经济的内在本质和运行规律,剖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扬弃,是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理论依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立足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条件,揭示了交换与社会再生产、抽象劳动与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同类商品价值量、价值创造与市场机制的内在联系,进而得出结论: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交换与社会再生产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它通过对商品内在矛盾的分析,表达了其理论的主旨思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商品经济的基本内容。商品二因素原理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起点。商品二因素原理表明,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都具有的属性,它之所以成为商品的一个因素,在于它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作为商品的根本属性,需要实现或者表现出来,而且必须表现出来,交换是商品价值表现或实现的唯一途径。所以,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都是为他人去生产,为自己去交换。“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尽管它们在范围和作用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只知道这些生产方式所共有的抽象的商品流通的范畴,还是根本不能了解这些生产方式的不同特征,也不能对这些生产方式作出判断”[1] 。显而易见,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一切商品经济的一般内容。

交換在商品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中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内部所包含的诸多矛盾,如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等,解决这些矛盾的所有途径最终都要归于交换,由此凸显了交换对于商品生产、商品生产者以及社会再生产的重要意义。从起点看,交换体现了商品生产的目的,没有交换的生产谈不上商品生产,在市场经济中也没有生产的意义;从过程看,交换使得商品价值得到实现,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交换是否成功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马克思将商品流通或商品的出卖称之为“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2];从延续或可持续生产看,交换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再生产的因素,交换不顺利,再生产就不可能顺利实现或进行。由此可见,交换不仅是商品经济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抽象劳动与价值的内在联系

劳动创造价值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的,但劳动怎样创造价值,古典政治经济学并没有给出答案。马克思汲取了古典政治经济学思想,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坚持商品体是自然物质与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劳动二重性学说认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方面属性,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2]。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价值的实体。“作为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不过是同种劳动的凝结”“因为它们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由于具有相同的质,即人类劳动的质,它们才是上衣价值和麻布价值的实体”“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2]。马克思劳动二重性学说,解决了劳动如何创造价值、为什么创造价值问题,目的在于强调尽管自然物质在价值形成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活劳动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同类商品价值量的内在联系

创造价值的劳动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能在多大程度上转换为社会劳动,换言之,劳动创造的价值能否实现、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从单个商品来说,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技术条件需要社会的认可;从同类商品来说,一种商品需要投入多少劳动,取决于社会对这种商品的需要,即社会必要劳动。“如果说个别商品的使用价值取决于该商品是否满足一种需要,那么,社会产品总量的使用价值就取决于这个总量是否适合于社会对每种特殊产品的特定数量的需要,从而劳动是否根据这种特定数量的社会需要按比例进行分配在不同的生产领域”[3]。 前者关涉技术状况,后者取决于供需价格,两者都与竞争相关。一种商品的价值,是在社会普遍认可的技术条件下,生产社会需要规模的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在商品生产过程中,资源如何配置以及资源配置的效率永远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永远决定着劳动效率和价值形成的效率。“社会必须合乎目的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所以,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 [4]。 所以,创造商品价值的劳动是个别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的统一体。市场机制对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运行的永恒规律。

(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市场机制的内在联系

从再生产角度看,形成一种商品价值的劳动是社会必要劳动,每一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就是劳动的配置。劳动作为社会资源与其他资源一样,在不同领域怎样分配和在什么领域创造多少价值,是商品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需求状况自发决定的,是自然形成的,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既是经济活动的前提,也是经济活动的内容。理论和实践都在反复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有着特殊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其作用机制在于:生产什么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与选择,怎样生产取决于生产者的能力和水平,为谁生产取决于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与要素价格。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以一种特殊的价值形式不断谋求其自身价值的增殖。资本运动对其他物质性生产要素的聚散导向,源自于其本源性的识别与动力功能。

价值创造要求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市场配置资源是将劳动与非劳动要素进行有效结合。商品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仅有一般性的活劳动是不够的,这种活劳动必须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才能形成价值。劳动凝结成价值必须有载体或对象物,也就是说从价值形成的过程看,是要有物质条件的。对于一个生产组织而言,要素使用效率最大化和利润率最大化是生产经营的目标,而单位时间内劳动成果的大小,与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劳动强度有关,与资源的配置形式也直接相关。

资源有效配置的必要性,一方面源于商品生产中资源的稀缺性,另一方面则在于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资本论》第三卷中所提出的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是在分析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商品总量时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一种界定,这种界定就是指生产要素资源的分配,即社会总劳动量的分配,这种分配是生产的指向,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它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机理和实现形式。价值规律所要求的,正是在商品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联系中,客观实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分配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配置资源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阐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们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不断在深化,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领域不断扩大,商品生产中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充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既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本质要求,又是我国全面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决心的体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这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作出的新概括,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层面,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看得见的手”“看不见的手”都能发挥作用,使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机制和奖惩分明的激励功能都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对现实的困惑与解答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于19世纪60年代,距今已有近一百六十年。近一百六十年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和经济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给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带来了现实挑战,也产生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时代发展中的地位问题。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对的时代课题

现代社会,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无论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出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现实条件变化的状况。

1.商品形态不断扩展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正值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替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工业获得快速发展,并在经济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物质生产领域生产的有形物质商品。而现时代,随着科技、知识和管理等要素在商品生产各环节中的渗透,不断产生更多的物质形态商品和非物质形态商品,如分工越来越细的生产服务产品、内容越来越丰富的生活服务产品和种类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等。信息产品是现代经济活动的成果体现,其最新形式就是数字商品和网络商品,并且数字商品和网络商品在生产和生活中正在被广泛应用。不仅商品形态不断增加,其中非物质形态商品的价值占比也不断增加。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发展水平普遍较高,如美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77.4%,英国服务业占比达到71.0%,法国达到70.3%,德国与日本虽然制造业比重较高,但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也分别达到61.8%和69.1%。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商品形态的不断拓展,新商品形态及其价值增殖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实意义正在日益凸显。

2.劳动范畴和领域不断延展

商品的形态在不断扩展,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及其领域与马克思所关注的物质生产及其领域相比也出现了延展。除生产物质产品的物质生产領域的劳动外,提供服务产品的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服务劳动,现代服务业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提供科技产品和知识产品的是科技创新和知识创造的劳动,创新和创造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强劲增长的牵引力;提供生产效率和生产环境的是进行资源配置和维护生产生活秩序的管理劳动,科学管理是经济高效且可持续增长的重要保障[5];提供信息数字化产品的是信息化数字化劳动,信息化数字化生产是经济增长的膨化器,等等。这些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呈现出各自作用和地位的劳动业态,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4.8%;数据资源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6]。根据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已由2005年的2.6万亿元,扩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提升到36.2%,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将突破40万亿元大关。

3.生产方式不断变革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科技和管理与各种生产要素的结合以及在生产各环节的运用推动了生产方式的社会变革,具体表现为: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劳动技能得到增强,劳动的复杂程度明显提高;劳动产品形态得到扩展,非物质形态的产品比重增加,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普通产品的科技含量逐渐提高;劳动对象范围扩大,从自然到人工呈现多样化;劳动手段变化突飞猛进,劳动资料呈现现代化和智能化,互联网成为生产发展的必需条件,已经融入生产的各行业、社会的各领域和生活的各方面,数字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中不断得以使用和推广,有的甚至替代了人工劳动;劳动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除了单一、集中、统一组织的劳动外,出现了分散、自主的劳动组织形式,自由劳动者在现代社会已非个别,管理和协调在生产中的作用越发重要;知识经济已经取代资本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经济活动中雇佣关系、合作关系与交换关系并存,生产资料主要掌握在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雄厚的人手中,一些人会成为高科技产品的替代品,失去使用生产资料生产商品的岗位;大多数的社会财富和消费能力聚集在少数富人手里[7],交换在经济生活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地位等。现时代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机器化大生产时期相比的革命性变革,要求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进行时代思考。

4.收入分配问题不断凸显

马克思认为,价值是活劳动创造的,可是资本所有者却凭借拥有生产资料占有了劳动者创造的价值,造成了剥削和劳动的异化。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生产资料社会公有制,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个人消费品以劳动为尺度实行按劳分配。但现阶段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基础并不雄厚,商品经济仍有存在的条件,市场经济便成为不可逾越的发展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存在与发展,社会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质就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实践中,出现了按劳分配被弱化以及与要素所得差距悬殊的事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第一次明确数据可作为生产要素的构成内容参与收入分配,这就预示着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数据的内容、形式、地位和作用将迅速滲透、影响到现代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各类数据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将不断提高,按贡献率所得的收入份额将越来越大,这是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正在呈现出的一个重要特征。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主张,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的确立,再到要素所得与劳动所得产生差距的现实,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现代经济模式下不可回避的问题和现象。

(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证实

在新经济时代,尽管劳动方式和生产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面对的社会条件和现实基础也出现历史性变迁,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现代社会被进一步证实,并增添了新的现实依据。

1.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现阶段,随着商品形态的拓展,无形商品特别是现代服务产品和信息数字产品的价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服务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和信息数字劳动已经成为生产商品劳动的重要业态,且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现代高科技被渗透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被运用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促使生产方式发生深刻的变革。新商品形态的出现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并不能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因为任何社会形态的商品都是为交换而生产,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都内涵商品二因素;尽管在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劳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传统意义上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劳动的界限不再像过去那样清晰,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衍生产品在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发展态势,催生出诸多的生产消费新模式、新业态,使整个经济社会状态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无论生产方式怎样改变,这些商品都是具体劳动的结果,都凝结着劳动者的抽象劳动;无论生产何种商品,无论生产条件和劳动手段多么现代化甚至智能化,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劳动者的劳动付出。科学技术本身不会自动生成任何商品,人工智能看似可以替代人力进行自动化操作,但它毕竟是劳动者预先设计出相应的程序并在此基础上按人工指令工作的结果。这一切都充分证明了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实体,物化劳动是价值形成必不可少的条件,活劳动创造价值。尽管时代在变,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然具有时代适用性,现代商品生产方式及其商品形式的种种变化,不仅没有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反而增加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践内涵。

2.按要素分配不否定劳动价值论

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价值创造强调的是价值的产生和来源,价值分配强调的是价值的分割和流向。两者在不同经济背景下,理论主张和政策取向各有不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坚持价值是活劳动创造的,预言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远未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且发展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充分利用民间一切可利用的生产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价值规律,任何被使用的生产要素都必须得到回报。要素价格是对一种要素稀缺程度的直接反映,所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并列,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充分尊重科研、技术、管理人才,充分体现技术、知识、管理、数据等要素的价值”。作为现代技术发展应用的基础性资源,数据具有其他生产要素无法替代的特殊价值,它对技术、管理等其他要素效率的提升具有倍增、乘数作用。允许按要素分配,并不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因为它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内容体现,“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像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2]。即生产要素是价值创造的物质前提,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生产要素参与生产,尽管没有带来价值增殖,也理应得到价值补偿。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并没有否定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观点。同时,按生产要素分配符合价值规律要求,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马克思分配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实践意义

经历了时代变迁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其基本内涵不断丰富,其基本理论得到进一步求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阐释的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要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

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所以,劳动者及其劳动理应得到尊重。尊重劳动者,首先,要为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机会,即提供就业岗位和就业环境。只有这样,劳动者才能各尽所能、各用其力、各尽其才,才有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和更大的价值。其次,要营建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氛围。平等礼待每一位劳动者,是对劳动者最大的尊重。不同业态、不同岗位的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每一个劳动者都应受到社会尊重。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渴求并尊重科技工作者,但非科技工作者也应该得到尊重;同理,管理工作者和非管理工作者、物质生产劳动者和各类服务劳动者、体制内劳动者和非体制内劳动者同样都应平等地得到尊重,这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要,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再次,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谐的劳动關系是劳动者得到尊重的前提。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是要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建立便于协作沟通、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工作制度;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职场关系平等、管理民主,每一位劳动者都应当拥有参与竞争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拥有合理表达意见诉求的渠道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这是对劳动者人格的尊重。劳动者身处和谐环境中,才能够快乐、体面地工作,不断提升能力水平,才能可持续创造价值。最后,要保障劳动收益。保障劳动收益,是尊重劳动者最本质的要求。在承认依据不同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所做贡献进行收入分配的前提下,强调保障劳动收益,就必须使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回归到合理的水平,决不能单纯强调生产要素的稀缺性而人为压低劳动者收入,因为任何时代劳动都是价值的唯一来源。所以,必须纠正收入分配过于向生产要素倾斜的问题;要根据劳动的复杂程度科学地制定不同的工资标准,防止出现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得不到完全体现和不同岗位劳动者工资被不合理拉大差距的问题;要通过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供给,增加劳动者的相对收入,彰显社会主义收入分配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原则。

(二)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商品的价值量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价值量用劳动时间来计量。所以,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状况和劳动时间。首先,创新是劳动的基本形式,它能使劳动者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并带来更大的价值。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引领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加快科技自主创新。科技创新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是简单劳动的倍加。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会在高附加值的基础上,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特殊优势,进而产生科技产权收益。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源于其在科技创新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因此,实现科技自主创新,是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快科技自主创新,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创新体系,优化科研要素配置,营造科研环境;国家应从战略高度,保证基础研发的经费支持,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充分体现科研人员劳动的价值,从各个方面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其次,要加快促进新技术转化。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会使国家或企业具有绝对市场地位,给国家或企业带来知识资产优势和收益。新技术转化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产出量增加,会产生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从而带来超额价值[8]。加快技术转化,必须完善科技转化服务机制,科学统筹、规划并落实科技转化工作,使科技转化有效顺畅。一是开拓科技供需双方直接衔接的渠道,建立有效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让企业的技术需求求助有门,让科技研发人员的研究有的放矢。二是搭建科技研发的中试平台,提供科研人员中试所需的场域、设备和资金,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三是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分配机制,通过分配使得科研单位的科研投入得到补偿,科研人员的创新得到奖励,企业能够得到最大化的技术红利,从而激发各方参与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三)营建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遵守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通过市场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但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市场应当是完全的市场和规范的市场,不完全的市场和非规范的市场会干扰或影响价值规律发挥作用。所以,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秩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提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下的竞争是相对自由的。相对自由的市场提供的供求、价格信号才是真实可靠的,企业根据商品市场价格状况自主选择经营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生产供给,这样才能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公平的市场竞争是充分的,在公平的市场中,才能激发市场主体的最大热情和最大责任,市场主体为了在竞争中获胜,必然会想方设法进行创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加强管理,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需要政府加强政策管理和公平监管。其次,规范市场秩序。市场秩序不规范或欠规范,不仅破坏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也削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力量。规范市场秩序,一是需要建立严密的信用体系,要运用现代手段对每个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进行系统记录和把握,要通过严格管理培养市场主体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奠定规范市场秩序的基础。二是需要建立严明的行政法规和法律制度,要严格依法规范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坚决打击不正当竞争,加大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充分保障守法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劣币驱逐良币”不良经济现象的出现,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扫除障碍。

(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当今时代,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数字经济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与传统产业经济和金融经济不同,数字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通过数字化的生产方式,催生出过去不曾有的各类新业态。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等创新性技术的使用,正是数字化生产方式的具体工具和实现手段。一方面,当传统产业与数字化的生产方式相整合时,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者、生产对象、生产方式和劳动产品便被赋予了数字化的基本特征,进而使产业数字化成为一种产业新形态;另一方面,伴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数字产业链和数字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快速发展已越发刻不容缓。着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既是推动产业数字化的技术基础,又是快速提升数字产业化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无论是产业数字化还是数字产业化,其实现的重要途径便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我国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劳动价值论与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劳动价值论强调,人的抽象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与能动性直接决定劳动效率。数字经济时代,只有坚持与发展劳动价值论,充分尊重数字劳动者的数字劳动与创新创造,确保数字劳动者的权益,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与能动性,进而推动数字经济在不断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价值产生的根源,概括了商品经济运行的规律,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立近一百六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劳动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增添了实践基础和时代论据,有力地证明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依然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即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屈炳祥.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适用性与创新——纪念《资本论》出版140周年[J].經济评论,2008,(2):3-7.

[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27,56,58-60,56-57.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五卷)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76.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5] 韦镇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内涵及意义[J].海派经济学,2016,(1):90-97.

[6] 余俊杰,董建国.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 占GDP比重达34.8%[EB/OL].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9-05/06/c_1124458252.htm,2019-05-06.

[7] 李慎明.“互联网+”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引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大危机和生产关系大变革[J].中国人大,2017,(8):45-46.

[8] 唐未兵.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意义[N].光明日报,2018-09-12.

(责任编辑:刘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