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古知今 打造监察文化靓丽名片

2021-04-24罗小丽

支部建设 2021年9期
关键词:御史监察博物馆

○ 罗小丽

“全国唯一以监察文化为主题的公益性博物馆”“全国现存规制最完善、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察院”,举办了两届“清风正气”原创微电影展等活动……还未走近,早有耳闻,是因为监察文化博物馆已声名远播。终于,迎着三月的春风,循着晋中市廉政文化建设“莲香晋韵”的品牌风采,满怀期待地走进了中国(平遥)监察文化博物馆。

平遥察院建于明正统年间,坐落于古城内小察院街,是明清时期朝廷及省府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是山西巡按派驻衙署。主要建筑有衙署大门、东庑、西庑、穿堂、大堂、后堂、书吏房、庖厨房等,在御史生活区还有保存完好的元代窑洞建筑。据专家考证,平遥察院是全国现存规制最完善、体量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察院,特别是县衙和察院独立分设,全国仅此一家,是十分难得的“宝贝”。

2017 年,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先行先试成立的晋中市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全市廉政文化建设。丁利军书记指出,要充分挖掘梳理晋中廉吏廉文廉史,深度运用本土廉政基因,就近就便用好晋中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打造各具地域特色的廉政文化基地,持续做优做强“莲香晋韵”品牌。在丁利军书记的指导推动下,平遥县委县政府、平遥县纪委监委决定把依托平遥古察院建设中国(平遥)监察文化博物馆,作为贯彻落实省委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让这一稀缺资源察院古建“活起来”,发挥其应有价值和作用。经过一年半的精心筹划,2018年9月19日,在察院原址上建成的中国(平遥)监察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迎客。

穿过察院的门厅,迎面看到的是穿堂。在当时,穿堂主要是当差胥吏、衙役值班、接待地方官员和有诉求的百姓、受理举报材料的地方。建成后的博物馆在穿堂的布展内容,从匡正君主过失的谏官制度、纠弹百官不法的监察制度两方面介绍中国监察制度的历史。从入门处的“监”字雕塑造型,到陈列的登闻鼓、铜匦、华表、虎座凤架鼓等实物藏品,不仅见证了古代言谏制度的演变历程,而且生动展现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各种特色,以及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所发挥的制度性保障作用。

穿堂后面分别是大堂和后堂。大堂即御史治事之堂,是当时审理办案的场所。现在展示的是古代监察法制,从夏朝制定惩治贪腐的法律“昏墨贼,杀”,到唐代制定《监察六法》,再到清朝专门制定了中国古代最后、也是最完备、最具代表性的监察法典——《钦定台规》,以实物藏品、御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古代两千多年缘法而治的历史演进,展示了中国古代监察立法的成就和以法惩贪奖廉的成果。展厅陈列的藏品清代提篮式奉天诰命圣旨箱,是皇帝派出的御史、钦差存放圣旨的专用宝箱,用料讲究,制作精良,两条祥龙围绕箱体正面的“奉天诰命”,代表皇室的尊严至高无上,也表示皇帝对御史钦差地位的肯定。还有,通过平遥砖雕的形式讲述了薛融劝谏晋高祖罢修洛阳宫殿的故事。薛融上书劝谏晋高祖,认为天下叛乱未平,国家财力不足,待四海平定之时,再修缮被焚毁的宫殿,晋高祖采纳了薛融的意见,并嘉奖其劝谏有功,将其升迁为御史中丞,反映了古代御史劝谏在反腐倡廉、保证吏治清明中的重要作用。

后堂又称柏香堂,是御史会见地方官员、研究公务、查阅案卷的场所。现在布展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探索中国特色监察之路的发展历程。其中,有收集的珍贵史料晋冀鲁豫边区惩治贪污暂行办法、陕甘宁边区施政纲要和中国共产党党章等,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古今中外监察制度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对权力制约体制的新探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纪检监察制度是我国最科学的治理制度。除了这三大布展主题之外,还分别在东西皂吏房、御史院等地方展出了巡视法规和制度、山西监察专案、御史文化和礼仪、监察名人馆等主题,共有7 大板块13 个展厅。

博物馆陈展内容既用628 件实物说话,也用大量的御史故事说话,既展示了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也展示了中国特色监督制度,成为人们汲取优秀廉政文化、监察文化“基因”,增强“不想腐”自觉的重要阵地。博物馆还配建“察院驿”主题邮局、“镜鉴堂”书店、“创意轩”文创商店、监察文化主题公园等附属项目,构成了弘扬中国优秀监察文化的一方人文舞台和文化地标。

为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动全社会弘扬正气、树立新风,由山西省纪委监委宣传部、晋中市纪委监委等部门牵头,依托监察文化博物馆这块金字招牌,先后举办了三届“清风正气”主题摄影作品展、两届“清风正气”原创微电影展、两届中国优秀监察文化座谈会、晋中非遗文化进察院、平遥中国年“清风贺岁”、红色老电影展、世界读书日“清廉方正”读书等一系列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特色活动,营造了“周周有看点、月月有亮点、季季有热点”的良好氛围。近期正在组织开展的“察院中的党史”,将成为全县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和阵地。

据统计,开馆以来,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单位或团体821 个,共接待党员、干部、群众及游客48 万人次进馆学习监察文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或者进馆聆听监察故事、鉴赏监察文物、弘扬监察文化,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教化作用持续显现。

“察院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开展廉政教育、警示教育的好平台,每年我们会组织全镇的党员干部进察院接受教育,观看‘清风正气’摄影展和部分微电影展作品,引导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筑牢‘不想’的思想防线。”平遥县古陶镇党委书记冀成柱说。这些廉政文化活动主题鲜明、寓意深刻,对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廉政文化、监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家风文化,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具有良好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在正向的监察廉洁文化熏陶和持续释放的“不敢腐”严厉震慑下,全县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进一步向好,涉纪信访量逐年下降,相信组织、主动投案的也在增加。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监察制度产生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上,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完整的制度和严密的法律规范,其中不仅蕴含着中国古代监察法制“扬清激浊”的价值精髓,而且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秉持清正刚直、嫉恶如仇、贤良方正的监察官。因此,继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监察文化,搭建广大党员、干部、公民接受廉政监察文化教育的舞台,必将有利于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有利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有利于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作为晋中市“一县一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的龙头,中国(平遥)监察文化博物馆必将成为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平台和“活标本”。下一步,将在建成中国(平遥)监察文化博物馆的基础上,依托古城内古陶卫生院旧址,配套建设博物馆学术交流中心,作为中国(平遥)监察文化博物馆的配套与延伸,承担会议、研讨、培训、接待、高峰论坛等功能,打造以博物馆引领、交流中心反哺的“一馆一中心”相互依托模式,致力于打造全国响亮的监察文化靓丽名片。

猜你喜欢

御史监察博物馆
明朝御史不好当
博物馆
丢御状救李靖
《监察法》施行: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
三分钟带你看懂监察委;帮你了解监察委的新知识
反腐新力量!监察委与纪委有何不同?
露天博物馆
明朝御史日子不好过
明朝御史的权与责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