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线上演出对观众拓展的影响探究

2021-04-23侯方宇

艺术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

摘要:迅猛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和网络信息技术,为各种线上娱乐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的观演方式与途径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此,表演者应和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并积极革新,积极创新自身的表演方式。唯有如此,才可有效拓展观众,保证演艺事业得到良好发展。对此,文章着重分析信息时代背景下线上演出对观众拓展的影响,并从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上提出相关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时代;线上演出;观众拓展

中图分类号:J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4-0-03

信息技术的高速迭代深刻地改变了大众的娱乐状态和观演方式,线上演出便是基于这一背景衍生的产物。不同于传统的表演方式,线上演出以网络平台为载体,通过数字媒介向观众呈现表演内容。在表演形式上,线上演出更自由轻松、更具亲民性,节奏也更快,这也使线上演出成为受民众追捧的一种观影方式。为了实现观众拓展,表演者需要重视线上演出对传统艺术表演的影响,从而找到在互联网时代拓展观众、培育市场的方法。

1 线上演出对观众的拓展影响

1.1 观众拓展手段泛娱乐化

泛娱乐化主要是表演艺术从表演到传播的过程中,将原本庄重或者严肃的艺术主题基于过度娱乐化的形式加以包装,从而吸引观众眼球,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就明确描绘了一个娱乐泛滥成灾的世界,然后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在这里,我想说的不是电视娱乐性,而是电视将娱乐本身直接变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基本形式。电视让我们和这个世界保持相互之间的交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电视始终都会保持一定的娱乐性,而所有的内容都会通过娱乐的方式直接表现出来,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线上演出中,表演艺术变成了一种娱乐的形式,而不是为了教育、启发或者净化灵魂。虽然泛娱乐化的演出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和滿足,但它却破坏了表演本身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内涵。从演出目的上看,这种娱乐功能本身就是表演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期冀通过某种途径释放内心的负面情绪,得到片刻欢愉。表演者为迎合观众需求,将娱乐元素增加至表演内容中,以一种轻松娱乐的方式吸引观众的眼球,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观众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不需要深度思考即可获得前所未有的满足感。虽然表演的娱乐功能深入人类生活,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娱乐至上的理念应该被过度扩大,甚至导致泛娱乐化现象。

1.2 观众拓展主体草根化

线上演出降低了表演的门槛,也让表演形式逐渐草根化。在线上演出中,表演者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很多表演者并非基于本职工作进行表演创作,仅仅是因为个人爱好而参与演出。这导致表演者的业余性相当突出,部分表演者完全没有表演经验,和专业创作者相比存在一定区别,需要相关人员为其提供辅导和帮助[2]。同时,因为生活环境、工作经历和表演认知上的差异,参与线上演出的表演者在思想观念、生活环境、阅历经验、文化素养等方面都和专业表演者有较大的差异,创作的表演作品可谓参差不齐,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客观而言,在不同的专业领域造就的不同的思想火花碰撞,能使线上艺术创作的内容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但是不管线上表演的特征如何,其本身的价值和功能都是为了让观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因此,怎样通过线上演出将正能量传递给观众,让观众从中获取思想感悟和美的享受,这是表演者需要完成的非常关键的工作任务。

2 信息时代线上演出的观众拓展策略

2.1 选择适合的艺术形式

对于表演者而言,只有注重艺术表达,让演出形式上升到美的境界,才能彰显作品的艺术美。在线上演出的过程中,要结合作品的性质以及实际情况,保持有深度、有意义的艺术演出形式,让观众通过表演者的演出去感受作品的情感以及深入作品的主题,从而强化艺术作品的演出效果,更好地陶冶观众的情操[3]。

表演本身带有一定的情感,这就对表演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结合艺术内涵强化艺术的抒情,这样才能将艺术情感更好地传递给观众。例如,作为二度创作的表演,演员在艺术基调方面应该注重抒情、清新、纯朴以及优美;同时,在表达情感的过程中,演员还要做到吐词清楚,让艺术色彩更加柔美。因此,演员需要对语速进行有效控制,娓娓道来、语调亲切,这样便能够依托艺术营造出更加优美的语境,从而将作品中的诗情画意传递给观众。

表演者在对艺术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如何利用自身散发的艺术魅力来引导观众,并激发观众的思考欲望,让观众理解艺术作品的主题与内涵,从而获得艺术传递出来的正能量。为此,表演者需要加强对观众的引导,依托艺术作品营造相应的氛围,用肢体语言和言词引导观众产生代入感。随着表演的循序渐进,观众渐入佳境,其情感也会随着艺术慢慢延伸,并成为表演者的拥趸。因此,表演者一定要结合艺术的特点,通过艺术语言引导观众,这样才会让观众的情感随着表演者的演绎而渐入佳境,从而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内涵。

2.2 提升演员共情能力

对于情感而言,简单来讲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往往受个体的价值取向影响,然后作出一系列心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在线上演出中,表演者不应该受到这些束缚,应当放开思维缰绳,加强对艺术技巧的锻炼,有效把握自身的情感态度,只有掌握这种方法,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艺术表演[4]。艺术形式不同,其情感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探究如何对自身情感进行灵活应用并表达和传递给观众显得非常重要。例如,大部分剧本都是编剧基于自身情感、经历等进行创作的,背后往往会有一个相关的故事。表演者在呈现这种艺术作品时就要将背后的故事传递给观众。取得良好演出效果的第一步就是,表演者要透过剧本去感受背后的故事,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观众。因此,表演者的情感一定要契合相应的艺术形式。表演者在演出之前要深入挖掘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让自身的情感与故事相融合,这样在演出过程中才能将故事蕴含的情感传递给观众。因为在一定的情境中,故事、情感、艺术语言等多种因素会融合在一起,再加上观众的思考,他们的脑海中就会慢慢形成一种艺术情境,最终产生情感共鸣。

演员在线上演出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准把握情感的运用和表达,过犹不及。因为观众层次多样,既有年轻人,也有中老年人,如果表演过于夸张,则可能造成观众的情感不适,甚至引发观众的不良情绪。因此,表演者在运用情感时,要考虑作品特性和观众的接受习惯,选择恰当的艺术表现方式,并精准把握与运用情感,将艺术的内涵传递给观众。

2.3 适度表演,真情流露

演员在演出过程中要做到真诚表达、情感真实流露,因此呈现艺术的真实性特征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演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同时,在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也要遵循这样的原则[5]。从表演艺术创作来看,作品的主题内容、剧本的类型选择、剧本背后的故事等与艺术有关的事件均需要表演者的参与。每一次策划,表演者都要对艺术作品背后的故事进行分析,然后明确作品所要诠释的内容,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表演者往往会有比较深的感悟。当拥有了感悟,那么情感自然真诚地流露也就水到渠成,演出过程中再将这份情感通过表演表达出来,作品内容就变得更加自然、真实。

此外,部分演员容易出现表演刻意化的问题,这是必须改掉的毛病。在演出过程中,表演者要用心、用真情实感对故事的内涵进行诠释。艺术表演的核心必然是艺术表达,所以艺术内涵所诠释的内容必须与作品的内容相匹配,这样才能将作品艺术内涵充分传递给观众。对于表演者来讲,对艺术的解说要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必须围绕艺术的主题内容展开;同时,演员的艺术表现形式、情感表达与诠释方式,应该以“诠释艺术,服务观众”为中心,表演者不能喧宾夺主,要用艺术与情感去体现剧本内涵,反之则可能成为表演者的个人秀,这样艺术表达与作品的呈现效果将大打折扣。因此,适度引导和诠释艺术尤为重要,这样能够加深观众对故事内涵的了解。表演者在进行艺术表演时,在情感表达方面应当贴近观众的日常生活,多了解当地的生活习惯、习俗、文化等,这样才能在演出过程中有恰到好处的应用,不仅有利于表演者合理表达自己的情感立场,而且亲民不做作,能够达到拉近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2.4 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创作本就源于生活,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很好地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得到应用。线上表演者在创作环节若可以积极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得到更多的表现机会,获取更多的创作素材,进而得到观众的认可[6]。例如,姚雪垠在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李自成》就是运用传统历史文化题材,描写农民起义的内容,表达农民起义与战争是真正的时代发展动力的观点,使文艺作品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元素是古老的,也是新鲜的,古老在于其毋庸置疑可以追溯到数千年以前,新鲜主要在于人们的思想、精神和风俗等都可能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不管是远古神话故事还是百家争鸣、唐宋诗词、明清小说等,均是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蕴含的思想与精神极其丰富,是中华文化瑰宝。但是这些文化瑰宝在社会变迁的进程中逐渐消解,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流行文化的形态和传播方式,也让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续面临断层的威胁。

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效融入线上表演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在线上表演中增加传统元素,一来可以丰富演出形式,避免表演同质化的问题,让观众在观看线上表演时获得耳目一新的体验;二来能促进传统文化在信息时代的传承,在观众中传播传统文化、思想,在提升观众审美水平的同时还能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观众开始重视精神追求,对知识的渴求达到了新高度。那些只一味迎合大众口味或取悦大众的低俗作品难以受到观众的喜爱,唯有具备思想价值、有内涵深度的线上表演才会真正得到观众的青睐。观众年龄层次、职业背景、文化水平不同,其文化需求也有差异,应用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为所有观众提供统一的平台,获取他们所需的信息。在线上表演中使用传统文化元素需要表演者了解传统文化,总结过去观照未来,同时加入个人的理解与感悟,既能提升作品质量,又能提高表演者的品位与文化修养,满足观众的精神追求。

2.5 突出地域文化特色

在线上表演中,演员应按照主流文化与艺术活动的特征,满足当地观众的喜好与需求,并且要注意挖掘和创作具备当地民俗特色的表演作品,支持、鼓励网络用户参与被官方认可的、彰显民族特色的文艺创作活动,并在各种文化机构的领导下努力打造拥有网络影响力的艺术文化品牌。

在拓展受众群体期间,演员要确保艺术作品能够反映网络用户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按照本地文化特色及传统文化活动重塑表演形态,摆脱流行文化元素的束缚,开拓艺术表演思路,促使现代和传统密切结合,让表演艺术成为联系传统和现代的纽带,将受众群体从中老年向青少年拓展。

表演者要注意在信息环境和主流文化语境下弘扬传统文化,同时注意加强表演品牌建设,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中挖掘发展潜力,助力表演艺术发展。尤其要注重打造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艺术表演队伍,培育影响力较强的传统文化艺术家,使艺术表演主题愈加鲜明,内容愈发丰富,扩大地域性线上表演的覆盖面。

在二度创作中要以创作出质量高、水平高、拥有正能量及创新精神的文艺作品为中心。演员也要增强竞争意识,让表演作品能够凭借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独有特征抢占优势地位。首先,要注意落实对市场需求的调查、分析,明确市场需要什么,从观众的心理层面出发,考虑他们可以接受什么样的作品,并以此为基础创作表演作品,推出符合观众口味的高水平、高质量作品。其次,要善于改进、创新创作形式,跟上文艺思潮发展变化的步伐,创作出能够展现主流文艺旋律、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样化艺术作品。

3 结语

信息时代的到来让表演艺术形成了多维度竞争格局,网络平台获取信息高效便捷的特性对线上演出的生产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线上演出的组织者只有正确看待这些威胁,对现阶段面临的观众拓展问题进行分析,第一时间革新自身的观念,密切结合表演艺术的本真和线上演出的特性,优化表演方式、提升表演质量,走出一条和自身艺术风格特色相符的创新之路,才能有效拓展观众数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发挥线上演出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余曼熹,张磊.线上演出对艺术机构观众拓展的影响与思考[J].艺术品鉴,2021(24):94-95.

[2] 张杨.表演艺术观众拓展策略研究:以长春市表演艺术市场为例[J].艺术教育,2021(7):44-47.

[3] 王勇.艺术管理视域下演出市场的观众拓展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21(4):157-159.

[4] 昝桐.艺术管理视域下演出市场的观众拓展策略[J].牡丹,2019(30):68-69.

[5] 范洁.基于群落生境觀的演出产业观众拓展研究[D].北京:北京舞蹈学院,2019.

[6] 李杭育.探究观众心理美学影响下的现代戏剧发展路径[J].喜剧世界,2021(5):10-11.

作者简介:侯方宇(1985—),男,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下新媒体艺术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论信息时代公民的信息权利
如何做好信息时代报纸编辑工作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信息时代青少年社会化的问题研究
浅议信息时代的工程造价管理
信息时代下高校平面设计的新挑战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