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北欧设计及其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启示

2021-04-23赵昕玮

艺术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情感化

摘要:北欧设计凭借感性与理性共存的内在特质,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享誉世界。对北欧设计进行深入剖析可以发现,其是情感化设计、有机设计、功能设计的典范。文章以北欧设计的发展为切入点,深入考察北欧设计的特点及相关设计案例,并结合中国现代设计现状,探索出一条中国设计发展的可遵循途径。

关键词:北欧设计;民主化设计;情感化;中国现代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4-0-03

北欧地区主要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瑞典、丹麦、芬兰、冰岛、挪威五国,其历史背景、生活方式及社会制度等联系紧密,因此设计风格也颇为相似,融于一体。北欧风格被称为最具有人文感情色彩的风格,它关注人的需求,敬畏自然,尊重传统,并且在此基础上注重设计的功能性。其设计摒弃了功能主义的冷漠,不断挖掘设计的感性因素,最终得到大众的认可。北欧设计师在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一直秉持设计为人的原则。这些优秀的特质都值得中国本土设计师深入挖掘、学习,并且与新时代中国语境相结合,总结出更加具备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

1 北欧设计的发展

北欧设计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二战前和二战后两个时期。二战前是北欧设计发展初期,这一时期北欧设计并不突出,只是效仿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有着贵族气息的风格。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所尊崇的师法自然与“设计为大众”的观念,对北欧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欧的产品主要集中为手工艺品,因此各种手工艺协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如1845年瑞典成立了瑞典工艺协会,1918年挪威成立了挪威手工艺和工业设计协会等。正是因为手工业长期发展,北欧的传统手工艺得到了良好的传承,这对北欧现代设计也有很大的影响,在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北欧的陶瓷设计、家居设计以及各类手工艺品得到了世界的赞美与认可[1]。

二战以后至今是北欧设计发展的成熟时期,受欧洲现代主义的影响,北欧设计在这一时期有所进步,但它并没有对功能主义进行单纯的模仿与复制,而是潜心研究自身优势,将传统手工艺、自然优势与功能主义有机融合,这使冷漠的功能主义被注入了脉脉温情,满足了人们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开始举办各种展览和竞赛,如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展览会、米兰三年展等,由此推动了北欧设计的发展。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民主制度特殊,北欧逐渐发展出了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形成了一种宽松而平等的民主设计风气。北欧设计不仅在传统领域的家具、玻璃、陶瓷等方面有所发展,还在现代化电子制造业有较大成就,以感性与理性的共生著称于世。

2 北欧设计的特点

2.1 民主与创新共生

民主化设计一直是北欧设计的重点,北欧有着社会民主主义的立法政体,能够为大众提供良好的福利保障,进行财富再分配,其平等和谐的社会风气也影响着北欧设计的发展,再加上二战后残障人士大量出现,并且随着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与传播,北欧的无障碍的相关设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60年代末,瑞典成立人机设计小组,专门从事残疾人用品和医院设施研究与设计,同时与医生、理疗学家以及残障人士通力合作。其理念与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所提出的设计伦理不谋而合:设计不但为健康的人服务,而且应考虑为残疾人服务。

北欧设计一直在主动地、无微不至地体现人文关怀。来自瑞典的宜家可以说是民主设计的代名词,宜家认为优秀的设计应该集美观、实用、优质、可持续和低价于一体,他们将其称之为民主设计,其宗旨便是为普通人设计更加新颖而舒适的产品。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宜家创造性地采用各种新材料进行创作,独特、新颖的材料总能让人眼前一亮,活泼的设计总能给予人们温暖。这不仅迎合了不同的消费人群,也促使其一直与时代同行,多样化发展。柳冠中先生曾说:“艺术家见自己,科学家见天地,设计师见众生。”北欧设计师一直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情感,立足于人类根本需求和感受来设计。

2.2 情感与理性共生

北欧设计受欧洲现代主义的影响,始终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功能主义,在秉持功能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产品的情感与意义。丹麦的设计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这归功于PH灯具设计师保罗·汉宁森,他设计的PH灯具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该灯具完全遵循一种原理,以不同形状的反光片组成灯罩,经过对光源的反射、折射、直射形成明亮而不炫目的光团,不但能在照明时保护人的视力,还能营造出浪漫而雅致的环境氛围。该灯具既体现了情感化,又具有实用性,是北欧设计经久不衰的经典产品。

北欧设计不仅在产品中注入了丰富的情感和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还关注对有机设计形式的选择。芬·居尔是20世纪丹麦著名的家具设计师,他在1940年设计的鹈鹕椅呈现出流畅且柔软的有机设计外形,展现了力与美的有机结合,表现出亲切优雅的视觉感与触觉感。流线型的外形宛如鹈鹕般柔软的曲线,温暖地拥抱着使用者,同时椅子的弧度完全符合人体工学,让人每时每刻都能体会到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安全感。

2.3 自然与人文共生

斯堪的纳维亚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使北欧设计在材料选择上十分关注自然属性,因此人与自然相结合是北欧一贯的设计风格[2]。设计师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的尊重,这与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

芬兰现代主义建筑師阿尔瓦·阿尔托在设计时一直秉持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原则,他的建筑常运用木材这一材料,同时结合新材料,使建筑既充满时代气息又十分贴合健康环保的设计理念,让人们在北欧漫长而寒冷的生活中少了一丝烦躁,多了一分安适与宁静。他将芬兰维堡图书馆报告厅的顶棚设计为波浪形,多个木条的运用使顶棚的造型更加灵活。波浪形声学顶棚不仅在外观上让人感到十分舒适,在功能上也保证了大厅中演讲的声音可以被所有观众听到,体现了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北欧设计总能将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良好结合与交融,使其成为一个整体。

3 北欧设计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启示

3.1 现状反思

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正在大跨步向前迈进,改革开放40多年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艺术设计不断升级转型,然而横向对比,不难发现在世界现代设计的版图中没有中国的影子。这说明中国的现代设计水平仍与西方国家的设计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如相较于北欧设计,中国现代艺术在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等方面有所欠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部分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严重缺失,没有充分思考并了解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所设计的产品缺乏人文关怀。大多数设计师被裹挟在商业化消费的趋势中,这不仅不利于中国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也违背了设计为人的初衷。

3.2 情感化设计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功能与形式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在这种局面下,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渐从功能的满足转向心理需求的满足,人们评判一件设计好与坏的标准,逐渐从功能转向情感。而北欧设计一直是拥有情感的,能够走进人们的内心深处。情感是沟通人与产品的重要桥梁,它的加入可以更好地联结物质与精神,感人之心,莫过于情。如今,人们更需要情感的交流与共鸣。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提到情感化设计的三个层面:本能层、行为层以及反思层。设计师在设计时要以反思层为主,本能层、行为层为辅。只有三者相辅相成,才可以让设计跨入一个新的阶段。

ALESSI是意大利知名家用品设计制造商,以“意大利风格设计的工厂”闻名全球。这个品牌设计的开瓶器十分独特,它有拟人的外形,一个有趣的笑脸和修长的双臂,这些其实都不是开瓶器必需的设计,在使用性上没有任何意义,但却是一个十分友好的设计,其可爱的造型能为厨房增添一丝生机与活力,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趣味,加深人们因其幽默感而产生的美妙体验。设计师要遵循情感化设计,这不仅是当今设计的趋势,也是设计师应当努力达到的境界。

3.3 绿色生态设计

生态设计又称为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而帮助设计决策方向。生态设计要求在产品开发的一切阶段都以保护环境为目的,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形成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生态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发展,受到了各界人士的认可。北欧设计师一直在设计的过程中思考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我们能看到他们在设计中引导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并且使人们对保护自然、节约资源有更深刻的思考,这便是北欧设计的力量。

如今工业高度发达,设计陷入无限扩张的商业和消费活动中,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无意义的设计泛滥与人们价值观的偏斜,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变得供不应求,这从侧面反映出了设计伦理的缺失。维克多·帕帕奈克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的第一版序言中说:“在这个大批量生产的年代,当所有的东西都必须被计划和设计的时候,设计就逐渐成为最有力的手段,人们用设计塑造了他们的工具以及周围的环境(甚或是社会和他们自身)。这就需要设计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3]中国设计从业人员要树立起作为设计师的责任意识,致力于发展绿色设计,遵循“天人合一”的思想,遵循维克多·帕帕奈克的设计伦理,注重设计对环境与资源可持续性的影响,对自然元素进行注入情感的再设计。

3.4 为人设计

在维克多·帕帕奈克所著的《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真实世界”指的是很多设计都只是在满足一些短暂的欲求,而人们真正的需求却常常被忽视[4]。北欧设计一直基于人的需求,是服务于大众的设计,更是好的设计的代名词。“设计服务于大众”这一观念源自19世纪末工艺美术运动的杰出人物约翰·拉斯金,在工業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压迫下,他认为艺术不能脱离生活,提出了“设计为大众”的口号,而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早已离不开设计。

我们所了解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都是基于人的需求来设计的。同时,这也与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以人为本”“民为邦本”的传统人文思想相契合。中国设计师在开展设计活动的同时,要将人本思想与设计相联系。设计师要满足大众的生活需求,而不是改变,设计是为了方便大众的生活,而不是使其变得复杂。在设计时,设计师们要以社会和大众的需求为核心,关注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愿景,关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好的设计一定是以人为本的,注重人的生活需求和关注生活细节,方便人的生活习惯。芬兰建筑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在设计帕伊米奥疗养院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人的需求,融合建筑、环境、人三个因素。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他将整个建筑内的光线控制为人眼可接受的柔和灯光,为了保持病房的温度,他在天花板上安装了暖气,以在芬兰的寒冷环境中维持室内舒适的温度,也尽可能地调小水房流水的声音,避免打扰病人休息。整个建筑由内到外的设计都贯穿了阿尔瓦·阿尔托对人的关心与呵护,他的设计理念就像他通过设计去呵护病人和他们的生活方式一样,隐藏在每个微小的细节中,这种设计较好地实现了情感化、自然化、大众化的和谐统一,是真正为人的设计。

4 结语

北欧设计既不同于商业味道极其浓郁的美国设计,也不同于功能强大却言语冷漠的德国设计。北欧设计尊重人的情感,尊重大自然与生态环境,尊重传统与人文,在感性工学、环境心理等领域取得了成就,最终发展成了感性与理性共生的设计。在全球几乎被现代主义设计潮流包围的趋势中,北欧设计一直坚持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将感性与理性统一,凭借其特有的风格在世界设计史上独树一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的社会与设计语境也在不断改变,中国拥有悠久的文明,怎样在坚持文化自信的同时吸收国外优秀设计风格,做到与时俱进,融会贯通,是当今每一个设计师都要思考的问题。北欧设计发展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深思,每个设计师都被时代赋予了新的责任,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设计师应该是创造者,要从人们的需求出发,担负起设计师的社会职责,不被商业化的潮流裹挟,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为现代社会进行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1] 郑铭磊,赵娟.析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发展[J].艺术科技,2014,27(12):187.

[2] 易敬婷.自然、朴实、优雅:北欧家具人性化设计表达[J].现代装饰(理论),2016(4):140.

[3] 周博.维克多·帕帕奈克论设计伦理与设计的责任[J].设计艺术研究,2011(2):108-114,125.

[4] 维克多·帕帕奈克.为真实的世界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5.

作者简介:赵昕玮(1999—),女,河北保定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情感化
基于交互式遗传算法的布艺沙发CMF情感化设计研究
情感化智能设计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儿童玩具的情感化设计研究
情感化设计在汽车产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