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一起》中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影像建构研究

2021-04-23丁晨洋

艺术科技 2021年24期

摘要:后影像传播时代,电视剧《在一起》运用单元片的拍摄方式,选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典型人物与典型案例,通过具象化、表达集中化、表达放大化等符号化手段,影像建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平等、团结抗疫”理念,有助于建构受众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认同。

关键词: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理念认同;影像建构;《在一起》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24-00-0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为应对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中国提法[1]。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提倡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平等、团结抗疫,倡导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加强区域间、国际间团结协作,共筑公共卫生安全体系,进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然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大多采用新闻报道与研讨会等方式,其本质是语言传播与文字传播,但目前影像作品在生产过程中对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不够重视,受众对此的认识和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的、模糊的、缺乏深度的阶段,这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1 《在一起》概述

电视剧《在一起》以战“疫”期间各行各业真实的原型人物、故事为基础,由单元片故事组成,讲述了平凡人挺身而出抗疫的故事。其共有《生命的拐点》《摆渡人》等10个单元,共20集,每个故事2集。该剧于2020年9月29日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和广东卫视首播,并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和优酷网等网络平台同步播出。《在一起》以抗疫故事为核心剧情,从医生、外卖小哥、流调人员等不同社会分工的人的视角出发,以其故事为线索,以其人物形象为基础进行角色创作,挖掘这些角色背后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深度内蕴,将其具象化并进行影像化表达,即将理念的具体内容赋予实实在在的角色,通过他们为抗疫采取的具体行动,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以实体的人和故事为媒介传递给受众。这些贴近受众生活的平凡人物有利于增强受众观看时的代入感,当受众看到和自己一样平凡而又鲜活的角色在疫情中经历磨难,但仍然坚守内心的善良,积极帮助他人,坚持不懈时,更易形成同声共气的心理共鸣,在潜移默化中构建起不惧疫情、坚持不懈、共同抗疫的心理认知。同时,单元片之间相互独立,由点及面,以清晰、具体、可感性强的影像作品与受众产生共情作用,进而在共情中构筑起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真切而坚定的认同。

2 《在一起》中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影像化表达

《在一起》用10个相互独立的单元片讲述不同主体的抗疫故事,不同故事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不同层次的含义各有侧重地表达出来,但是它们也都有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基本内蕴。同时,《在一起》又以整体剧的形式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多层次含义进行了集中化的影像表达。通过影像化表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命平等、团结抗疫四个层次的理念,以增强受众的理念认同。

2.1 人民至上理念的影像化表达

人民至上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以民为本的思想观念,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突出表现为当人民主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不能兼顾甚至发生矛盾时,能够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表现形式有“舍小家、顾大家”“舍己为人”等。衛生健康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捍卫人民利益首先便要捍卫人民的卫生健康利益。

在《在一起》讲述的第一个故事《生命的拐点》中,武汉二院老院长(张嘉译饰,原型为张定宇)在尚未确认是新冠肺炎疫情但已确认是烈性传染病的情况下,宣布停掉所有急诊,所有医护人员上一级防护,随后扩建病房,向上级请求支援[3]。但无论情况有多危险,他依旧对感染病毒的病人来者不拒,即使病房已满,宁可再扩建病房,也要收纳病人进行治疗,而且原本已经退休可以出国去找爱人的他也立刻放弃这一计划,重新上阵,坐镇一线抢救病人。这不仅是对病人的生命负责,更是对普通群众的生命负责。该剧真实再现了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蔓延的紧急状况,以及医务人员为了抗击疫情舍小家、顾大家,不惧生死的画面,真切鲜活的人物形象和高度还原的抗疫情景巧妙地影像化表达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内涵。

2.2 生命至上理念的影像化表达

生命至上理念突出强调人的生命健康的极度重要性,强调将人的生命健康利益放在首位[4]。生命权是人的基本权利,同时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是社会安全与稳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当国家遭遇的公共卫生危机对人民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时,应当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作为一切行动的根本宗旨与指导方针,坚决捍卫人民生命权和健康权等基本权利,体现对人类生命的关怀。

在《在一起》讲述的第三个故事《同行》中,在上海实习深受老师器重的实习医生乐彬看到武汉疫情严重,病人数量骤增,连刚做完手术的袁老师都已奔赴一线,于是他也选择逆向而行,奔赴武汉。同为医生的荣易原本可以在家与父母一起过春节,但看到武汉疫情肆虐,便决定回到武汉帮忙,她克服了父母的阻碍,在二舅不愿意借车的情况下,自己宁愿骑单车也要骑到武汉去。角色乐彬和荣易不畏艰险,克服一切困难奔赴武汉抗击疫情的行为,体现了生命大于一切的深刻内涵。这一单元片通过两位医生为了拯救生命而克服所有困难、逆行而上的剧情,影像化建构了生命至上的理念内蕴。

2.3 生命平等理念的影像化表达

生命平等理念重点强调医疗的社会平等性,拯救与守护生命不应区分高低贵贱,生命是无价的,也是平等的,无论男女老少,无论社会地位高低,无论是百岁老人,还是初生的婴儿,都应当得到平等的医疗待遇[5]。后疫情时代,国与国之间也是平等的,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分,世界各国人民应该共享卫生健康发展的红利,平等地享有生命权和卫生健康权等基本权利,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都应受到平等的保护。

在《在一起》讲述的第六个故事《火神山》中,火神山医院竣工,海军军医医疗队被调至火神山支援,途经一山,听闻山谷中养老院的老人被感染,已有几名老人去世,可由于山体滑坡,无法开车进入山谷,医疗队立刻徒步进山,到达养老院换装救人。院里剩下的多是无儿无女的老人,但医疗队并未因此有半分懈怠,立刻进行紧急处理后将老人们送入医院,医生们也拼尽全力医治。无论是老人、孩子,还是青年人,医生全部一视同仁,全力救治,这正是生命平等的最好体现。孩子与青年人是当今社会关注的重点,所以在受众的认知中他们理应得到很好的治疗。因此这一单元片侧重表现了平时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老年群体在患病后也得到了医务人员的全力救治的剧情,体现了疫情之下,不放弃任何一条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影像建构了生命平等的理念内涵。

2.4 团结抗疫理念的影像化表达

团结抗疫理念源于集体主义这种优秀的传统价值取向,在当今则更是强调抗疫的全体参与性,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遭遇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因此,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都必须团结协作,共同抗疫。国内,国家应当发挥自身的号召力,号召全体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应对危机[6]。同时政府应当统筹协调,运用行政手段协调各方,让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公共卫生危机[7]。国际上,各国要开展广泛的抗疫经验交流和技术合作,加强联防联控合作,支持世卫组织的协调领导工作,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予以援助[8]。

《在一起》的第二个单元片《摆渡人》和第五个单元片《搜索24小时》,从美团外卖小哥(雷佳音饰)和流行病调查人员(黄景瑜饰)的视角出发,讲述了非医务人员的抗疫故事。外卖小哥本可与妻子一起逃离武汉回老家,但他选择和妻子留在武汉[9]。晚上他用自己的汽车接送医护人員回家,白天他为医护人员送饭,还委托妻子帮忙照顾因父母被隔离而无人照顾的小女孩。另一位流调员为了调查一名老奶奶的密切接触者,耐心地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奶奶画出生活场景帮助其搜寻记忆,最终查出所有密切接触者。这两个单元片表达了疫情面前不止医生、护士,全社会都在为抗疫出力的核心内涵,体现了抗疫极强的社会参与性,影像化表达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又一内涵:团结抗疫。

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影像建构的启示

《在一起》是一次影像化表达和传播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构建的尝试。与以往新闻报道、研讨会传播等方式不同,新闻报道和研讨会的传播结构简单:传播者传播理念,受众主要通过听讲和看文字这两种形式接受理念,其效果并不强[10]。《在一起》既可看作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表达载体,也可看作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放大器,因其播放的是富有视觉和听觉冲击力的画面,能给受众更强的感官刺激,这便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表达的效果放大了[11]。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次影像化建构的尝试对以后影像建构与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增强受众的理念认同有如下启示。

第一,对外,虽然各国有不同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但也有共同的情感追求[12]。例如,对生命平等的珍视,《我不是药神》之所以火遍中外,便是因为其与《在一起》类似的影像化表达了“生命平等,穷人的命也是命”的主题[13]。这一主题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生命平等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不仅击中了国内外民生问题的痛点、难点,更击中了国内外人民珍视生命的情感诉求[14]。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旨在从全球化角度出发,以共建共享为基本准则,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5]。因此,我国影视工作者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尝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核心,结合当下抗疫实际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实践,选取典型人物案例,以事实为基础,适当加以艺术加工与再创作,塑造出层次感强、富有内涵的人物形象,拍摄出具有文化性和时代性,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内蕴的影像作品[16]。

第二,对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我国“和而不同,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因此影视工作者可以此为切入口,挖掘有此文化内涵的传统文化故事,将其转化为影像作品;同时点面结合,选取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际案例,结合典型英雄人物,以他们的事迹为基础,适当进行艺术加工;注重起用好演员,将故事转化成高质量的影像作品,以影像化的方式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如今,有些影片商业化和功利性色彩较浓,相关部门可加强引导,借鉴《在一起》的创作方式,选取现实中富有代表性的小人物,如外卖小哥、军医、外省支援医护人员等,同时结合典型英雄人物,抓取他们身上共同的反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闪光点,用影像化的手法放大,以更好地传播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建构国内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感。

4 结语

《在一起》成功运用影像化的方式表达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内蕴,在潜移默化中成功建构起受众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认同,这对进一步传播中国文化,建构受众的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雪松.论电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阐释与传播[J].电影文学,2019(10):83-85.

[2] 杨振家.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阐释与世界意义[J].理论建设,2020(12):53-58.

[3] 丁月明.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电影女性形象塑造分析:以电影《霸王别姬》为例[J].戏剧之家,2019(15):83-84.

[4] 潘登.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中的国际传播进路探析[J].国际传播,2020(5):1-10.

[5] 冯菊香,刘俊怡.抖音短视频中农村青年女性媒介形象建构[J].新媒体研究,2020(6):81-84.

[6] 林辰.从“清流”到“潮流”:文化类综艺节目发展转向及叙事模式创新[J].艺术科技,2021(7):101-102.

[7] 张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电视综艺节目的应对与创新:以《天天云时间》为例[J].艺术研究,2021(3):98-100.

[8] 梁惠婷.习近平关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20(12):7-10.

[9] 张嫚.社会化媒体对家庭伦理剧的撕裂与弥合:以电视剧《都挺好》为例[J].艺海,2020(8):96-97.

[10] 彭佳妮,冯广圣.“拟在场”:网络社交礼仪功能辨析:以微信“拍一拍”为例[J].东南传播,2021(3):130-132.

[11] 甘露颖.自媒体时代称谓词语的表达、困境与重构:以“阿姨”称谓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5):63-65.

[12] 杨鑫,冯广圣.基于趣缘的隐性连接下文化的狂欢:基于“惊雷”“淡黄长裙”现象的考察[J].东南传播,2020(11):83-85.

[13] 吕志文.构建与解构:“男性向”网络小说改编剧分析[J].艺海,2020(7):82-83.

[14] 李宇童.“他塑”与“自塑”:好莱坞电影中华人男性形象构建的类型及启示[J].艺术科技,2021(9):92-93.

[15] 孙梦婷,何晴,黄蓉.故宫文创的跨媒介传播策略[J].东南传播,2020(9):83-85.

[16] 裴敏.风格·抵抗·收编:伯明翰视角下“饭圈”文化时代性解读[J].新媒体研究,2021(7):78-80,88.

作者简介:丁晨洋(2002—),男,江苏镇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指导老师:冯广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