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2021-04-22武建光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历史意识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武建光

【摘要】历史是高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于提高人文素养。该门课程标准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即通过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对相关历史内容产生全新的理解和感悟,并站在历史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历史  历史意识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1-0159-03

高中历史学科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也得到相应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历史意识,深化历史学科价值的同时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水平。

1.挖掘历史教材内容 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如果历史教师想要培养学生历史意识,那么就需要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由此一来才能从历史实际情况着手并形成正确历史观。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之一。借助历史教材培养学生时空观念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历史知识,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导读。当前历史教材中收录的知识很多都涉及时空观念,例如每个章节的导读部分以高度精炼的语言阐述该章节内容,具有预览作用,便于学生从完整版角度把握本章节知识。对此,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导读部分并在腦海中建立时空框架,起到预习效果。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为例,该单元按照历史时序从远至近列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借助高度精炼的语言概括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从宏观角度为学生梳理特定的历史时空脉络,便于学生深入学习。其次补充文。教材以文字形式为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一般由基本文和补充文组成。其中基本文运用大字号字体表示基本文,主要以讲解和顺序历史知识为主,充分反映历史线索和特征,要求学生重点掌握。补充文即对历史知识补充说明,运用小号字体表示,在于深化历史史实,更是培养学生历史时空观念不可缺少的组成。第三运用时间数轴。历史教师可引导学生运用时间数轴掌握历史知识。例如可运用数轴表示我国古代王朝演变历程,即在数轴上填写朝代和存续时间段,并标明教材中呈现的古代重大政治改革和历史事件等。学生在时间数轴帮助下能快速理解和掌握古代王朝更替历程,更了解我国古代重大历史时期和事件,使学生高效把握古代王朝历史观。学生在学习世界史和中国史时都可运用时间数轴梳理历史时空脉络,深化对所学历史知识理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

2.联系学生现实生活 形成良好历史意识

相关研究指出,人类在“教育服务于未来生活”等传统教育观念熏陶下依旧没有认识到现实生活教育价值和意义,高中历史教学在数次改革中并未较好地改善重间接经验和轻直接经验以及重课堂教学和轻生活陶冶现状,大部分地区高中历史课堂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直接经验,甚至有教师和学生认为,历史和当前生活有着较远的距离。事实上历史无处不在,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归纳总结出历史规律,由此可得知现实生活属于历史教学十分重要的课程资源。首先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生活涵盖教学的开端和结尾。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时并非一块白板,具备属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阅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社会生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根基,如果缺少这个根基,那么课堂教学则会脱离现实生活。一般学生认识方式从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积累而成,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将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作为学生形成间接经验的工具,而学生的直接经验能丰富个体认识,对活化间接经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历史教师需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历史问题和历史知识相结合,促使学生站在历史角度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其次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历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紧贴学生现实生活,拉近学生与知识之间距离,调动学生参与历史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情感体验。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为例,该章节和人们生活有着紧密联系,历史教师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图片增强对所学知识感性认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知识,但知识点较为零碎,以致于学生在学习本章节知识时并未形成系统化认识。之后教师将学生分为饮食组、服饰组、建筑组、礼仪组并要求每个小组借助多种渠道搜集反映社会生活变迁的文字、图片、实物、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搜集和处理资料能力以及与其他合作精神。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探究社会变迁,例如新旧打招呼等社交礼仪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发展是无法避免的,需树立正确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

3.优化历史活动形式 增强学生国家意识

高中历史有很多课堂学习方式,例如课堂讨论即针对某种问题开展辩论或交换意见,属于历史课堂教学广泛应用的形式。课堂讨论在历史教学中以小组合作形式为主,在历史教学指导下根据研究课题和学习主题相互交流。通常历史课堂讨论处于思维和知识障碍点两个地方展开讨论,其中思维障碍点多因学生认知能力不适应所学知识难度所致,因而可采取分组讨论和自由辩论式,即让学生为围绕讨论内容自由辩论,由历史教师归纳总结讨论结果。辩论点要具备历史的争议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分别从正反两面寻找论点。例如探讨科举制度利弊,太平天国运动正反面影响等。此外还需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历史教学需体现真实反映本国立国精神、政治理念、国家利益和文化价值观等。历史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国家和民族意识,由此一来才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一课为例,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张孙中山的人物画像,当学生回答出名字后提出问题:“大家知道有关孙中山先生的信息吗?”学生:“中山装是他设计的。”还有学生回答:“他的妻子是宋庆龄”,更有学生回答:“现在我国领导人出席正式场合或大型活动会身着中山装”。历史教师在学生回答后逐渐引导其思路朝着教学主题方面思考并提出问题:“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孙中山先生所穿的中山装有哪些文化内涵吗?”之后教师继续讲解:“中山装的立领代表严谨治国,4个口袋则分别代表礼、义、廉、耻四维。”通过历史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不仅了解中山装附有的爱国情怀,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4.灵活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和掌握。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当了解学生历史知识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学生历史思维培养,促进学生历史意识的形成。想要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教学设计之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调查活动,借助相应的课堂问题,了解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情况,借助有效问题设计检查学生学习水平,才能做出有的放矢,设计针对性课堂问题,实现学生历史思维培养。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教学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四爱国运动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知识体验,加深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引入电影《我的一九一九》中“顾维钧在巴黎和会发言”的片段,结合扮演者陈道明富有感染力的演出,将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中据理力争的场景展现出来,要求能够收回山东主权,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让学生可以了解基本史实内容。结合相应的电影片段提出课堂问题,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如问题:在片段中再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巴黎和会是一场什么样的会议?山东问题最初的原因是什么?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没有接受中国代表的正义要求?这样的情形说明什么问题?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发生?借助这样的课堂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开展探究活动。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观看影视片段,让学生观看中国留学生和华侨在法国集会抗议以及五四运动爆发的情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结合相应的角色分工和历史场景设计学习任务。如让学生以北大学生、上海工人以及外国记者等身份,开展相应的学习任务,如以北大学生角色给国外留学生写一封信,以上海工人角度给家乡亲人写一封信,以国外记者身份写一篇新闻报道。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学生历史情感体验,加深五四精神认知,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

5.深入发掘乡土历史资源,丰富学生历史意识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乡土历史资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其独有的自然风光、旅游景点、名胜古迹、民间传说以及风俗习惯等,这些内容都是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沉淀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和生活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借助乡土历史资源触发学生历史情感,并且在历史课堂中有效利用,豐富学生历史意识。在课堂活动中,引入乡土历史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家乡自然、经济以及人文等内容,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实现学生知识技能和情感教育结合。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为例,引入“生态崇明”的乡土历史资源,结合农业生产内容,引入有机农业、屯田以及以农为本政策等知识内容。如在有机农业中,向学生介绍战国时期,人们为了增加土壤肥力,已经开始使用粪便、草木灰以及绿肥等,结合“种-养-沼-加”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有机农业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对生态农业深入了解,以古代传统农业作为基础,形成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对于屯田知识内容来说,向学生介绍从秦汉时期到明清,从没有停止过屯田。同时,让学生对中国屯田进行两面性评价,培养学生历史辩证能力。

6.结语

总之,历史课程标准的提出强调该门课程的历史性特点,突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重要性。历史教育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站在历史角度分析问题和辨别是非,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最重要学会运用所学历史知识理清历史事件脉络,真正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练翠婷.高中历史教学应加强历史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7(6).

[2]章小景.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J].高考,2017(9).

[3]黄立成.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问题意识培养探究[J].好家长,2018(48):150.

[4]林颖刚.如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J].新课程,2016(033):178.

猜你喜欢

历史意识高中历史培养策略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小人物 大历史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