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30例难治性痛风患者中医证候和临床特征分析*

2021-04-22唐海倩殷建美晏蔚田杨显娜张昊哲王兴强彭江云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证型难治性病程

唐海倩,殷建美,晏蔚田,刘 念,杨显娜,凌 丽,张昊哲,王兴强,粟 荣,彭江云△

(1.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省中医医院,云南 昆明 650021)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及(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主要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和痛风性肾病,严重者可致肾功能不全和关节残疾[1]。难治性痛风是痛风的一种类型,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病情严重,且病程长、临床治疗难度较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难治性痛风的发病率、患病率逐年升高。为增强对难治性痛风的认识,本研究现对2016年1月—2021年6月在云南省中医医院住院的难治性痛风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中医证候、合并症、治疗现状进行分析,为本病的预防、诊治提供参考。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住院的难治性痛风患者。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

痛风 根据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痛风分类标准及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2010年颁布《原发性痛风治疗指南》[2]:(1)关节液中有特异性尿酸盐结晶;(2)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的痛风石中含有尿酸盐结晶;(3)具备以下12项(临床、实验室、x线表现)中的6项:①急性关节炎发作超过1次;②炎症反应在1d内达高峰;③单关节炎发作;④可见关节局部发红;⑤第1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第1跖趾关节受累;⑦单侧跗骨关节受累;⑧可疑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不对称性关节内肿胀(x线提示);[11]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侵蚀;[12]关节炎发作时关节液的培养物阴性。

难治性痛风 2019中国痛风指南结合现有文献与共识意见给出难治性痛风的定义[3],是指具备以下3条中至少1条:①单用或联用常规降尿酸药物足量足疗程,但血尿酸仍≥360 μmol/L。②接受规范化治疗,痛风仍发作≥2次/年。③存在多发性和(或)进展性痛风石。

1.2.2 中医证候诊断 根据《中西医结合临床风湿病学》[4]进行证候分型,诊断参考标准如下。①湿热蕴结证。主症:局部关节猝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舌脉: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②脾虚湿阻证。主症:无症状期,或仅有轻微的关节症状,或高尿酸血症,或见身困倦怠、头昏头晕,腰膝酸痛、纳食减少,脘腹胀闷、舌质淡胖。舌脉:苔白或黄厚腻、脉细或弦滑等。③寒湿痹阻证。关节肿痛,屈伸不利、或见皮下结节或痛风石或游走疼痛,或冷痛剧烈。痛有定处,或关节重着疼痛。肌肤麻木不仁。舌脉: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濡缓。④痰瘀痹阻证。主症: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或呈刺痛、固定不移。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暗红,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瘰硬结,肌肤干燥、皮色黧暗。舌脉:舌紫暗或有瘀斑,舌苔薄白。⑤肝肾亏虚证。主症:病久屡发,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关节疼痛呈游走性、局部关节变形,屈伸不利。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或兼涩。

1.3 纳入标准 (1)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的痛风诊断标准;(2)符合难治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3)年龄≥18岁;(4)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脏器功能衰竭;(2)活动性消化道出血;(3)合并恶性肿瘤者。

2 方法

2.1 研究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患者年龄、病程、诱因、证型、合并疾病、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

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条目等进行频数统计,计数资料构成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

3 结果

3.1 流行病学特点 本研究纳入难治性痛风患者730例,其中男696例,女34例;年龄18~91岁,平均(56.7±14.62)岁。非体力劳动者186例(90.7%),体力劳动者19例(9.3%);6.9%的患者有痛风或高尿酸血症家族史,其中饮酒者占35%,吸烟者35.1%。

3.2 难治性痛风病史特点 难治性痛风患者病程时间长,最长 50年,最短 10 d,平均(13.65±8.65)年。病程集中在10~20年,见表1。主要诱因包括高嘌呤饮食、饮酒、剧烈运动、寒热刺激、劳累、外伤等,见表2。

表1 病程阶段分布表

表2 难治性痛风发作诱因分布(n=730)

3.3 证候特点

3.3.1 证型分布 730例难治性痛风患者中,湿热蕴结证544例(74.5%),脾虚湿阻证58例(7.9%),寒湿阻络证51例(6.9%),痰瘀痹阻证33例(4.5%),肝肾亏虚证18例(2.4%),其它证型26例(3.5%)。

3.3.2 证型与饮酒、吸烟史关系 各证型中从未饮酒者占少数,有饮酒嗜好比例占27.40%~46.1%,各证型有吸烟史患者比例占22.20%~38.40%,见表3。

表3 证型分布与吸烟饮酒史的关系 n(%)

3.3.3 证型与病程、尿酸水平及合并症关系 所有证型的平均病程为13.27年,痰瘀痹阻证患者的病程最长,为18.25年,见表4;脾虚湿阻证患者的平均血尿酸水平最高,为556.17 μmol/L;在合并症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高血压、脂肪肝、骨关节炎,见表5。

表4 证型与病程的关系

表5 730例难治性痛风患者合并症频数分析

3.4 用药特点 难治性痛风院内用药频率中药排名前3的分别是竹叶石膏汤(44.38%)、四妙当归拈痛汤(27.12%)、健脾渗湿方(16.44%),自拟痛风外洗方及热痹散所占比例较高。西药分别是依托考昔(57.53%)、碳酸氢钠(50.55%)、秋水仙碱(32.6%)、糖皮质激素(32.6%)、非布司他(27.67%)。用药组合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碳酸氢钠、依托考昔;秋水仙碱、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糖皮质激素。从既往用药情况的调查中显示,485例患者中160例(66.5%)患者使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联合控制痛风急性发作,145例(19.9%)患者仅使用1种药物控制病情,100例(13.6%)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未使用药物治疗,中药使用频率较低。西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分别是秋水仙碱(44.52%)、非布司他(37.67%)、双氯芬酸钠(26.03%)。分别见表6、表7、表8。

表6 院内用药频率

表8 既往用药频率

4 讨论

4.1 对难治性痛风病因病机的思考 难治性痛风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与五脏六腑均有关系,且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5]。正如国医大师朱良春所言:“痛风非风,而浊瘀内阻才是发病关键”,而浊瘀的产生与肝、脾、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6]。《脾胃论》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若脾胃损伤,则无以运化水谷、津液、气血,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痰浊痹阻,瘀血必生,痰瘀互结,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不利,导致疾病发生[7]。在气血生化方面,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肝藏血,肾藏精。气能生血、统血、摄血,血能载气,精血同源,若三脏功能失调,则气血生化、运行失调,气滞则血瘀,气血瘀滞,则关节筋脉失养,亦可发为本病[8]。其标在于痰瘀阻络,而痰瘀始终贯穿于难治性痛风,互结于关节和内脏,致关节持续疼痛,大量痛风石形成,关节破坏变形[9]。初期为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血瘀日久,则为不荣则痛,病久则虚实夹杂,经久不愈[9-10]。难治性痛风病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若能紧紧围绕其肝脾肾亏虚为本,痰、瘀为标这一基本病机,急性期以祛邪为主缓解疼痛,待病情好转后扶正来防止病情再次发作。

4.2 难治性痛风中医证候临床特点分析 本研究显示,男女发病的比例约为20∶1,男性的发病率远超出女性,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0~80岁。参与研究的难治性痛风患者湿热蕴结证、脾虚湿阻证、寒湿痹阻证较多,说明湿邪为难治性痛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湿邪阻滞机体,影响血脉的运行,相结生痰瘀,滞留于经脉,导致顽痹的发生。从发病诱因来看,高嘌呤饮食占居首位,这与现代人喜嗜食肥甘厚味有关,久之伤及脾胃,脾胃运化失职,津液转输不利,停聚而生湿;反之,湿邪易伤脾胃,更致脾胃虚弱,湿邪阻滞不化,蕴久生热,且湿性重浊黏滞,闭壅体内,聚生痰浊,日久生瘀血,痰瘀凝结,导致难治性痛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10]。故难治性痛风慢性期多以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患者为主,痰瘀痹阻证平均病程最长,痰浊与瘀血之邪互结,阻滞于经脉的运行,不通则痛,导致痛风石的形成,进而影响机体之功能。本病发作部位多为双下肢的关节筋骨,肝主筋,肾主骨,故疾病常伤及肝肾,致肝肾亏虚[11]。从并发症来看,合并高血压的难治性痛风患者最多,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每增加59.5 μmol/L,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增加23%,这提示痛风是高血压病的一个高危因素[12]。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痛风,是防治心血管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痛风不仅可导致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还可以导致肾功能的损伤,合并疾病中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病较多。因此应该及时防治痛风发作,避免肾脏疾病的出现。

4.3 难治性痛风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是目前治疗难点从既往用药分析,患者多服用秋水仙碱及降尿酸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病情进展。56.59%的患者在服用降尿酸药物过程中仍会有痛风的急性发作,78.05%的患者使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但情况并未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欠佳。从院内用药分析,治疗方案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急性期多使用抗炎止痛药物,间歇期及慢性期以降尿酸药物为主。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改善痛风患者疼痛和降尿酸上有着重要的作用[13]。现代中医多以中药内服为主,佐以中药外治法,可有效缓解关节肿痛等症状,防止其再次急性发作[14]。中医药在降低血尿酸水平、控制炎症和改善关节功能与西药有类似的临床疗效,且有不良反应少的优势[15-16]。从尿酸水平、炎症因子下降情况来看,结合中医药治疗难治性痛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证型难治性病程
柴贝止痫汤联合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观察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路波教授辨治难治性失眠经验撷要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10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