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21-04-21满都日娃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8期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满都日娃

摘要: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只有确保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才能为幼儿今后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加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渗透路径,以便更好地满足幼儿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幼儿教育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为此,本文针对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入手,着重阐述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引言: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未成年的健康成长,而且还扰乱了社会治安,在此情况下,如何加强未成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结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和方案,争取在满足幼儿健康成长需要的同时,也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园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为构建完善的幼儿教育体系创造良好的条件。

1.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强调了对幼儿心理素质的强化与提升。现阶段,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影响下,如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广大幼儿教师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教学活动当中,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幼儿的心理健康,而且还能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这对强化幼儿的综合素质是极为有利的。此外,从本质来看,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就从精神层面上丰富了幼儿教育内容,将其引入幼儿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不仅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发展,最终为优化幼儿教育体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不论是从幼儿自身的健康需求来看,还是从幼儿教育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要求来看,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予以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1通过课程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属于一个较大的教育范畴,其理论知识繁多、复杂,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机械式的理论讲解显然不适合他们。鉴于此,广大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园课程的教育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从不同角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争取在增强教育效果的同时,也能深化幼儿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幼儿教师需要立足于课程教学的基本特点,积极整合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此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另一方面,教师需要进行有效引导和指导,促使幼儿能够认识到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和及必要性,以此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幼儿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加强幼儿之间的合作、帮助,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掌握和同伴进行情感沟通的方式,及时消除幼儿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一步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水平。

2.2开展多样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会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在长期发展中幼儿会产生视觉疲劳、听觉疲劳,导致教育教学效果有所下降。实际上,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实行开放式、游戏式、合作式教学模式,加强幼儿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出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实践教学当中。因此,广大幼儿教师必须要立足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并围绕教育方案设计多样性的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开展“走独木桥”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幼儿一定的保护,有效地缓解幼儿的不良情绪,鼓励幼儿不断向前。除此之外,幼儿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趣味性、竞争性的比赛活动,让幼儿在比赛的过程中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鼓励幼儿勇敢面对挫折,这样便能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无形之中,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素质的显著提升。

2.3通过家园合作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关键教育内容,要想更好地落实有效性教学的基本要求,广大幼儿教育者还需要争取幼儿家长的支持,通过家园合作为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从而更好地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父母是幼儿最亲近的人,在幼儿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成长发育。通过相关研究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极易产生心理问题,这就突出了家庭教育在幼儿身心成长中的作用,尤其在生活压力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很多幼儿父母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工作中,缺乏对幼儿健康成长的关心。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幼儿父母需要在工作之余,抽空陪伴幼儿,并参与到幼儿的学习活动当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心理和情感需要,从而改善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幼儿及其家长参加亲子活动,针对离异家庭的幼儿,教师应多给予其关注,通过心理疏导、沟通交流等方式给予幼儿关怀和温暖,以此弥补幼儿情感上的缺失,从而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

3.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优化幼儿教育体系的必要条件。为此,广大幼儿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应与家长一同解决幼儿的心理问题,只有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切实提高幼儿园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幼儿健康发展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紅.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考[J].亚太教育,2018,14(02):116.

[2]武凌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渗透路径分析[J].华夏教师,2020,16(11):7-8.

[3]张文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渗透策略[J].教育论坛,2020,9(46):145.

猜你喜欢

幼儿园教学渗透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及有效措施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弹和唱对幼儿园教学的重要性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