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士比亚故居——成就英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戏剧家

2021-04-19刘少才

出国 2021年4期
关键词:故居莎士比亚小镇

刘少才

英国伦敦以西180公里的斯特拉特福镇(Stratford),是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的诞生地和逝世的地方。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且伟大的作家,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卓越的文学家。在他逝世 7 年后,他的生前好友将他的剧作汇订出版,因为印在对折的纸张上,称为“第一对折本”,这就是第一部莎士比亚全集。

莎士比亚故居

在那个美丽的斯特拉特福镇小镇,莎士比亚出生后居住、生活过近18年的地方,我们通过观看图片展示,聆听导游介绍,观摩戏剧表演,和莎剧人物秀合影等真切地感受着一个出生在450多年前的世界文豪对当地生活以及世界文化的影响。

白色外墙、黑色窗棂、红色屋顶的两层小楼,这里是被称为天才的戏剧家和诗人的莎士比亚诞生地。临街的门板上有一块并不显眼的“莎士比亚故居”英文牌子,它与爱文河畔斯特拉特福镇上所有的小楼没有什么两样,唯独多了慕名而来的各国游客。

莎士比亚的故居在小镇的亨利街北侧,是一座带阁楼的二层楼房。木结构的房屋框架、斜坡瓦顶、泥土原色的外墙、凸出墙外的窗户和门廓使这座16世纪的老房在周围的建筑群中十分显眼。莎士比亚故居里的家具和其他物件构成了莎士比亚出生地管委会下属博物馆的收藏品的一部分。

欧洲人对历史文化名人非常崇拜,所以莎士比亚的故居也就原样保留下来,而今成了英伦文化的一部分。1564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出生在这座楼上二楼的主卧室。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都是在这里度过的。莎士比亚孩童时期的家,依照其在16世纪70年代的样子作了装饰。还有一个以大量都铎时期(1485年-1603年,是在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后,所开创的一个王朝)艺术品、书籍和他最初的对开版剧本的展览描绘他的生活的展覽。

听导游介绍,莎士比亚的出身可以算作是中产阶级,其父亲是开皮革加工作坊的手艺人,还曾担任过小镇上的镇长。14岁时莎士比亚为生活计,不得不中断学业外出谋生。18岁时与比他大8岁、当地的“地主”女儿结婚。在小镇上度过了5年的时光。23岁时又外出打工,先后做过马夫、杂役、剧务等等工作,后来开始投身写作。不能不说莎士比亚是一个写作天才,他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写出了许多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并一度成为当时伦敦最红的“天鹅”、“环球”、“玫瑰”等几家大剧院的股东,并最终成为知名的剧作家。他先后写过154首14行诗歌,37部剧本,颇受人们的欢迎。但是在他48岁时,他“搁笔还乡”,从此不再写作,52岁时就英年早逝了。

故居很有特点,墙壁黑白两色,窗户突出墙外,黑色的木板条犹如“五花大绑”的腰带,将墙壁紧紧地“束缚”住,看上去有点像英国的“米”字旗,是典型的中世纪的房屋造型。这里是当年莎士比亚的父亲买来用作居住兼手工作坊的地方,也是莎士比亚诞生的地方。如今被当地的管理部门开辟作纪念馆,里面按莎士比亚当年生活的场景进行了布置,供人们缅怀与凭吊。

小楼后面的院子很宽敞,足有六、七百平方米,曲径明快,赏心悦目。纵横交错的几条小径用各种颜色的小卵石铺成,把小院规划成大小不等的畦田。畦田里是花卉、小草和树木,郁金香、月季花开得争奇斗妍,黄的、红的、白的、紫的……可称得上锦绣花园了。绿树鲜花,姹紫嫣红,十分幽静、美丽。

莎士比亚故居小镇

莎士比亚家乡斯特拉特福小镇不大,有人口约2万人,可每年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约500万人。幸亏小镇距伦敦只有180公里,位于伯明翰和牛津之间,所以来此的游人通常都是当天来当天走,在镇上留宿的不多,否则一定会人满为患的。人们之所以如此热情地奔这里来,就是因为这里是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的故乡。

小镇不大,一条街道,两旁房子,大部分房子面街的一层是商铺,莎士比亚故居就在其中。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小镇的亨利街上,只见一条用石头铺就的小街很是热闹,街道两旁全都是各类店铺,有纪念品商店,有咖啡店,有酒吧也有甜品店,许多临街的位置坐满了游客。小街的一边有一座黑白两色的“老筋房”,它便是莎士比亚的故居。因为要保持原样,所以莎士比亚这个旧居与旁边新盖的房子比起来,就显得老旧突出,更加突出了旧居的形象。这样一座平凡的近似简陋的住所,竟也成了欧洲乃至世界著名文化大师的摇篮。

斯特拉特福小镇虽然不大,但却沾了莎士比亚的光,除了莎士比亚的故居,还有莎士比亚纪念馆、安妮哈瑟维农舍(莎士比亚夫人的家)、莎士比亚的最终归葬地圣三一教堂、纳什故居与新居(莎士比亚孙女的住所)、赫尔农庄(莎士比亚女儿与丈夫生活的地方)等与莎士比亚生活相关的景点。

斯特拉特福小镇浓郁的莎士比亚文化无处不在。但现在斯特拉福德镇几乎把全部营生都靠到了莎士比亚名下,好像小镇的存在就是为了等候他的出生、成长、离别、回归、逝世,然后等候世人来凭吊谒拜。一条美丽的埃汶河在莎士比亚的故乡缓缓流过,河边有许多摊位在出售莎士比亚的纪念品,河岸边还静静地停泊着许多游船,显得很是热闹。岸边有一块空地,形成一个小广场,它就是被人们称作“班克罗夫花园”的地方。广场的正中央耸立着一座纪念碑,上面是莎士比亚的塑像。在塑像的四周还有4尊小塑像,他们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代表人物:手持骷髅、凝眉沉思的是哈姆雷特,他代表的是哲学剧;高举王冠昂首向前的是李尔王,他代表的是历史剧;身披斗篷双臂交叉的是麦白妇夫,她代表的是悲剧;手持空碗,双腿交叉做小丑状的是福斯塔夫,他代表的是喜剧。

无论哪类剧中的人物都深刻反映出莎士比亚充满睿智的理想人生,揭示深刻的悲剧哲理,魔法梦幻的人间百态,直抒胸臆的明快节奏,读来总会给人们带来启迪。

无处不在的莎士比亚文化

四百多年前的斯特拉福德镇,肯定名不见经传,它凭什么出了一个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在童年进过这个镇的文法学校,十三四岁时因家里交不起学费辍了学。他二十二岁离开小镇到伦敦后,他在一个剧场门前为观众看马,后来又一步步成了剧场杂役和演员,并开始了他的改编创作。一个正值开启智慧之门,接受非常重要的基础教育的年龄,却因种种原因被耽误。这样一位仅仅受到极其有限的初级教育的人,怎么成为人类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文豪?他辍学后的八九年都在斯特拉福德小镇为生计奔波,他用什么填补了自己严重的文化欠缺?但举世皆知,莎士比亚知识渊博,历史、政治、法律、地理等学科样样精通,还熟知宫廷贵族生活,这些当然不会是这个小镇给予的!

莎士比亚五十二年的生命旅程中,在斯特拉福德镇只度过了二十二个春秋,但这段岁月却让他充分吮吸了爱文河畔给予的滋养,储备了人的基点。这里他经历了人生最苦的生活。父亲的生意遭挫,使得他过早中断学业,帮助父亲分担起经营和生活的重负。当然,这些也为他日后在最短的时间里成为最伟大的戏剧家、诗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于真正成名,不外乎是在生存和生活的重压下,靠刻苦勤奋地自學,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除此,别无捷径。

二十七岁那年,莎士比亚改编创作的历史剧《亨利六世》上演,一炮打响,崭露头角。从此,他的创作一发不可收。他一生创作出三十七个剧本、两部长篇叙事诗等,代表作品众多。《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以及《奥赛罗》《哈姆雷特》等深刻地描绘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暴露现实,批判现实,塑造了哈姆雷特等一大批不朽的艺术典型,为世界留下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宝藏。

莎士比亚三十而立,蜚声当年英国剧坛。离开家乡不到四年他就已经成了伦敦地区英国戏剧界的大师。他的戏剧多取材于历史记载、小说、民间传说和老戏等已有的材料,反映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现实,宣扬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人性论观点。由于一方面广泛借鉴古代戏剧、英国中世纪戏剧以及欧洲新兴的文化艺术,一方面深刻观察人生,了解社会,掌握时代的脉搏,故使莎士比亚得以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描绘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以及富有人生哲理和批判精神等特点著称。

在他的所有剧本当中最有名的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哈姆莱特》、《奥瑟罗》、《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等。莎士比亚的作品从生活真实出发,深刻地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他认为,戏剧“仿佛要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貌,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马克思、恩格斯将莎士比亚推崇为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提出戏剧创作应该更加“莎士比亚化”。

莎士比亚魅力的普遍性近乎从一开始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他作品中塑造的人物是五花八门的,有男有女,有鸿儒,有白丁,有高官显贵,有贱工怨徒,有财产殷实的人家,也有身份低微的罪犯。他的剧本和诗歌抒发了人类状况的各方面——爱情、骄傲、仇恨、美丽、野心和死亡,都具有雅俗共赏的效果。他让观众不是哭,就是笑;他把政治变得诗意盎然。他把粗俗的插科打诨与微妙深沉的哲理融为一体。无论是宫廷秘事还是乞丐的私生活,在他笔下全都刻画得入木三分,生动形象。

流失的岁月无处寻觅,只有这栋小楼和铺在院中小径的各色卵石似时间的赋形,记录着莎士比亚凄风苦雨、艰难困惑的经历,也记录着他磨砺毅力,追求艺术生活的心路。

斯特拉福德镇因为莎士比亚而闻名于世,“莎士比亚故居”将永远是他们向世界炫耀的一张名片,他们认准有了“莎士比亚故居”,也才真正保留了自己的灵魂。换言之,它不再以实用的形态切入生活,而是以文化和历史的姿态走进世界。

猜你喜欢

故居莎士比亚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卫立煌故居
“CK小镇”的美好
莎士比亚(素描)
向威廉·莎士比亚致敬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魂兮归来返故居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你在引用莎士比亚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