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霸气大学——帝国理工学院

2021-04-19刘少才

出国 2021年4期
关键词:理工学院帝国校区

刘少才

纵观世界各国大学霸气的校名莫过于英国伦敦的 “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英国本土面积并不是很大,24.41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但是,英国在历史上曾是有名的大英帝国,由其领土、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地及其他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地区组成,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大英帝国是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历史上面积最大的帝国。1907年度建立的“帝国理工学院”就是借用了“帝国”二字,一直延续至今。那么又是谁有这个胆量借用“帝国”之名呢 原来是由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于1845年建立的皇家科学院和大英帝国研究院、皇家矿业学院、伦敦城市与行会学院合并组成。帝国理工学院是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和国际科技大学联盟成员,与牛津大学(世界排名第四名)、剑桥大学(第七名)、伦敦大学学院(第八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第四十四名)等校并称为金三角名校和G5超级精英大学。

帝国理工学院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排名称第九位,是世界顶尖公立研究型大学,在国际学术界有着顶级声望,是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大学之一。

帝国理工学院校园环境

帝国理工学院主校区位于伦敦著名的富人区南肯辛顿,紧邻海德公园、肯辛顿宫(戴安娜王妃生前住处)仅咫尺之遥,并与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教堂亦相距不远。另外还有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很多大型超市也可以步行到达。到伦敦走着走着,无意中就会与帝国理工学院打个照面,因为帝国理工学院是开放式校园。由众多分散的校区组成,但大部分院系还是在南肯星顿校区。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皇家艺术学院,皇家音乐学院以及皇家地理协会都在附近。此外,还有圣玛丽校区(St. Marys Campus)、希尔伍德公园校区(Silwood Park Campus)、切尔西和威斯敏斯特区(Chelsea and Westminster Campus)、皇家布罗普顿校区(Royal Brompton Campus)、查令十字校区(Charing Cross Campus)、哈默史密斯校区(Hammersmith Campus)、崴校区(Wye Campus)等。

帝国理工学院标志性建筑——女王塔

帝国理工学院的标志性建筑——女王塔(The Queens Tower),或称皇后塔,位于帝国理工学院南肯星顿校区内。讲理工学院为什么样要提女王塔,那是因为此塔不但是理工学院的标志性建筑,还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塔高287英尺(85米),塔身由波兰石砌成,顶部有一个外层铜造的圆顶。从地面走到塔顶,要攀上324级狭窄的螺旋阶梯。女王塔曾经是帝国研究院(Imperial Institute)的一部分,也是它唯一保留下来的建筑。研究院于1887年维多利亚女王金禧时创立,又于1957年起拆卸。塔原来和一座大楼相连,在1966至1968年改建成一座独立的建筑。直到今天,塔内还保留着以前设置水缸的大堂。塔前面还有两尊石狮子,是从研究院的正门迁移过来的。

塔上悬挂着10口大钟,是澳大利亚于1982年送赠的礼物,以英国王室成员的名字命名。每逢重要的王室成员生日或其他王室纪念日,大钟都会在下午敲响。在顶部的圆顶下面,设有一个观景台。女王塔是伦敦市西南部最高的建筑物之一,因此每个方向都享有毫无障碍的景观。女王塔现在由伦敦帝国学院管理,于夜间有射灯照射。 帝国理工学院的建筑风格有着典型的折衷派风格,集古典与现代为一体。

帝国理工学院院系设置

帝国理工学院分院设置的并不多,只有四个分院,分别是:工程学院、自然科学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四个学院,计26个系,其中工程学院下属10个院系,医学院下属8个院系,自然科学学院下属5个院系,商学院下属3个院系,提供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另外还有其他学术机构:数据科学学会、未来能源实验室、全球健康创新学会、Grantham学会——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安全(系统)科学和技术学会、职业发展学校、学术英语中心、业余课程(Co-Curricular)中心、教育发展中心。

全校学生人数19115人(其中研究生人数为9130人), 全校大约8000多名教职人员,其中教师人数4390人 ,包括74位皇家科学院院士、84位皇家工程学院院士、85位皇家医学院院士。在帝国理工学院历届校友和教职人员中,共拥有14位诺贝尔奖得主 、3位菲尔兹奖得主。

帝国理工学院学术优势

作為一个专致于工程技术的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在英国与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拥有相似的规模与声誉,其研究水平被公认为在英国大学三强之列。帝国理工学院具有世界顶尖的科研水平、师生质量和经济实力,与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并称世界四大理工学院。在英国,尽管帝国理工学院的历史比牛津、剑桥要短,但从1907年建立之初起,它便凭借浓厚的皇家背景和雄厚的经费实力很快跻身世界顶级名校之列。因此英国教育界有所谓 “三足鼎立”的说法,认为文科最好的院校是牛津,理科最好的是剑桥,工科最好的是帝国理工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与许多大公司联系紧密,产业化程度很高,占有英国全国研究经费的七分之一。作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工科院校之一,和牛津剑桥一样,帝国理工学院不仅入学门槛极高,学费也要比其他院校高,有人称之为英国最贵的大学,但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学生如在英国就业,身价也最高。

同时也是英国收入最高的一所大学之一。在2009-2010年度,总收入达6亿6千万英镑,约合10.89亿美元,排名英国第5,其中包括政府,慈善机构和商业机构的资助。美国的大学生经济来源很大部分来源于事业有成的校友捐赠。

帝国理工学院图书馆

大学的图书馆是最受学生关注设施,帝国理工学院所有的院系都有自己的图书馆,有学院、各系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科学博物馆图书馆等等。学院在南肯星顿校区还有一个中心图书馆,总藏书量为75万册,读者座位850个。中心图书馆有学院所有学科的图书资料,有丰富的科学、历史、艺术、文学、旅游和其他学科的收藏。还收藏有报纸、杂志、磁带和CD。还有推荐图书的复印件。还可使用伦敦其他大学的资料。中央图书馆与高科技资讯工业企业联系紧密,学生还可参与相关资讯机构的工作。在同一座大楼内还有科学博物馆图书馆,有85万卷藏书,4500多种期刊,900多个读者座位。中心图书馆24小时开放,每周五晚23:00关闭进行打扫,周六上午11点重新开放。

各系图书馆藏专有研究资料,支持各自的学科,它们提供基本教科书的复印本、课程材料。医学院在所有的校园内有自己的图书馆。

图书馆计算机系统和校园网相连,拥有最新的电子信息索取技术。计算机数据库可以通过CD-ROM工作站或互联网在线查询。中心图书馆内的PC机有接口和所有图书馆电子服务相连。它们联网成一个先进的,分布的计算机环境,并和互联网相连。计算机可以进行办公的应用,运算复杂的科学,数学,工程和画图,或发展编程。中心支持组对计算机提供帮助和为提高和提供免费资料。

帝国理工学院住宿和就读的费用

新生入学,最关心的就是住宿。全校19000多名学生中约3000多人是住在学院自有或学院控制的住处。这儿有家具齐备的单人和合住的房间,和共用的休息室,厨房,洗澡间和洗衣房。一般地说,学校保证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学院内或学院间提供住处,其次优先安排第一年的海外研究生。学生宿舍办公室将提供许多帮助为学生找到合适的住房,另外学生也可以选择住在学校外。有包伙和自助两种,新生全都有住校舍的保证,校方也可协助联系出租私房和旅馆住房。

对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说, 在英国租房时考虑最多的还是价格。 英国大学宿舍的租金一般在城市里面属于中等偏高,在校外可找到更便宜的住处,但如果校外房子离学校太远,那么又要增加交通费用, 或者每天疲于奔波。

英国大学在给新生录取通知书时,都会同时寄出入住学校宿舍申请表。留学生的申请都会被优先考虑,如果中国学生事先申请了学生宿舍,那么到达英国之日就能很快入住。如果打算在校外租房住,最好是请已在英国的朋友帮忙在你本人抵英之前就去看了房子并租好,如果打算抵英之后再租房,一定要事先将抵达英国后所住的旅馆订好。

英國大学的学生宿舍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部分坐落于校园中,或在校园附近,步行就能到校园。即便宿舍远离校园,也会有班车或直达的公交。如果在校外租房,最好就租在校园附近,要么离地铁火车站很近,或者是在学校班车的中途停靠站附近,总之交通要方便。

在帝国理工上本科,一年固定费用最少也得5万英镑。外加强零花钱,不定期聚餐,买买衣服,假期旅游等一年6万英镑。研究生那就分系了,不同系价格差不少,有的系光学费就是就是5万英镑,有的系学费3万左右就够了。

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的华人校友

黄纬禄(1916-2011):194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硕士学位,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姚桐斌(1922-1968):1953年6月获得帝国理工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文凭。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王大珩(1915-2011):1938年赴帝国理工学院留学。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翁文波(1912-1994):1939年获帝国理工学院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主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梁百先(1911-1996):1936年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物理系研究生部学习。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电离层电波传播与空间物理研究领域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

谭铁牛(1964—):1985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电子电气工程系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中科院院士。

张维(1913 - 2001):1938年获帝国理工学院工学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涂长望(1906—1962):1932年帝国理工学院毕业,获气象学硕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温诗铸(1932—):1979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文采(1942—):1987年赴帝国理工学院作博士后研究。中科院院士,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赵天从(1906-1991):1937~1939年在帝国理工学院学习。著名冶金学家。

黄玉珊(1917-1987):1939年7月获得帝国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硕士学位。中国航空教育家和结构分析专家。

林建国:帝国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 英国华人教授协会主席

王钦敏(1948—):1984—1990年在帝国理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博士研究生学习。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全国工商联主席。

陈吉宁(1964—):1989—1998年帝国理工学院土木系环境系统分析专业攻读博士学位,获理学博士学位、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北京市市长,北京市市委副书记。曾任环境保护部部长,清华大学校长。

矫勇(1956—):1991.09—1995.05帝国理工学院读博士研究生。水利部副部长。

王雨然(1993—):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曾获得英国经济学一等荣誉学士、英国经济战略荣誉硕士学位。现童话作家。

猜你喜欢

理工学院帝国校区
恐龙帝国(6)
恐龙帝国(5)
恐龙帝国(4)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南大门
成都医学院新都校区一角
江苏理工学院
常熟理工学院
理工学院简介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我校临安校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