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作用

2021-04-19许云鹏王晓明王亚如张家琦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4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

许云鹏 王晓明 王亚如 张家琦

摘 要 研究旨在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发现:(1)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主观社会阶层感知高的个体更愿意保护环境并为环境活动贡献金钱。(2)物质主义价值观在社会阶层影响亲环境行为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即高社会阶层的个体物质主义程度较低并更加亲环境,而低社会阶层的个体则相反。这可以为提高个体环保行为倾向和加强社会环境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社会阶层;亲环境行为;物质主义价值观

分类号 B849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1.04.004

1 引言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导致的一种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环境失衡,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的现象。对环境采取负责任的行动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创造美好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并将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最终使人“更幸福”(Bina & Vaz, 2011)。

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者通常考虑个体内在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变量对某些行为领域的影响(Bamberg & Mser, 2007)。与此相反,环境科学则主要考虑社会人口变量(比如城市化、收入或家庭规模等)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Lenzen et al., 2006)。据此,很少有研究同时考虑个人和社会因素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Raymond, Brown, & Robinson, 2011)。然而,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同时体现在个人和社会方面,具体表现为看待事物的角度以及处理问题的方法。因此,通过研究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可以较为简洁、明确地描述个体环境态度与亲环境行为倾向的变化。

社会阶层(Social Class)是指由群体间的客观社会资源(教育、收入和职业等)差异及人们对这种差异的主观感知所造成的社会地位差异(Kraus, Piff, Mendoza-Denton, Rheinschmidt, & Keltner, 2012)。基于上述定义可以将社会阶层分为主观与客观两类。虽然已有研究发现国家或公民的收入水平越高越关心环境问题(Franzen, 2003; Inglehart, 1995),但是这些研究多集中于社会阶层的客观方面,尚未有研究对主观社会阶层影响个体亲环境行为方面进行检验。一些与亲社会行为相关的研究发现,主观社会阶层感知越高的个体越具有较高水平的信任、利他等亲社会行为(龚娇, 李伟强, 陈铭, 汤明, 袁博, 2019; 解晓娜, 2016; 解晓娜, 李小平, 2018)。亲环境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与主观社会阶层之间也可能呈正向相关关系。同時,根据Dunlap等人(1983)基于Maslow(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所提出的观点,个体只有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足够的食物、住所和经济安全)之后才会产生对环境的关注。因此,已经满足物质需求的高社会阶层更有可能产生亲环境行为。据此,本研究试图探索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假设1:与低社会阶层感知的个体相比,高社会阶层感知的个体具有更高水平的亲环境行为。

价值观是个体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不同社会阶层由于生活环境差异产生了迥异的价值观。高社会阶层的个体生活在资源丰富的环境中,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更倾向于追求体验性的事物(Lee, Hall, & Wood, 2018),因此他们可能并不看重物质财富,即物质主义程度较低。然而,低社会阶层个体由于常常处于不确定和约束的环境中(Kraus, Piff, Mendoza-Denton, Rheinschmidt, & Keltner, 2012),不确定性使得他们更为重视物质资源,更为关注实际利益,即相对于高社会阶层的个体,他们的物质主义程度可能更高。

同时,价值基础理论(Stern & Dietz, 1994)提出亲环境行为是受到个体内部价值观的影响而产生的亲社会行为。Hurst等人(2013)的元分析也发现,物质主义与环境态度(8项研究中r=- 0.22)和环境行为(9项研究中r=- 0.24)之间存在中等且一致的负向关系。问卷调查(Joung, 2013)与实验研究(Bauer, Wilkie, Kim, & Bodenhausen, 2012)也表达了一致的结果。据此可知,高物质主义者更少产生亲环境行为,同时在资源困境中表现得更贪婪,更缺乏可持续性。综上所述,物质主义价值观或许在社会阶层与亲环境行为之间扮演一个中介的角色。因此,本研究提出假设2:与低社会阶层感知的个体相比,高社会阶层感知的个体物质主义程度更低并以此促进亲环境行为的产生。

为明确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及行为机制,本文设计两个研究:研究1通过实验室实验检验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2操纵被试的主观社会阶层感知探讨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主观社会阶层影响亲环境行为中的中介作用。

2 主观社会阶层与亲环境行为关系

2.1 研究目的

通过操纵被试的主观社会阶层感知考察被试的亲环境行为倾向。

2.2研究方法

(1)被试

根据G-Power 3.1的计算,在统计检验力1-β=0.95,单侧检验α=0.05,效应量d=0.8的前提下,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需要的被试总量为70。随机选择正常健康的大学生被试118名,剔除缺失数据,获得有效数据107名,男性39名,女性68名,平均年龄18.32岁(SD=0.75)。家庭住址与家庭年收入信息见表1。

(2)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

主观社会阶层(高vs.低),

因变量为亲环境行为参与意图以及亲环境金钱行为。

(3)实验材料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杨沈龙, 郭永玉, 胡小勇, 舒首立, 李静, 2016; Adler, Epel, Castellazzo, & Ickovics, 2000)是一个形状为10级阶梯的量表,不同阶梯代表不同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和声望的个体所处位置。

亲环境行为测量:通过1道问题测量被试的亲环境行为参与意图,采用5点等级评分(1=非常不愿意,5=非常愿意),评分越高说明被试的亲环境行为倾向越高。通过6道问题测量被试在拥有不同金额情况下亲环境的金钱行为,采用百分比计算,百分比越高说明被试为亲环境的相关活动捐赠的金钱越多。

(4)实验程序

本实验的研究程序使用PsychoPy软件编写,在心理学行为实验室进行。研究程序如图1所示。

主观社会阶层的操纵:系统随机分配被试角色并操纵与其互动的小伙伴。高社会阶层条件下,被试将扮演“企业家”的角色,并完成一项分配报酬的任务。低社会阶层条件下,被试将扮演“公司职员”的角色,接收“企业家”(由系统扮演)给予的报酬(默认被试获得10%的报酬,系统保留90%的报酬)。

在完成任务和主观社会阶层的操纵检验后,要求被试在以环境保护活动为背景的独裁者范式中,根据不同的初始金额决定为亲环境行为捐献多少比例的金钱。最后完成一道10点李克特量表的关于亲环境意愿的题目。

2.3 结果

(1)社会阶层感知的操作性检验

对被试的社会阶层感知在操纵检验题目上的得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高阶层条件下的被试阶层感知(M=6.33, SD=1.38)显著高于低阶层条件下的被试(M=4.30, SD=2.18), t(106)=5.61, p<0.001, Cohen's d=1.12, BF10>1000。根据吴凡等(2018)说明的分类标准,BF10大于10表示从贝叶斯因子分析的角度能够比较强的支持所得结论。这表明本研究中社会阶层感知的操纵是有效的。

(2)不同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环境意图及亲环境金钱行为的影响

以被试的亲环境意图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不同主观社会阶层显著影响亲环境意图,t(106)=3.39, p<0.001, Cohen's d=0.68, BF10=29.93,高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个体的亲环境意图(M=8.51, SD=1.45)显著高于低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个体的亲环境意图(M=7.29, SD=2.07)。

以在不同金额下被试的亲环境金钱行为为因变量,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在金额为50元的情况下,高主观社会阶层与低主观社会阶层的亲环境金钱行为的差异达到临界显著,t(106)=1.85, p=0.07, BF10=0.95。除此之外,在不同金额的情況下,不同社会阶层的亲环境金钱行为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见表2),即高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普遍比低主观社会阶层的个体更愿意为亲环境行为进行捐赠(见图2)。

2.4 讨论

本研究结果支持了假设1,即主观社会阶层正向预测个体的亲环境行为水平。具体来说,与低社会阶层感知的个体相比,主观社会阶层感知高的个体更愿意参与环境活动并为亲环境行为付出更多的金钱。那么,为什么主观社会阶层感知越高的个体亲环境行为水平越高?是否由于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认知不同进而表现出行为差异?本文将进一步探讨社会阶层影响亲环境行为的中介机制。

3 主观社会阶层影响亲环境行为的中介机制: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作用

3.1 研究目的

探讨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主观社会阶层影响亲环境行为中的中介作用。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根据G-Power 3.1的计算,在统计检验力1-β=0.9,单侧检验ɑ=0.05,效应量f=0.25的前提下,进行方差分析需要的被试量为172。随机选择正常健康的大学生被试198名,剔除异常数据,获得有效数据197名,男性24名,女性173名,平均年龄18.10岁(SD=0.77)。家庭住址及家庭年收入统计信息见表3。

3.2.2 实验设计

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

自变量为主观社会阶层感知(高vs.低),

自变量为主观社会阶层感知,因变量为亲环境行为,物质主义价值观为潜在中介变量。

3.2.3 实验材料

(1)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同研究1。

(2)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Material Values Scale, Richins & Dawson, 1992)。中文修订版共13题,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重测信度为0.83(李静, 郭永玉, 2009)。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评分,分数越高,物质主义程度越高。其中,第2、4、5、6和10题为反向计分项目。

(3)亲环境行为问卷:采用201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3)中的10个亲环境问题作为亲环境行为问卷的组成内容。CGSS 2013的数据收集系统全面,具有全国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能够较好地符合本研究需要。通过分析发现,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9。本研究将对这10个问题计算总分,分数越高,表明被调查者亲环境行为倾向越高。

3.2.4 实验程序

通过主观SES量表操纵被试的相对社会阶层(杨沈龙, 郭永玉, 胡小勇, 舒首立, 李静, 2016; Adler, Epel, Castellazzo, & Ickovics, 2000)。首先向被试呈现一张梯子图片,并告诉被试这个梯子代表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阶梯的等级表示人们所处的地位的高度,越往上表示人们的社会阶层越高。然后,请被试想象自己正处于某一阶梯位置(高或低)并想象自己的生活状态,在纸面上至少写下5个句子。最后在10级李克特量表上选择自己所处的等级,表示其感知到的自己在整个社会等级中所处的地位。被试在完成任务后,填写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最后完成亲环境行为的相关题目。

3.3 结果

(1)操作性检验

对被试的主观社会阶层感知在操纵检验题目上的得分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表明,在高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的被试阶层感知(M=5.73, SD=1.07)显著高于低主观社会阶层条件下的被试(M=3.29, SD=1.34), t(196)=12.14, p<0.001, Cohen's d=2.03, BF10>1000。这表明本研究中社会阶层感知的操纵是有效的。

(2)主观社会阶层与亲环境行为的相关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主观社会阶层与亲环境行为显著正向相关(p<0.05),即被试主观社会阶层感知越高,越亲环境。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社会阶层和亲环境行为均显著负相关(p<0.001),即被试主观社会阶层感知越高,物质主义价值观越低,越容易产生亲环境行为。这说明物质主义价值观有可能是主观社会阶层和亲环境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3)主观社会阶层影响亲环境行为的中介分析

以家庭年收入为控制变量,主观社会阶层为自变量,引入物质主义价值观作为潜在中介变量,亲环境行为作为因变量进行中介分析(数据标准化)。通过Bootstrapping分析(Hayes, 2018; 模型4)表明,模型4成立。结果如表5与图3所示。

a. 主观社会阶层对被试的亲环境行为倾向影响的总效应显著,b=0.15, t(195)=2.01, p<0.05;

b. 主观社会阶层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b=0.05, SE=0.02, 95% CI[0.01, 0.10]),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33.33%(见表6)。

3.4 讨论

研究结果验证了假设2,即物质主义价值观在主观社会阶层与亲环境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具体来说,与低社会阶层感知的个体相比,社会阶层感知越高的个体物质主义程度越低,进而更加亲环境。这表明,个体对自身所处地位的感知能够影响其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在感到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对物质的需求会明显降低,并产生更高层次的追求,比如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4 综合讨论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以及作用路径。研究1旨在考察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2通过操纵个体的主观社会阶层感知探讨社会阶层影响亲环境行为的心理作用机制。

4.1 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

与先前相关研究结果一致(Franzen, 2003; Inglehart, 1995),本研究结果均发现,主观社会阶层感知越高的个体亲环境行为水平更高。正如相对剥夺理论(Morrison, Hornback, & Warner, 1972)所提出的观点,处于下层社会的个体通常只经历过糟糕的物理环境,因此他们很少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环境受到了污染。相反,中上层社会阶层的个体更有可能体验到舒适的环境,从而更关心物质环境的恶化。同时,亲环境行为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Granzin & Olsen, 2018)或利他行为(Hallin, 2016; Vining & Ebreo, 1992),是高社会阶层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的重要途径。因此,高社会阶层的个体基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更愿意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虽然本研究结果支持高社会阶层个体拥有更高的亲环境行为水平,但是这并不表明低社会阶层个体的亲环境行为水平就绝对低。与以往研究结果相一致(Takács-Sánta, 2007; Vandenbergh, 2004),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对环境均表达了高度的关注,并愿意为此做出贡献。只是高社会阶层(M=8.51, SD=1.45)比低社会阶层(M=7.29, SD=2.07)个体的环境活动参与意愿更高,这表明环境问题是不同个体共同关注的问题。据此,本研究推测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均有积极的看法,但是从环境意图到环境行为上,不同社会阶层会通过不同的路径对亲环境行为产生影响。也就是说,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环境和社会活动,这对于提高不同社会阶层个体的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需要未来进一步探讨。

4.2 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发现,物质主义价值观中介了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环境行为的影响。首先,社会阶层感知越高的个体物质主义价值观越低。这是由于高社会阶层的个体寻求自我发展、自我表达和独特性(Stephens, Fryberg, Markus, Johnson, & Covarrubias, 2012; Stephens, Markus, & Townsend, 2007),并不看重物质财富,具有较低的物质主义价值观。但是,生活在不确定和约束的环境中(Kraus, Piff, Mendoza-Denton, Rheinschmidt, & Keltner, 2012)的低社會阶层个体则更为重视物质资源,更关注实际利益。因此,相对于高社会阶层的个体,低社会阶层的个体物质主义程度更高。

其次,个体的物质主义价值观越低,其亲环境行为倾向越高。价值观是个体行为的内在驱动力,价值-信念-规范理论认为亲环境行为是在个体内部价值观的影响下产生的利他行为(Stern & Dietz, 1994),因此作为价值观之一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个体亲环境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物质主义者以物品和金钱为重,社会责任意识淡漠,亲社会行为不足(Kasser, 2016);另一方面,物质主义作为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Richins & Dawson, 1992),其程度越高,环境关注程度越低,亲环境行为越少(Hirsh & Dolderman, 2007; Hurst, Dittmar, Bond, & Kasser, 2013)。这解释了本研究的另一部分结果,即物质主义价值观越高的个体亲环境行为水平越低。

同时,Dunlap等人(1983)基于Maslow(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高社会阶层已经解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因此他們可以自由地关注人类存在的更多美学方面的需求,比如优美环境的营造。也就是说,处于高社会阶层的个体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转而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以期实现自身的价值。总而言之,不同社会阶层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对资源的不同需求形成了迥异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并间接影响亲环境行为。

4.3 研究意义与启示

本研究揭示了主观社会阶层影响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和促进个体亲环境行为水平。一方面,重视社会阶层的作用。相关部门在制定环境治理的相关措施时应考虑不同社会阶层的需求,对处于高社会阶层的个体要通过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满足其精神需要,促进其亲环境行为;而对处于低社会阶层的个体应在鼓励其亲环境行为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降低个体的物质主义程度。个体价值观不仅形成于自然环境中,同样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加强对个体环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提高其环境活动参与意愿,增加个体的环境保护行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5 结论

(1)主观社会阶层感知与亲环境行为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即个体主观社会阶层感知越高,越愿意参与亲环境活动。

(2)不同主观社会阶层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亲环境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具体来说,主观社会阶层感知越高的被试具有较低的物质主义价值观,进而亲环境行为倾向越高。

参考文献

龚娇, 李伟强, 陈铭, 汤明, 袁博 (2019). 社会阶层与信任之间的关系: 来自元分析的证据. 心理技术与应用, 7(6), 346-357.

李静, 郭永玉 (2009). 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 心理与行为研究, 7(4), 280-283.

解晓娜 (2016). 主观社会阶层对利他行为及控制感的影响. 心理技术与应用, 4(7), 422-427.

解晓娜, 李小平 (2018). 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心理与行为研究, 16(4), 563-569.

吴凡, 顾全, 施壮华, 高在峰, 沈模卫 (2018).跳出传统假设检验方法的陷阱———贝叶斯因子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 应用心理学, 24(3), 195-202.

杨沈龙, 郭永玉, 胡小勇, 舒首立, 李静 (2016). 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化水平更高吗?——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考察. 心理学报, 48(11), 1467-1478.

Adler, N. E., Epel, E. S., Castellazzo, G., & Ickovics, J. R. (2000). Relationship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social status with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g: Preliminary data in healthy white women. Health Psychology, 19(6), 586-592.

Bamberg, S., & Mser, G. (2007). Twenty years after Hines, Hungerford, and Tomera: A new meta-analysis of psycho-social determinants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7(1), 14-25.

Bauer, M. A., Wilkie, J. E. B., Kim, J. K., & Bodenhausen, G. V. (2012). CuingConsumerism.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5), 517-523.

Bina, O., & Vaz, S. G. (2011). Humans, environment and economies: From vicious relationships to virtuous responsibility. Ecological Economics, 72, 170-178.

Dunlap, R. E., Grieneeks, J. K., & Rokeach, M. (1983). Human values and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W. D. Conn(Ed. ), Energy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ttitudes, values and public policy (pp. 145-168). Boulder, CO: Westview.

Franzen, A. (2003). Environmentalattitudes i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 analysis of the ISSP surveys 1993 and 2000.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 84(2), 297-308.

Granzin, K. L., & Olsen, J. E. (2018). Characterizing Participants in Activities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 Focus on Donating, Recycling, and Conservation Behaviors.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10(2), 1-27.

Hallin, P. O. (2016). Environmental Concern and Environmental Behavior in Foley, a Small Town in Minnesota.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27(4),

Hayes, A. F. (2018). 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2nd ed. ):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

Hirsh, J. B., & Dolderman, D. (2007). 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Consumerism and Environmentalism: A preliminary stud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3(6), 1583-1593.

Hurst, M., Dittmar, H., Bond, R., & Kasser, T. (20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terialistic values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6, 257-269.

Inglehart, R. (1995). Publicsupport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jective problems and subjective values in 43 societies. P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8(1), 57.

Joung, H. (2013). Materialism and clothing post-purchase behaviors.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 30(6), 530-537.

Kasser, T. (2016). Materialisticvalues and goal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67(1), 489-514.

Kraus, M. W., Piff, P. K., Mendoza-Denton, R., Rheinschmidt, M. L., & Keltner, D. (2012). Social class, solipsism, and contextualism: How the r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e poor. Psychological Review, 119(3), 546-572.

Lee, J. C., Hall, D. L., & Wood, W. (2018). Experiential ormaterial purchases? Social class determines purchase happi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9(7), 1031-1039.

Lenzen, M., Wier, M., Cohen, C., Hayami, H., Pachauri, S., ... Schaeffer, R. (2006). A comparativ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household energy requirements in Australia, Brazil, Denmark, India and Japan. Energy, 31(2), 181-207.

Morrison, D. E., Hornback, K. E., & Warner., W. K. (1972).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Some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and predictions. In W. R. Burch, Jr., N. H. Cheek, Jr., & Taylor(Eds. ), Social behavi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pp. 259-279). New York: Harper & Row.

Raymond, C. M., Brown, G., & Robinson, G. M. (2011). The influence of place attachment, and moral and normative concern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native vegetation: A test of two behavioural model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1(4), 323-335.

Richins, M. L., & Dawson, S. (1992). A consumer values orientation for materialism and its measurement: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3), 303.

Stephens, N. M., Fryberg, S. A., Markus, H. R., Johnson, C. S., & Covarrubias, R. (2012). Unseen disadvantage: How American universities' focus on independence undermines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02(6), 1178-1197.

Stephens, N. M., Markus, H. R., & Townsend, S. S. M. (2007). Choice as an act of meaning: The case of social cla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3(5), 814-830.

Stern, P. C., & Dietz, T. (1994). The value basi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0(3), 65-84.

Takács-Sánta, A. (2007). Barriers toenvironmental concern. Human Ecology Review, 14(1), 26-38.

Vandenbergh, M. P. (2004). Order without social norms: How personal norm activation can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Nw. U. L. Rev., 99(3), 1101.

Vining, J., & Ebreo, A. (1992). Predicting Recycling Behavior from Global an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Changes in Recycling Opportunities1.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2(20), 1580-1607.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基于社会阶层与文化视角的营销传播研究
城市社会阶层的空间分布研究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价值、特点及引导
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制度化建设探究
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政治参与问题
加强民主党派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导
针对特点 探索途径 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