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V-A模式ECMO联合IABP成功救治1例重症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2021-04-17孙彦奇李正艳张芹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暴发性心肌炎抗凝

孙彦奇 李正艳 张芹芹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山东 277500

暴发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危及生命的突发性疾病,但经过积极治疗与康复,存活下来的患者一般有良好的长期预后[1]。在成人患者中,暴发性心肌炎约占心肌炎患者的10%,病死率超过50%,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死率比 较 高[2-4]。体 外 膜 肺 氧 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有效的心肺支持技术,被称为生命支持的终极技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救治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可靠手段[5-7]。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是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气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球囊在心脏收缩期快速放气,既减少了左心室射血阻力,又减少了心室做功和氧耗,并能增加心输出量,早期置入导管并及早地开始使用IABP辅助治疗有助于暴发性心肌炎的控制[8]。ECMO联合IABP是此类患者治疗中常用治疗方式[9]。本院于2019年5月30日收治了1例重症暴发性心肌炎的年轻男性患者,经过7 d静脉-动脉(V-A)模式ECMO联合IABP治疗成功撤机后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7岁,因“持续发热5 d”于2019年5月30日入院。入院症见:神志清,烦躁不安,急性面容,自动体位,查体欠合作。查体及辅助检查:四肢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查体阴性,余均未见明显异常。急查血气分析:pH值7.39,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29 mmHg(1 mmHg=0.133 kPa),动脉血氧分压52 mmHg,K+3.4 mmol/L,Na+128 mmol/L;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26 600 ng/L,肌钙蛋白8.0µg/L,肌酸激酶同工酶125.1 U/L,D二聚体6 460µg/L。床旁超声示左心室射血分数20%,胸部CT示双肺未见异常。临床诊断:发热原因待查;暴发性心肌炎。

治疗经过:患者病情危重给予ICU护理常规,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抗炎、重组人脑利钠肽改善心功能、低分子肝素钠抗凝,之后患者出现收缩压下降至76 mmHg,患者呼吸急促,全身无力,急性心衰面容,并且心率不断下降。考虑患者已经出现心力衰竭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时都有心跳骤停的危险,进行ECMO治疗是患者最后的希望,也是生命支持的终极手段。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患者家属签字同意进行ECMO治疗。立即给予患者股动静脉置管,应用V-A模式ECMO积极治疗。于6月4日进行IABP辅助治疗,患者于6月7日成功撤掉ECMO和IABP,并于6月12日康复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

2 护 理

2.1 ECMO设备与建立 使用德国马奎公司生产的离心泵、氧合器、涂层套包以及静脉、动脉涂层导管。采用V-A模式,行右侧股静脉、左侧股动脉置管,分别置入静脉导管(19Fr)、动脉导管(15Fr),转流途径为股静脉-离心泵-人工膜肺-股动脉。

2.2 ECMO管理

2.2.1 抗凝管理 抗凝的管理是ECMO治疗的关键,关系到ECMO治疗时间的长短。一般采用普通肝素抗凝,上机时首先给予患者6 250 U的负荷量,之后每小时500~750 U持续静脉泵入,前24 h每隔2 h复查全血活化凝血时间(ACT),每4 h复查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肝素用量,早期ACT目标值维持180~220 s,中期180~200 s,后期160~180 s。APTT的值维持在40~60 s最佳,待患者的ACT稳定后,可以改为每4 h复查1次;给予患者右侧桡动脉持续有创测压,考虑患者已经全身抗凝,动脉测压冲洗盐水不再加入肝素抗凝,这样也避免了对抗凝结果的影响。

2.2.2 ECMO管道的管理 每班交接班时、每班中间时段,检查管道各接口是否固定牢固,为保持管道功能位,避免托、拉、拽管道。用弹力绷带在膝上及脚踝处固定,维持松紧适度,防止管道打折;检查ECMO的电源线是否连接牢固,有无松动;检查氧气管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可以利用弹性绷带进行预防性的固定。每小时记录离心泵头转速及血流速,观察膜肺内有无血栓,也可以应用听诊器听膜肺内有无异常声音。由于ECMO导管置入股动、静脉,因此要求下肢制动,适当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导管脱出。V-A模式ECMO辅助治疗时容易导致下肢缺血坏死,特别是股动脉端,注意观察下肢血运情况,下肢有无僵硬、肿胀、苍白,每班测量腿围。对双侧足背动脉进行标记,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足温。

2.2.3 超声的运用 每班运用超声评估患者双侧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进行双下肢血栓的筛查,注意应用超声评估ECMO导管内及导管周围血栓的情况。运用超声动态的评估胃内残余量,从而为患者的营养补充提供支持。

2.3 IABP管路的管理 IABP穿刺部位用缝线固定导管,局部给予无菌敷料覆盖后再应用3M胶带固定,防止管路的滑脱;IABP压力包压力维持在300 mmHg,以3 ml/h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 ml+肝素钠2 500 U)持续冲洗管道,每小时定时冲洗压力传感器1次,每次连续冲洗时间大于15 s(肝素盐水3~5 ml),从而避免管路的堵塞。

2.4 基础护理 实行单间隔离,限制人员流动,单间人数最多不超过5人,在单间悬挂限制人员的醒目标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进行注射药物、抽血化验等有创操作时,严格按照用力擦拭、消毒待干15 s的原则。每天应用氯己定全身擦浴可以降低ECMO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10]。严格执行手卫生,在进行有创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保持患者床单位的整洁,预防性地使用减压贴置于患者骨隆突处,防止局部组织持续受压,动态进行皮肤压疮风险的评估。

2.5 心理护理 由于起病急骤,病情危重,加之患者身上置入了多种管路,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甚至烦躁不安。因此,通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采用专人护理,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比如可以让患者听音乐、看报纸/故事书等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实施开放式的探视制度,增加探视次数和探视时间,从而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11],让患者感受到来自亲人的关爱,从而增加安全感,对医务人员产生信任并配合治疗。医护人员通过为患者讲述成功恢复的病例,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2.6 并发症的护理 患者撤机后,动脉置管处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患者撤机后,由于便秘,在排便时腹内压升高,导致出血;患者过早的下床活动,或者活动量过大,也会导致出血。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便秘的患者可以使用开塞露通便,让患者在床上排便。ECMO治疗后,常规应用超声评估患者血管的情况,必要时进行手术修补动脉。

2.7 抢救设备的管理 抢救设备做到专人管理,定点放置,定期检查维修,培训ECMO小组成员熟练地掌握ECMO急救技术和先进的急救设备使用方法,制定科学的ECMO急救物品管理常规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12],这样在使用ECMO过程中,一旦需要抢救可以得心应手,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3 小 结

暴发性心肌炎起病急,进展快,但如果能够帮助患者度过急性期,愈后一般良好。采用V-A模式ECMO,可同时对心脏和肺脏进行辅助,为患者的心肺恢复赢得时间。对于暴发性心肌炎的患者,在ECMO+IABP辅助治疗中,采用专人护理,加强管道管理、抗凝管理,并加强基础护理,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从而使患者最终康复。ECMO专业护理人员是ECMO小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ECMO的维护和正常运转起重要作用,专业的护理对于提高脱机率和患者生存率非常重要[13]。

猜你喜欢

暴发性心肌炎抗凝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警惕暴发性心肌炎
山西省暴发性害虫中后期趋势预测
暴发性臭氧中毒29例临床分析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