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护林员”

2021-04-17杨鹏杰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护林员通报营商

杨鹏杰

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在继2021 年春节期间通报12 起营商环境领域典型案例之后,3 月15 日再次通报8 起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纪检监察机关对损害营商环境零容忍的鲜明态度。

从通报的案例看,既有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便利帮助请托人承揽工程,从中收取工程施工方巨额好处费;也有基层干部、工作人员对辖区内出现的黑社会组织欺行霸市问题纵容,“集体”失职失察等问题。不仅集中反映了营商环境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短板,还暴露出在查处的各类腐败和作风案件中往往存有损害营商环境的影子,一些混杂在党员干部队伍中的“老虎”“苍蝇”违法乱纪、徇私枉法、渎职擅权、权钱交易,直接或间接损害了营商环境,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环境造成恶劣影响。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出重要要求。俗话说,栽下梧桐树,引得金凤凰。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成长发展的前提,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基础。营商环境的好与坏,政府的清正、干部的清廉至关重要。

今年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指出要在惩治腐败沉疴上狠下功夫,对营商环境问题背后的腐败问题全面起底、全面彻查,在决策施策、执法司法、工程项目等问题集中领域开列专题、分类专治,以反腐的重拳打出营商环境优化的拐点。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既是良好政治生态的“监督员”,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护林员”。要注重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主动监督、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多一些“啄木鸟”精神,不光要有一双明察秋毫的锐目,还要练就“尖喙啄虫”的本领,对当前一些地区、部门存在的作风不实、履责不力、衙门做派,干部慢作为、缓作为、乱作为等打击投资者信心、损害营商环境、阻碍经济发展的顽疾沉疴,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革除积弊,敢于动真碰硬、剔除“蛀虫”,严惩害群之马。同时要狠抓以案促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切实引以为戒、躬身自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如此方能切实扫清影响“亲”“清”政商关系的障碍,推动形成良好的营商环境。

猜你喜欢

护林员通报营商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WTO/TBT 通报
WTO/TBT 通报
第三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光影视界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