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狄马加诗歌的力量

2021-04-17

关键词:吉狄马加彝族少数民族

叶 梅

在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日子里,几十位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艺评论家、作家齐聚美丽的武汉南湖,应中南民族大学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之约,进行“吉狄马加诗歌及当代彝族作家作品研讨会”,意义深远。这既是对在祖国母亲的哺育下的少数民族文学的一次检阅,也是众多读者、评论者近年研究成果的一次交流和展示,我与每位参会者一样,收获良多。

吉狄马加是当代中国诗人的杰出代表,继以往对他的诗歌创作研讨之后,本次论坛的再次深入讨论,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又进一步获得丰厚的内容和新的理论深度。彝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本次论坛对当代彝族作家作品同时进行了具有价值的梳理和分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彝族以吉狄马加为代表的当代作家诗人至少有几百位在不断创作发表作品,其中有曾经活跃在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老诗人老作家,有新时期以来成长的一大批具有实力的作家诗人,也有90后甚至更为年轻的新一代。我曾读到好些关于彝族当代作家、诗人的作品集,为这个新人辈出、创作极具个性的文学群体而感到振奋。正如吉狄马加在此次论坛致辞中谈到的,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注给他们吧。那些青年诗人的作品,使我们感觉到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蓬勃发展,感受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别样的风采。

大家对吉狄马加的诗歌给予了很多中肯的评价,我作为一个与他相识多年的读者,也每每在阅读和欣赏他的诗歌时感怀不已。他的诗歌常常让人联想到三个词:责任、苦难、使命。吉狄马加以他宽阔的视野,不仅自觉承担着传承彝族文化的责任,也奋力承担着构建繁荣当代诗歌和中国文学、中国文化的责任。他探求的目光,超越了一般层面,力图达到这个时代最为广袤的空间,力图开掘人类复杂变化的内心世界,体现出纷繁复杂、矛盾迭出和惊心动魄的时代,以及人类的命运,人们战胜苦难的甘甜和泪水,深刻表现了当代人的心境和精神向度。他是“他”,是吉狄马加,但他又不仅“他”,而是“我们”,他的诗歌是人类在今天真挚而又深沉的声音,与天地对话,与自然共生,深远而又广泛地回应着一个充满困境的世界。

当他唱出《一个彝人的梦想》《我,雪豹……》《致马雅柯夫斯基》等诗篇的时候,读者能强烈地感觉到他所传递的伟大的人类自尊、民族自尊,能体会到他所表达的人性光辉中高贵、仁慈的光芒。作为一个彝人的儿子,他以诗歌的方式来表达对世界和人类的致敬,呼唤更多的宽恕、包容和大爱。吉狄马加曾任《民族文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我和我的同事们在他的领导下工作多年,见证了评论家李晓峰所谈到的:我们评价吉狄马加诗歌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他所从事的很多活动和工作。的确,长期以来,吉狄马加的诗歌精神和他的事业追求始终是一致的,他所表达的那些人性光芒也无不照耀着他自己的人生之路,他以宽厚、仁慈来对待诗歌,对待文学,对待所有的文学朋友。在几十年跋涉的路途上,他常是奔波于高山大川、雪域高原,与各个不同民族的同胞亲密相处。母亲河黄河、长江、澜沧江的波涛让他诗情勃发,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寒、人迹罕至的环境让他领略到生命的坚韧不拔,他于高原俯瞰大地,观雪山化为泉水,感悟生生不息,讴歌雪豹那样一种高贵而濒于灭绝的动物在青藏高原上的顽强生存,给人以启迪和灵魂的慰藉。

人们注意到,吉狄马加的诗歌当下在世界上已得到广泛的传播,受到许多国家读者的喜爱,并得到当今世界众多杰出诗人、思想者、批评家的关注,他们以充满差异而又互补的视角对他的诗歌加以诠释。正如汉学家梅丹理所说:在吉狄马加诗歌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少数民族独有的信念体系的风景,而这一风景的窗户对于当下的世界是开放的”。吉狄马加的诗歌在多元文化语境中所产生的世界共鸣,表明他的诗歌所具备的人类学、美学的优秀质地。更为重要的是,当人类在这样一个多元混杂、危机四伏的时代里,遭遇各种各样的困惑、焦虑、忧伤,传统文化不断消失的时候,吉狄马加的诗歌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精神慰藉。他以一个彝族的儿子高举中华民族的火把,为世界点亮烛火。近年来,我采访撰写了一部关于高能物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始末的长篇报告文学,了解到这种正负电子的大对撞为的是不断探求客观世界里最小的物质,深刻感受到客观世界是无穷无尽的。主观世界也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读到吉狄马加的诗歌时,感觉到他显然也是在做这样的努力,在不断探求内心世界的无限可能性,探求广袤无边的人类世界的精神光亮。

他的诗歌所具有的民族性、世界性、人民性和现代性,为当代中国诗歌于世界语境中树立了庄重的地位,也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昭示了多种可能。也许每一位诗人都有自己特有的精神质地和表达方式,文学的多样化从来都是百花园繁茂与否的表现之一,不能期待所有的诗人都像吉狄马加这样书写,但不能没有吉狄马加。归根结底,吉狄马加的诗歌表达了一种强健的中国精神,在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承接,对现代化中国和未来理性的展望中,承载着中国人的梦想,对人类命运的倾情大爱,充盈着战胜沮丧、焦虑和困惑的力量。这正是今天的时代所需要的能量。

本次论坛对吉狄马加诗歌及当代彝族作家作品的研讨,延伸到对当代中国诗歌和中国文学的研讨。也就是说,今天的文学究竟要表达什么?要回答时代一些什么样的课题?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科学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文学又该做怎样的开掘和剖析?聆听大家的发言,我个人感觉受益匪浅,也感觉论坛达到了预期效果,或者说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在不断深入——当然,仍将继续。

感谢湖北和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学者,带着各自繁忙中的辛劳,专注地投入到这次论坛,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学术成果。感谢中南民族大学及文传学院,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研究中心主任杨彬教授敬业周到,从始到终,与中心团队一起做了大量的工作。感谢中心的合作单位湖北省作家协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起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四十多年里,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文学书写的系列成果。最近几年,由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策划的55个少数民族文学读本正在编撰之中,在座的有些专家学者也承担了撰写,付出了心血。这套书争取在2022年完成并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这将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请大家给予关注。

祝中南民族大学“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不断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民族文化构建中的品牌。

猜你喜欢

吉狄马加彝族少数民族
彝族海菜腔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吉狄马加书法作品欣赏
学者·战士·医师——彝族诗人吉狄马加的三重写作身份透析
“大地祭司”的无限之光——读吉狄马加的诗集《身份》
吉狄马加的声音诗学——解读长诗《我,雪豹》的一个视角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