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2021-04-17

关键词:价值观特色核心

董 杰

(中南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要使全体人民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就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纵观当今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交织交融交锋日益激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这些内外因素的变化在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巩固和提升提供有利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新形势下,我们不仅要研究如何传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及其运用规律。这对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导权与话语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内涵与特征

引领是指带动事物向某一方向运动、发展,其本质在于保证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既定方向性,它既强调事物自身外在因素的作用,同时也强调事物自我内在因素的作用。引领力则是基于事物内在力的一种内聚与融合基础之上的一种指向,并为事物自我发展提供持久不竭的动力。概言之,引领关注的是引领主体对客体的影响和制约,是介于两个异质对象之间的某种联系或者联结方式,描述的是一种动态的、持续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关系范畴;引领力侧重于引领主体自身的属性研究,强调的是引领主体作用发挥过程中的价值肯定与价值量化,是一种能够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驱动力量,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引领的作用范围,同时还是一种更为细化的衡量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对于提升和优化引领功能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引领力不仅是引领这一范畴具体呈现的一种力的外化,更是引领主体本身力量的自我确证和自我发展,是推动引领主体逐步实现主体自觉和价值自信的关键。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是建立在其自身科学性与真理性基础之上的,由其生命力、感召力、向心力与辐射力等诸种力形塑而成的力的融合体。它不仅表现在文化精神领域中,也体现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领域中,深刻体现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思想与精神的价值凝聚与价值指引。这一界定包含三层涵义: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具有坚实的基础,有着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本质指向;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来自于其自身生命力、感召力、向心力与辐射力等诸种力的内聚与融通,这些不同的力,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最终融合成具有内在关联的力的融合体,是一种新的力的形态;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中,并以此为载体,将“潜在的力”转化为“现实的力”、“无形的力”转化为“有形的力”,以此实现价值凝聚与价值引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具有内生性与外推性相融合、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伴生、导向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等基本特征。

其一,内生性与外推性相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形成首先源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体现了国家、社会与个体三者内在有机统一的共同价值追求,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内在本质的高度概括与抽象,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的“彻底性”,是其引领力产生的内生性因素。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驱动,还需要一定的外推力,即从国家政治和法律等层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发挥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国家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内生性是根本前提,外推性是重要保障,两者相辅相成,为其引领力的形成提供不竭动力。

其二,稳定性与发展性相伴生。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到国际国内环境等客观因素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发挥的强度或程度,即力的作用的大小处于一种较为均衡的状态,其潜在的力量还没有充分显现,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在“态势”上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它与国家综合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内生性力量就会不断得到激发和提升,其引领力的强度及其表现的程度会得到不断加强。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发展性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两者相互转化,共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其三,导向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毋庸讳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和指向性,其“力”作用于“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价值理想与价值实践,贯穿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之中。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正向价值理念的表达,实质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反对什么样的价值观,蕴涵了“引领力的批判性指向”——即对各种“以价值观表现、文化消费、生活方式等隐蔽的方式”[2]进行贩卖兜售错误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的批判。只有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导向性,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批判性指向提供前提和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发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指导,离不开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涵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正是这三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一种强大的力的聚合与力的指向。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因此,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予以凝练、得以确立的根本遵循。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内蕴了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价值理想与价值追求,集中表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根本性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树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体现了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方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了社会主义根本区别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从个人层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个人所应遵循的价值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创新性发展。正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价值性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社会与个人三个层面之中,并且使得三者之间有机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具有科学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这个重大问题的功能和特质,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价值目标分别去塑造人们追求国家理想的思维力,夯实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力,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践行力。

2.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精神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力量之源。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让中华民族有着“日用而不觉”的独特的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3]171,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建构而不是一种简单如昔的重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营养,厚植了深刻的历史动力。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力量之基。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创造的,它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承载了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时代强音。革命文化积淀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社会理想、个人修为等优秀精神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力量之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价值追求的集中表征,代表着时代进步潮流和社会历史发展方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提供了强大的心理认同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意蕴充分展开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三种文化形态,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不同层面,从不同的着力点与发力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成的现实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离不开中国近代以来的革命探索,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形成自然离不开当下的生活世界,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伟大革命实践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辟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现代化道路,它“需要有一套与其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并能形成广泛社会共识的核心价值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某种先天的、超乎现实的思想观念,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得以形成、得以彰显,它充分也必然是吸纳了和提炼了人民群众在火热的现实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和观念,并再回到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去指导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其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从历史时间与现实空间交汇处展开、印证、确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魅力,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的引领力。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生成夯实了强大而又坚实的现实基础;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高度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内在本质,表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内生出强大的价值引领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方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其引领力不仅仅是以“力”的观念的形式而存在,更重要的是它将凭借何种方式或载体将其转化为看得见的“现实的力”来实现引领。唯其如此,科学理论和价值理念才能为群众掌握,并最终掌握群众,变成现实的物质力量。

1.思想统合的方式。当前,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不断交流交锋,社会主体思想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多样。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其引领力的充分实现必须有着共同的社会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之基,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精神支柱,是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抵御错误思想干扰和实现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强大思想武器,内在地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方面面,给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的生命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紧密结合不同社会利益群体的现实需要和思想实际,持续不断加强全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统合社会群体和个体的思想观念,形成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下的多样化社会思想观念并存的和谐局面,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提供坚不可摧的强大思想基础。

2.利益认同的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还源于人们是否有着共同的利益取向。人们选取、趋从某种思想观念与价值标准,与其一定的利益追求密不可分。“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6]要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形成价值共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大众认同”与“大众话语”,更重要、更根本的还是要通过利益认同,形成利益共同体。“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必须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如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使人们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的重大实践价值,从思想和行为上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只有实现共同利益认同,才能绽放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蕴魅力,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3.理论深化的方式。从理论维度来看,充分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一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基础,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研究,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性概括与升华研究,以及加强对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的比较研究,从而揭示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普遍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从中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规律性认识。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利益关系调整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基本内涵、基本要素、基本特点和作用机理等基本理论研究,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生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撑。

4.实践推进的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人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8]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有赖于并实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因而必须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之中,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进行确证和实现引领,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正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向世界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巨大历史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不断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实践不断增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之中,“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3]16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还离不开人们生活的具体场域或情境,通过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进行确证,并实现对人们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的价值指引。

思想统合的方式与利益认同的方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实现的外部方式,理论深化的方式与实践推进的方式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实现的内部方式。其中,思想统合是基础,利益认同是根本,理论深化是保障,实践推进是关键,四者之间相互含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提升路径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实现方式,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一成不变,还必须创造性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水平的全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着力,形成现实合力。

1.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中国主导体制机制的价值观。历史经验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所代表的价值观要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中高势位、绝对的主导价值观,必须以制度安排的方式,将其价值理念贯穿于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领域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和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宪法》第二十四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党和国家层面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导性地位。但要真正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还必须使其“有明确制度可遵循、依可靠制度而落实、为硬性制度所保障”[9]的体制机制。因而,应做好顶层设计,通盘规划,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之中,健全不同行业、地域、组织、团体等之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培育、认同和践行中的体制机制,从具体可操作的层面落小、落细、落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彰显中的主体性地位和示范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唯其如此,才能有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引领力作用。

2.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提升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的提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目标指引力、价值导向力与实践行动力,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从本质上来看,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向实践建构,有着多重价值追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义。国家治理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两个一百年”与“中国梦”,国家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和坚持人民性的价值立场,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公平正义的伟大事业等等,这些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意蕴。事实上,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制度体系、实践体系和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生动展开的现实表达。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多元主体交互共治的“扁平化”模式,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必将极大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3.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觉文化建设。价值观是文化的精髓,是文化的价值表达,价值观的认同与接受离不开文化的承载、阐释,价值观的力量必须通过文化的力量释放。伴随着媒体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已经由话语文化、印刷文化进入到视觉文化形态。相对于以语言符号为中心的语言文化而言,视觉文化是以视觉媒介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以“影像”“图像”“景观”为核心的视觉文化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和思维范式,不断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新的载体形式和表达方式。以概念、词语为表达中心的话语抽象正日益让位于以影像、图像为表达中心的视觉形象,“从本质上来看,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10]。由于视觉文化“通过图像建构、折射或扭曲一个民族或个体的信念价值或意识形态”[11],因而不能低估图像文化“对表述与价值系统施加深远的影响”[12]。故此,在规范视觉文化传播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鲜明体现视觉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视觉消费文化”中的转化及实践,悄然渗透和浸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里,达成行为与人格的价值塑造,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提升的重要路径。

4.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话语权。法国学者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是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话语意味着一个社会团体依据某些成规将其意义传播于社会之中,以此确立其社会地位,并为其他团体所认识的过程”[13],因而,话语权的实质即为对外影响力、控制权。国际话语权则是一国由话语产生的权力,该权力能以非暴力、非强制的方式改变他人、他国的思想和行为[14]。话语中往往裹挟着价值指向,彰显着话语者某种特定的意图。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有利于增强价值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站在人类道义力量的制高点上,内在具有引领的特质和力量。要通过把握话语主动权,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充分利用官方平台、一流媒介、民间渠道以及“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布局,在抗疫、脱贫、恐怖主义、文明冲突等问题上,以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传播中国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话语权,在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全球化发展至今,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相互交流、交织、交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强大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不遗余力地贩卖和兜售所谓的普世价值,不断抹黑和攻击中国,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有增无减,以及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质疑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社会错误思潮的泛滥,不断侵蚀着主流价值观的社会认同,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带来前所未有的威胁,严重干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大局。因此,在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基础上,要学习借鉴西方的有益做法与经验,从理论影响、话语说服、社会整合、舆论引导等方面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最大程度凝聚价值力量,形成磅礴伟力。

猜你喜欢

价值观特色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特色种植促增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中医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党建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