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岷县猫尾草成特色产业 促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021-04-17李存福屠德鹏林积圳全国畜牧总站牧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岷县干草饲草

文│李存福 屠德鹏 林积圳(全国畜牧总站牧草种质资源保存中心)

王琼(甘肃省岷县畜牧兽医局)

猫尾草,也叫梯牧草,是世界上著名的栽培牧草之一,为多年生宿根植物,叶量丰富,草质细嫩,适口性好,饲用价值优良。常规营养成分见表1。

猫尾草是马喜爱的饲草,能够调节马的消化功能,降低急腹症,减少精料饲喂量,提高赛马耐力,保持赛马体型。近年来,中国香港、广东省、北京市等地的马场开始用猫尾草饲喂马。在欧美一些国家中,猫尾草是主要的喂马饲草。

猫尾草分布在欧亚温带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野生分布,其他省区多为引种栽培。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展示,猫尾草标本采集于全国20个省区市,第一份标本1908年在江苏省采集,到194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西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北省、北京市、辽宁省、吉林省等10个省区市有采集记录。1950—1979年,在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5省区采集。猫尾草标本采集地多数与军马场栽培有关,栽培猫尾草饲喂军马。

猫尾草是奶牛的理想饲草。用猫尾草饲喂奶牛,能够提高奶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猫尾草还是草食性宠物的理想饲草。近年来,猫尾草用来喂养龙猫、荷兰猪、兔子等食草宠物,甚至成了购买宠物时的配带饲料。

一、产业形成与发展

1.引进种植,形成品种。1940年,国民政府军政部在甘肃省岷县奔直寺设立岷县军马场。1943年,岷县军马场从美国引进猫尾草,栽培作为军马的饲草。1979年,甘肃省饲草饲料技术推广总站和岷县军马场进行选育研究。1990年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为岷山猫尾草品种。2020年,岷县猫尾草通过中国名牌产品委员会认证,获得中国优秀绿色环保产品称号。

表1 岷县猫尾草干草常规营养成分 %

2.依托项目,研究示范。从1982年开始,岷县依托草原畜牧业项目,在寺沟镇持续种植岷县猫尾草,并开展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工作,研究猫尾草高产栽培技术、青干草调制技术等,猫尾草亩产鲜草可达2000~3000千克。

3.种植加工,规模生产。2006年,寺沟镇立林村种植了300多亩岷山猫尾草和岷山红三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2013年,该村注册成立了合作社,扩大了猫尾草种植范围,目前留床面积达6000多亩,并生产不同规格和包装的干草产品。2012—2017年,岷县猫尾草保留面积3万亩,从最早的人工种植、翻草、晾晒,到现在的机械化作业加工,生产精包装的猫尾草干草、半干青贮、草饼、草颗粒等产品。

4.提升产业,助力脱贫。近年来,岷县县委、县政府立足岷县猫尾草资源优势,把草产业作为加快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猫尾草种植扩展到14个乡镇、182个村、77个合作社,建立了2个千亩种植带,连片种植达3000多亩;增加烘干机械数量,提高猫尾草加工能力。开通农户销路,落实猫尾草订单生产。全县建立了22家网店,开展线上和线下销售,2019年岷县猫尾草销往全国多地的马术俱乐部2.6万吨、宠物终端市场1.2万吨。2020年,合作社的猫尾草订单已经签完。猫尾草产业带动全县8878户贫困户增加收入,占贫困户总数的21%。

二、产业发展动力

1.政策带动。岷县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立草为业,重点支撑脱贫攻坚。主要完善了岷县猫尾草规模化种植、机械化加工、电商销售和特色品牌打造等全产业链,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同时,岷县成立了岷县草产业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岷县草产业协会、岷县草产业联合总社和14个乡镇草产业分社,全面推进草产业工作。2020年4月,岷县还组织论证了《岷县猫尾草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明确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形成了政策全面支持、猫尾草产业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2.投资促动。2018年,岷县制定了《全县做大草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先后在扶贫资金中安排资金2859万元,用于购置加工机械等生产设备,鼓励和支持贫困户种植猫尾草。2018年猫尾草留床面积3.4万亩,2019年新增种植面积6.6万亩。在县政府的引导下,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参与扶贫,建立了5个猫尾草加工扶贫车间,与贫困户签订种草协议,带动贫困户种植猫尾草。

3.平台传动。岷县发展猫尾草产业采取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合作社承载、项目拉动、东西部帮扶的多种方式,推行“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村党支部搭台,贫困户通过土地、生产资料、扶贫专项资金等入股合作社,参与保底分红,合作社收购贫困户的牧草。同时,还推行“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草业公司利用财政产业发展资金,作为贫困户的股份,带动贫困户参与分红;扩建猫尾草加工基地,和种草户签订收购协议。

4.市场拉动。近年来,随着国内赛马活动和宠物市场的发展,猫尾草需求量不断增加。岷县与中国香港、南京市以及中国赛马协会等签订了购销协议。注册了“积翠、归乡提、叠藏源、岷陇源、藏河源”等5个自主品牌商标,提升了猫尾草产品的竞争力。

5.科技推动。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岷县实施猫尾草种植项目,持续多年在寺沟镇开展试验推广。近年来,岷县猫尾草种植范围不断扩大,种植加工机械化不断完善,草产业发展成为全县的一个新兴产业。2019年,岷县与中国马业协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签订了草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先后聘请中国草业协会和科研院所11名专家教授为岷县草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和特聘专家。同时,岷县还开展猫尾草种植技术培训班,2020年举办培训15期1250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种草技术水平。

三、取得的成效

岷县发展猫尾草特色产业,实现了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扶贫效益。

1.形成新兴产业。2020年,岷县猫尾草保留面积10万亩,总产量6万吨,总产值3.6亿元。岷县猫尾草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形成,草产业成为岷县乡村振兴的新兴产业。猫尾草与中药材、蜂蜜成为岷县农民增收的“三件宝”。猫尾草种植和中药材种植轮作倒茬,形成了较合理的种植结构。

2.增加农民收入。目前,猫尾草自然晾晒的干草每吨均价3400元,裹包半干青贮每吨2000元,宠物精品干草每吨7000元以上。猫尾草成了“高端草、黄金草”,成了农民致富的“金钥匙”。猫尾草种植比较效益好,年投入200元,收入可达2000多元。而且猫尾草播种一次,可连续收割6~7年,管护简单。

3.助力乡村振兴。2019年,岷县猫尾草产业带动4644户贫困户种植了2.9万亩猫尾草,户均6.2亩,年收入在1.24万元以上。草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按照高于市场15%的价格收购牧草,进一步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草业企业与贫困户签订长期种植收购协议,吸纳季节性用工,向贫困户免费提供种子、农药及技术培训,以高于市场10%的保护价收购牧草,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

猜你喜欢

岷县干草饲草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Around the Farm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风铃
中共第一任岷县张明远“县长”
奶牛饲喂青贮饲草的比较试验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