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有备而老”

2021-04-15熠新

中国社会保障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养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最近,一则“老太太冒雨缴医保费被拒收现金”的消息,引发网民共情、舆论热议。与此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强调要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普遍适用与分类推进相结合、线上服务与线下渠道相结合、解决突出问题与形成长效机制相结合,做实做细为老年人服务的各项工作,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每天有2 万多人跨入老年行列,60 岁以上老人已达2.5 亿人,失能老年人超过4000 万人……我国面临“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严峻挑战,“中国式”养老如何趟出一条新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代表“行动”,“积极应对”代表“主动出击”,“国家战略”代表“国家意志”“国家方案”“国家行动”以及“全民意愿”。

其实,党中央、国务院近年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将老龄化工作列入其中。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化生育政策,提高人口质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2019 年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明确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到2022 年,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到2035 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安排更加科学有效;到本世纪中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度安排成熟完备。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影响,挑战与机遇并存。未来较长时期,中国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快速加深,养老服务供给与结构矛盾也将更加凸显,如何更好地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十四五”期间,社会保障体系将牢牢把握人口发展形势和养老服务需求,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部署,聚焦养老服务“难点”“痛点”“堵点”,促进全覆盖、多层次、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重点保障贫困老年群体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着力破解高龄、空巢、独居、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长期照护难题;发展老年人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调整人口生育政策,推进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培育老年群体就业市场;营造物质养老和精神养老并重的敬老环境和社会氛围。

天若有情天亦老,霞光漫天无限好!中国正向世界规模最大的老龄化浪潮发起“攻坚战”,从“未备先老”到“有备而老”,从“有备而老”再到“优备厚老”,中国正在谱写美好、和谐、幸福的“适老”答案!

猜你喜欢

医养人口老龄化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医养当兴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