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眸2020

2021-04-15鲁全

中国社会保障 2021年1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社会保障救助

■文/鲁全

在2020 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着实考验了全球各国包括公共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是回顾2020年时,必然无法回避的关键词。它不仅是一次全球范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且时至今日仍然在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无疑,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表现值得点赞,无论是对新冠肺炎患者医疗费用的化解机制,还是对疫情中“逆行者”的工伤认定机制,抑或是对滞留各地面临生活困难者的社会救助机制,还有对社会资源有效动员的慈善捐赠机制,以及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的社会保险费减免机制等,都堪称及时、有效。前不久,笔者受邀与欧盟相关组织就疫情期间的社会保障政策视频交流,欧盟专家也高度认可中方在疫情期间所采取的社会保障政策。疫情期间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是中国执政党与政府“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以人民生命健康为重”的最直接体现。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在应急期所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哪些应当转变为长期性措施(如扩大失业保险受益范围、推广线上经办),哪些应当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而及时中止,使得我们的制度更具韧性。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在2020年取得的最重要成就,社会保障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截至2019 年底,全国累计2900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过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政策;超过2935 万贫困老年人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医保扶贫政策累计惠及贫困人口超过4.6 亿人次,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贫困人口住院和门诊慢病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稳定在80%左右。当我们消灭了现有标准下的绝对贫困,社会救助制度需要关注因发展能力不足和机会不均等而造成的相对贫困,养老保险制度要关注低收入群体缴费能力不足的困境,医疗保障制度则要防止因病返贫的问题等。

共享经济和平台就业所带来的新型职业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则是2020年最受关注并将引起长期关注的重要议题。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生产方式基础,而共享经济和平台就业导致雇佣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地点不再固定,甚至连雇主也都不再唯一。一方面,这种用工方式更加灵活,以此种方式参与社会劳动的劳动者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因为“算法事件”和以外卖小哥的交通事故为典型表现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护问题亦被提上议事日程。互联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给生产方式带来根本性颠覆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意识到资本的“网络化”“平台化”和由此对劳动者合法权益保障带来的巨大挑战。显然,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调整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结构和模式,去适应这个全新的时代。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保障的功能都不容小觑。时值期末,笔者与所教班级的学生一对一面谈,了解他们对社会保障的看法和认识,有学生说“社保很浪漫,它用无形的制度让人们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社保是天使,它在你遇到风险和困难的时候就会出现在你身边”。笔者深以为然。期待2021 年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在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社会保障救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水下救助抢险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