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要经济体复苏分化加深刺激政策面临转向
——2021年三季度全球经济形势分析

2021-04-15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21年12期
关键词:欧元区债务消费

□ 吴 妩

2021年三季度,世界经济继续复苏,但复苏分化加深,生产消费恢复差异明显。全球通胀压力持续加大,供需矛盾突出,上游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全球风险不容忽视,债务持续走高,市场资金不足。同时,非美货币均不同程度承受贬值压力,且通胀倒逼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加息预期不断增加。三季度世界经济总体呈现“三个加”的特点。

|复苏分化加深,结构失衡明显

(一)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复苏前景分化

由于新冠疫苗接种的快速推广,加之宽松货币政策刺激,发达经济体的复苏更为强劲,新兴市场国家复苏则较为缓慢。从三季度GDP 同比增速看,美国为4.9%,欧元区为3.7%,英国为6.6%,巴西为4.0%,墨西哥为4.5%。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新兴市场国家疫苗短缺阻碍经济活动的正常化,复苏前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从先行指标看,三季度,发达国家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普遍高于新兴市场国家(图1)。7-10月,发达国家如美国、欧元区和英国PMI均保持在60 左右,维持强劲态势。10月,美国PMI 为60.8,欧元区为58.3,英国为57.8。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和墨西哥PMI保持在枯荣线(50)左右,印度保持在55 左右,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同期水平。10月,巴西PMI 为51.7,墨西哥为49.3,印度为55.9。

图1 全球主要国家PMI(2020年10月-2021年10月)

(二)消费端优先恢复,生产端有所滞后

三季度,美欧居民消费继续稳步增长,8月和9月,美国商品零售额环比增速均为0.7%,8月欧元区商品零售额环比增速为0.3%,比上月提高2.9 个百分点。同时,7月和8月,美国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22.2%和20.6%,欧元区为17.2%和26.5%,日本则高达28.6%和44.7%,表明发达经济体内需较为强劲(图2)。

图2 美国、欧元区、日本国家进口额同比增速

然而,生产端恢复明显滞后。7月,美国工业产值环比增速为1.0%,但8月和9月分别下降0.1%和1.3%。8月,欧元区环比下降1.6%,比上月下降3.0 个百分点。7月和8月,日本工业产值环比分别下降1.5%和3.6%。

(三)服务类消费强劲,商品消费或后劲不足

纵观历史数据,美国货币救助政策后期,服务类消费增速恢复一般滞后于商品消费。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例,2009年8月,美国商品消费同比增速转正,达到0.2%;彼时,服务类消费增速仍在负区间,至2010年2月,服务类消费同比增速转正,达到0.6%。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下滑明显,商品消费增速回落,服务消费持续下降,美国迅速采取量化宽松政策,9月商品消费增速达到小高峰,而服务消费至2021年3月才转正;2021年4月,商品消费同比再次达到高峰。随着新冠疫苗普及、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预计四季度,个人消费支出的恢复将以服务类消费为主,商品消费增速或会继续回落(表1)。7-9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中服务类消费同比增速分别为7.8%、7.1%和6.4%,整体高于耐用品消费的7.0%、6.0% 和4.2%,基本与非耐用品消费的6.6%、9.1%和7.0%持平。

表1 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速(2020年5月~2021年9月 )(单位:%)

|通胀压力加大,供求矛盾突出

(一)上下游通胀维持高位,供求关系紧张

三季度,生产者价格同比进一步攀升。7-9月,美国PPI 同比增幅分别为7.7%、8.3% 和8.6%,与上季度相比,同比增幅持续提高;7月份和8月份,欧元区PPI 同比均突破12.0%,分别为12.4%和13.4%,增长速度达到历史峰值;7-9月,日本PPI 同比增幅分别为5.8%、5.8%和6.3%,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高值。由此看出,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生产领域市场供需关系进一步趋紧。(图3)

图3 美国、欧元区、日本PPI 同比增速

三季度,消费者价格维持高位。7-9月,美国CPI 同比增速分别为5.4%、5.3%和5.4%,增幅与上季度基本持平;欧元区CPI 同比分别为2.2%、3.0%和3.4%,比上季度有一定程度增长。这表明在后疫情时期,供给端与需求端复苏具有一定的时间差,上游通胀尚未完全向下游CPI传导。(图4)

图4 美国、欧元区、日本CPI 同比增速

(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提高供给端价格水平

三季度,大宗商品价格始终位居高位。7月末,美国商品研究局现货指数(CRB)达到556.0 点,为2021年以来最高值;7-9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指数一路上行,从3292.0 点增加至5167.0 点,平均增幅达937.5 点/月,增速较快。(图5)

图5 BDI 和CRB 现货指数(2020年10月-2021年9月)

(三)美国就业不及预期,涨薪增加通胀压力

三季度,美国非农就业新增人口数明显低于市场预期。9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19.4 万人,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50 万人,增幅为2021年1月以来最低。其中,休闲和酒店业、专业和商务服务业的工作岗位显著增加,公共教育领域的就业人数有所下降。非农新增就业人数连续第二个月低于预期,表明在大多数联邦失业补贴措施已经到期的情况下,美国民众缺少就业意愿,就业增长不力。在服务部门仍需大量劳动力的背景下,就业人数的减少有可能进一步拉动工资上涨,变相增加通胀压力。

|多重风险加强,货币政策转向

(一)全球债务走高,市场资金不足

三季度,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债务开始逐渐走高。10月,美国政府债务为28.90 万亿美元,比上月提高约1.5 个百分点。日本2020年政府债务相当于GDP 的比重高达266.2%,为全球之最。9月,欧元区一般政府到期债务(3-12月)相当于GDP 的比例为9.4%,比上月提高0.7 个百分点,其中德国一般政府到期债务(3-12月)相当于GDP 的比例为8.4%,比上月提高0.4 个百分点,为2021年以来高值;法国一般政府到期债务(3-12月)相当于GDP 的比例为10.5%,比上月提高0.5 个百分点,为下半年高值。新兴市场国家债务压力同样上升,达历史最高值。10月,巴西政府债务达7.00 万亿雷亚尔,比上月提高0.9 个百分点;印度和墨西哥2020年政府债务相当于GDP 的比重分别为74.0% 和52.1%,分别比上年提高0.2 个和7.0 个百分点。这表明,全球过度依赖债务驱动,市场或将缺乏足够的资金保持长期、可持续性发展,经济恢复潜力或将不足。

(二)美元指数走强,非美货币贬值压力大

三季度,美元指数显著走强,非美货币不同程度承压贬值,反映出美国经济恢复更好,外部市场中美元存量仍较充沛。7-9月,美元指数从92.10 点上行至94.26 点,达到2020年7月以来最高值。非美指数则不同程度承压贬值。同期,欧元兑美元汇率从1.1870 下跌至1.1577,为2020年7月以来最低点;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英国经济复苏乏力,对美元升值后劲不足。2021年7月以来,英镑兑美元汇率从1.3902下跌至1.3475,达到2021年以来新低。日元兑美元汇率也持续下跌,9月,日元贬值到1 美元兑换111.28日元的水平。

(三)通胀刺激加息提前

受到通胀预期上升的影响,加息或将提前。三季度,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保持在0.00-0.25 不变,欧洲央行基准利率维持在0.00,日本官方基准利率维持在-0.10 不变,但加息预期不断增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2022年3月的议息会议至少加息了一次的概率从0%上升到22.8%;2022年6月的议息会议至少加息了一次的概率从7.1%上升至65.6%;2022年9月的议息会议至少加息了一次的概率从25.9%上升86.5%。

猜你喜欢

欧元区债务消费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
40年消费流变
欧洲央行将建立欧元区即时支付系统
欧元区2016年GDP增长1.7%
债务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新消费ABC
“消失”的千万元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