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1-04-14吕月丽

卷宗 2021年2期
关键词:号段模量碎石

吕月丽

(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裂缝形成原因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沥青路面常见的一种基层形式,此类基层以级配碎石为骨料,采用一定数量胶凝材料和充足的灰浆体积进行骨料空隙填充。基于嵌挤原理,完成摊铺、碾压一系列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初期具有较高强度,随着龄期的增长,基层强度也迅速增加,并形成一个板体,其具有强度高、抗渗及抗冻能力良好等特点。当遇到降雨天气,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仍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表面坚实,是一种良好的路面基层材料。但是长期使用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不可避免将会产生干缩、温缩裂缝,甚至向面层反射,形成反射裂缝,从而对路面行车舒适性和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保证采取的裂缝防治措施科学、有效,必须裂缝形成原因有所了解,具体如下:

1)干缩裂缝形成原因。(1)毛细管张力作用。在和外界环境接触的空隙处最易发生水稳碎石基层材料干缩现象,伴随水分蒸发量的不断增加,半刚性基层材料毛细管水面逐步降低,致使毛细管张力增加,进而出现半刚性材料初期体积收缩问题。伴随失水速率的进一步加快,毛细管孔径越来越小,张力逐步增大,则材料干燥收缩率将随之增大,引发裂缝。(2)吸附水及层间水作用。在水分持续降低的情况下,水稳碎石基层材料吸附的水分也将逐步减小,在颗粒表面包裹着的水膜越来越薄,颗粒间距日渐减小,基层材料总体积也随之降低。基于吸附作用影响,体积收缩并不显著,究其根本在于颗粒之间存在分子斥力现象。随着吸附水和分子间斥力作用的降低,层间水将发挥重要作用。一般来讲,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当中,集料含泥量内黏土含量的多少,将会严重影响层间水的作用。(3)水泥水化作用。水泥的凝结作用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的主要来源,水化程度对基层强度起决定作用。一般来讲,水泥可分为初凝、终凝两种形式,水化作用加快,在水化作用下,水化产物逐步形成、生长,微结构持续发展,终凝时期结构密实度慢慢满足要求。硬化过程时间相对较长,无论是在水化过程中,还是在硬化环节,均离不开自由水的作用。因此,水泥掺量的多少将会对失水率造成一定影响,这也是产生干缩的主要原因。

2)温缩裂缝形成原因。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收缩裂缝,一般引发原因可分为2种,即昼夜温差、季节性温差。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而言,干缩系数会对基层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温度变化也会产生裂缝。(1)昼夜温差作用。一般多在高温季节铺设基层材料,日照强度大,气温高,但夜间温度相对偏低,昼夜温差作用下,将会导致基层温缩应力增大,并持续积累,这种情况下,基层开裂概率大大增加。若在基层上面覆盖一定厚度基层面层,在温度梯度效应下,按照“由上至下”的温度递减变化规律,基层底面受温缩作用将大幅下降,因此,铺设一定厚度沥青面层,将会降低温缩应力的影响作用,减少基层开裂机会。(2)季节温差作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而言,季节温度变化对其影响很大,特别是四季分明的北方地区。冬季严寒、气温零度以下,基层极易出现冻害情况,进而加重基层收缩现象。基于面层与底基层的上下约束,基层在面临气温变化时,往往会出现拉应力大幅增长的问题,从而出现基层裂缝。

2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全长13.4km,原路面结构为4cm沥青罩面+8cm沥青混凝土+15cm二灰碎石+15cm石灰土,由于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的长期作用,路面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病害,比如网裂、龟裂、路面变形、坑槽等,经现场勘查可知,路面基层强度不足,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对本路段进行18cm冷再生基层调拱,并补强水泥稳定级配碎石(18cm)和沥青混凝土(9cm)。按照室内试验研究结果,在养生2d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微裂施工,通过抗压回弹模量下降百分率控制现场试验微裂程度。按照所得结果可知,抗压回弹模量下降百分率为抗压强度的1.4~1.6倍,为此,可在30%、40%、50%控制抗压回弹模量下降百分率。为了保证施工质量,需采取具有代表性的路段作为试验段,共400m,分为4段,每段均为100m,其中A、B、C段分别为微裂程度30%、40%、50%,参照路段设为D段,不做微裂施工处治。

3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微裂施工技术要点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微裂技术施工过程。微裂施工中,采取XG6224m-1型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9.5m为路宽,3.185m为压路机宽度,按照既定碾压施工方案,由左至右压路机分3次完成碾压,碾压速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缓慢、匀速前行,一般为3~5km/h,保证碾压无死角,可达到压实度要求。

2)基于落球式弯沉仪的微裂技术过程控制。基层摊铺碾压施工之后,即可进入洒水养生阶段。在养护2d之后,便可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微裂施工。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实时通过落球式弯沉仪测定其模量。首先要将各个试验路段微裂前的基层模量测定出来,并将其作为基准模量。微裂过程中,振动压路机每振动碾压1遍,便可进行一次回弹模量测定,当模量降低至要求微裂程度之后,便可停止碾压施工,并对微裂情况进行详细观测。4个试验段微裂前模量均为845MPa,碾压遍数和模量测定结果如下:(1)1号段,碾压遍数为4遍,微裂后模量为580MPa,微裂程度为32%;(2)2号段,碾压遍数为5遍,微裂后模量为470MPa,微裂程度为44%;(3)3号段,碾压遍数为6遍,微裂后模量为375MPa,微裂程度为56%;(4)4号段,无碾压,微裂前后模量一致,均为845MPa。

3)微裂施工结果及分析。通过微裂施工之后,可以得出如下结果。(1)1号段,微裂程度为32%时,微裂缝肉眼基本不可见;(2)2号段,微裂程度为44%时,微裂缝大部分肉眼不可见,少数可见;(3)3号段,微裂程度为56%时,微裂缝大部分肉眼可见,呈细而分散的微裂缝网络。

按照微裂技术作用机理规定,当基层微裂处理之后,最佳状态为微裂缝网络呈现大部分肉眼不可见或少数可见,这种情况下,将有效释放材料早期收缩应力,且养生后期大部分裂缝均可自动愈合,对路面结构整体承载力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基于此,可认为当微裂程度为40%左右时,裂缝大部分肉眼不可见,少数可见,为最佳状态。

微裂技术主要用于提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抗裂能力,同时,还可改善及抑制沥青路面反射裂缝。因此,为了全面了解路面抗裂效果,在试验段通车运营1年之后,对路面反射裂缝进行调查分析,经勘查可知,1、2号段均出现了1条非贯穿裂缝,未见贯通裂缝;但是3、4号段则均出现了1条非贯穿裂缝和1条贯穿裂缝。由此可见,相比微裂程度50%和未做微裂处理路段,微裂程度30%、40%路段裂缝数量较少,与此同时,考虑到在对材料后期强度恢复不影响的情况下,微裂程度越大,材料释放收缩应力的效果越佳,最终确定微裂技术可采取养生2d后,40%微裂程度为最佳选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通车运营时间的增长,公路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裂缝、水稳定性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开裂病害最为常见。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必须找出病害原因,采取科学、有效地防治措施,从而促进我国公路建设水平不断进步。

猜你喜欢

号段模量碎石
碎石神掌
高劲度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京台高速车辙维修段的应用
室内回弹模量和回弹再压缩模量试验参数探讨
虚拟运营商165号段品牌正式发布
CFG桩与碎石桩的比选设计
关于现行规范路基顶面回弹模量的理解和应用
悲壮归乡路
海事卫星1749号段投入使用
稻谷堆的压缩密度与体变模量的测定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