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象即道”
——论宗白华以象为本体的形上学思想

2021-04-14

大众文艺 2021年5期
关键词:宗白华条理本体

胡 谍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 100871)

宗白华的中国形上学,是在对中国哲学进行创造性阐发的基础上形成的新思想,形成时间大致为20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同一时期熊十力、冯友兰等开启了体系化哲学的建构运动,对中国哲学进行现代化改造。宗白华的中国形上学,是这一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原因,他的形上学思考仅呈现为学术草案,未能完全成型。通过考察其形上学笔记,我们仍可勾勒出宗白华中国形上学的大致面貌,从而加深对宗白华学术思想的认识。

一、“象即道”的提出与象的含义

在西方哲学中,经典本体论讨论的是存在或存有(being)的问题,也就是超越具体时空之外的“一”。中国哲学中常说的“道”,对应于这个“一”本体。宗白华在他的形上学笔记中开宗明义,称“象即中国形上学之道也”。“象即道”的讲法,等于直接说出中国形上学的本体是“象”。从这一点来看,宗白华的中国形上学是“象本论”,以象为本体。

“象即道”中的“象”,究竟是什么意思?从宗白华的论述看,“象”的含义有两层。其一,像是可由感官感觉的图形。宗白华通过中西哲学比较的方式来对此进行说明。他说西洋形上学为“数的形上学”,数的形上学将一切物质化为空间,空间化为点,点化为数,以数与形(几何图形)来推出普遍抽象的真理,表示宇宙永恒的秩序。西洋形上学中的“形”,不是具体实物之形,也不是感觉直观的图形,而是“概念的形”。与“数的形上学”相对,我们可以将宗白华的中国形上学称之为“象的形上学”。宗白华说,中国形上学是象征的哲学,“由感觉的图形,以显露意义价值与生命轨道”。他解释道,这是《易传》中的“立象以尽意”:所尽之“意”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立之“象”为“感觉的图形”。由此可见,中国形上学的象,指的就是可以由感官感觉的图形,而不是西洋形上学那种抽象的、概念的形。

其二,象为法象。象虽为感官图形,但形不一定是象。象与形的关系,简单来说是形在象中,象涵具形。《易传》有“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等说法,宗白华认为,这些说法透露出象中蕴含着一定的物情事理。也就是说,象中内含形所不具备之“法”,是可以取正者。取正之形即为象,此即“正象”。因“象中有法,故谓法象”,宗白华又称正象为“法象”。总之,在宗白华的中国形上学中,象又是指法象。

二、“生生条理”作为象的构成原理

象中之法,宗白华又称之为“天则”“条理”“序秩理数”,其具体内涵为“生生条理”。20世纪20年代,在形上学思考形成前,宗白华将条理仅仅理解为艺术外在的表现形式。他认为艺术品可分为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内容指艺术创作者所要表达的生命境界,包含创作者的思想、情绪和经历等;形式指创作者表现某种境界时使用的材料和方式,包括颜色的组合、音阶的排列、作品的结构等。宗白华说:“一切现象,皆至动而有条理也,艺术之形式即此条理,艺术内容即至动之生命。”在他看来,山水画的颜色、画面结构等,都是艺术的形式条理,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到40年代,宗白华的中国形上学思考逐渐成熟,他对条理的含义做了新的规定。具体来说,条理不再是艺术外在的表现形式,转变成了具有实质内涵的“生生条理”。更重要的是,宗白华将“生生条理”作为象的构成原理。

宗白华说的“生生条理”,究竟是什么意思?考诸学术史,“生生条理”的说法源自清人戴震,具体出处为戴氏《绪言》中的“举生生即赅条理,举条理即赅生生”。宗白华“生生条理”的概念,即从该句转化而来。戴氏《绪言》一书,旨在“辨宋儒理气论之妄”。我们知道,朱熹以理为绝对的本体。在理气关系的问题上,朱熹认为“理在气先”,“理生气”。戴震对此有不同看法,他将“理”训为“条理”,指出事物“得其分则有条而不紊,谓之条理”。也就是说,理并非抽象的普遍性,事物如其本分而有条不紊即是理。在戴震看来,理不在气先,亦不在气外,理是“人物、事为本身内具之条理”,是人物、事为“不易之则”。这是“举生生即赅条理,举条理即赅生生”的本意。

宗白华对戴震有关“条理”的思想做了进一步发挥。在他看来,“生生条理”是宇宙中先验的生命节奏和规律,世界万物循此节奏和规律生生变化。相对于具体事物而言,“生生条理”有形而上的优先性。宗白华又说,“生生条理”是象的构成原理,在此逻辑前提下,象才被确立为宇宙的生生之本。换言之,“生生条理”是“象即道”得以成立的基础, “象即道”的本质是以象之“生生条理”为道。正因为如此,宗白华有时以“生生条理”代替象,称“生生条理”为道、为本体,这与“象即道”说的其实是同一个意思。

三、象本论的展开

象本论或“象即道”的思想,是如何展开的?从宗白华的论述来看,“象即道”思想的展开,主要涉及宇宙万物、人和艺术三个层面。

从宇宙万物来说,象及其“生生条理”,是宇宙万物之本和创化原理。在宇宙论问题上,宗白华没有讨论宇宙万物按时间先后的线性生成,而是从逻辑在先的意义上来考察宇宙万物的创生根据。换言之,宗白华中国形上学的宇宙论是“本体宇宙论”,而非汉代线性生成的宇宙论。宗白华追寻的是宇宙万物创生的形上学依据,也就是宇宙万物之所“本”。推宇宙万物之本,乃象之“生生条理”。《礼记·中庸》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说法,宗白华认为“天地位,万物育”代表着宇宙的生成。他指出,“‘天地位,万物育’是以‘序秩理数’创造‘生命之结构’”。具体来说,天地法象而创化万物,以象所涵具的“生生条理”来创造生命的结构,由此实现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这就是“天地位,万物育”的宇宙图景。从这一点来看,象及其“生生条理”,是宇宙万物之本和创化原理。

从人来说,象作为本体,是先验给定的,指示着人生生命先天的条理价值及意义。君子反身而诚,观象以明意,就是观得象所显示的生命范型,以之为人生上升的方向。宗白华将此称为“正位凝命”,意思是“人生生命不断求形式以完成其生命,使命”,以实现“成人”之可能。可见,象又是人的生命得以存在的源头。

从以艺术为代表的形下之器来说,“制器者尚其象”,无论文章之器抑或机械之器,只有以象为创造之原型,涵具象之“生生条理”,作为文化象征之器才可能成立。在宗白华看来,艺术作为形下之器,属于用的层面。但艺术启示着形上之道,直接呈露着宇宙生生之条理和节奏。因此,宗白华指出,象之“生生条理”还是艺术意境的本体。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是形上之“生生条理”在形下之艺术层面的显现和落实。

总之,无论就宇宙万物、人或艺术而言,象及其“生生条理”都指向存在之本体,中国形上学是象的本体论。宗白华说“象即道”,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四、意境与“象即道”的形上学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知,宗白华“象即道”思想展开的重要一环,是以象及其“生生条理”作为中国艺术意境的本体。有了“象即道”的形上学视角,我们可以对宗白华的意境理论产生新的理解。

在《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这篇文章中,宗白华对意境下过一个定义。他指出,意境是“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从“象即道”的形上学思想出发,这段颇为晦涩的话变得容易理解起来。宗白华在这里的意思是说,意境的诞生与抽象的理性思辨无关,需要以具体的艺术作品为对象。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能启示形上之道,让人发现心灵深处的“生生条理”和节奏。从这个角度看,象之“生生条理”作为本体,借由艺术实现了具体化,意境也由此诞生。可以说,中国艺术意境的诞生,本质上是形上之“生生条理”在形下之艺术层面的显现和落实。

既然象及其“生生条理”是中国艺术意境的本体,那么艺术作品所要表现的对象和内容,自然就是宇宙生生至动的生命条理和节奏。宗白华以中国绘画艺术为例,对此作了说明。他指出,中国艺术以绘画为中心,中国画的对象是“和宇宙虚廓合而为一的生生之气”。他又说,中国画意在“‘气韵生动’中之节奏”,不在色彩与形体。中国画取“气”不取“色”,“气”乃音乐性的气韵。在这些说法当中,所谓“气韵生动”“生生之气”“节奏”,并非指艺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是艺术作品的对象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们都触及中国艺术意境的本体——“生生条理”。因此,当宗白华说道中国画的气韵和节奏时,他不仅是在谈论中国艺术的内容和表现对象,也是在提示,中国艺术意境的本体在象之“生生条理”。

猜你喜欢

宗白华条理本体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眼睛是“本体”
条理感
“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
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对古希腊的中庸精神的阐释
清晰的条理来自于分类
收藏的乐趣
论宗白华的艺术意境观
专题
Care about the virtue mor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