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保险学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21-04-14曾扬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0期
关键词:保险信息化教学课程思政

【摘要】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校思政工作,培养何种人才、用什么方式培养、为谁培养人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全面构建高校思政工作体系,将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中,习总书记提出了“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强调形成协同效应。因此,将高职专业课程中全面融入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赋予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课程思政  保险  信息化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属厦门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金融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编号:190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0-0029-02

金融行业关系着国计民生,金融行业人才的道德素养和政治立场决定了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其中,保险业发展更是离不开具有良好政治素养、精通业务的人才队伍。习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理论,就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思政理论全面深入地融合专业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三全育人。

那么要如何实现课程体系中思政元素的全面融入建设呢?

1.重视指导思想的全面引领,坚持以德育人。

在教学改革探索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教师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所在,课程内容德育先行,注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作用,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2.突出诚信为本的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的培养贯穿课程教学中。

在教学中普及《保险法》的内容,强调保险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通过案例分析,剖析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个别保险公司不合规的行为;同时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仿真情境模拟,通过职场中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深刻理解职业底线和职业道德,避免触碰法律及职业红线。

3.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规避风险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了突出显要的位置。针对保险行业高风险的特性,课堂上应添加相应的风险实例,引导学生着重从金融系统、保险业发展进程、金融创新等角度关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类型金融风险,并了解因风险防范不足或防范不当,而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从而树立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有效提升规避风险的能力。

4.加强工匠精神的培育,营造职业荣誉感

在专业前提下,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精髓所在。伴随着“工匠精神”的灌输,让学生对自己未来坚守的岗位充满敬畏之情。在教学设计中选取保险公司、保险从业人员负责任、有担当、积极进取的正能量案例,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保险行业,锻造工匠精神,凝聚保险文化自信。

其次,如何建設《保险学基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呢?我们来解析一下这个课程: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专业目标

《保险学基础》为金融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课,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及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根据职业标准及行业岗位的要求,通过课程我们需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目标:包括理解保险的概念、性质与特征、掌握保险合同的知识和保险的基本原则、掌握各个险种的特征、技能目标(运用寿险的基本知识和经营流程,开展寿险营销、核保、理赔和客服等业务)。

(二)思政育人目标

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宗旨,结合金融保险行业企业和金融专业本身蕴含的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正确的职业观念,关注学生“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等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求。

具体目标:

1.树立学生的法制意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结合案例,让学生熟悉保险法律法规,杜绝恶意推销。

2.加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意识:通过情境教学、实训任务完成等环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务实勤奋诚信职业道德。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分组完成实训任务等环节,实现理实一体、教学做一体,培养学生积极沟通、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等精神,提高团队工作的效率,培养学生相应的组织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构建

三、教学实施

针对职业的需求,我们确定了《保险学基础》培养定位是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企业及相关机构单位培养具备跨学科、跨领域复合知识体系,且拥有良好实操能力,具备综合职业技能、全面职业素质的技能人才,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保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掌握保险的基本知识;熟悉保险经营的基本环节和保险市场的运作;具备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能够实现和就业的“零对接”。

项目开发在注重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实践教学方案,组成一个与理论教学互相渗透、技能递进、层次分明、训实(实训与实践)融合的教学体系,旨在最终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课程教材在补充岗位职责案例的基础上,还应添加相关思政元素和思政内容。

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课程资源丰富、内容专业、资讯新鲜、学习管理便捷、对外开放共享的综合平台。利用保险核心业务实训软件及BSI保险教学平台,创设模拟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真实模拟保险业务活动。一方面学生在实训室运用保险核心业务实训软件集中训练,强化保险经营全流程模拟,仿真进行各个岗位职责的操作;另一方面理论教学时及课后可以远程登录BSI系统,实现边学边做,反复学习、不断操练,加强学生岗位实操的训练,不断巩固相关知识点和业务操作。从而强化课程思政元素,并不断加强学生的思政意识观念。

综上,《保险学基础》的课程建设,就是要通过完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挖掘课程中的德育思政元素。通过重要知识点和思政元素的微课视频教学,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岗位职责和职业道德树立的重要性;通过模拟工作情境,仿真教学,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沉浸式进行职业体验;再运用案例式教学、小组讨论、仿真实训等方法和手段,丰富教学活动,把德育知识、思政元素渗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推进职业素养、工匠精神、正确的三观进课堂、进头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使得师生在专业修炼、政治觉悟、职业素养方面得到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曾扬.《高职<保险实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

——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2)

作者简介:

曾扬(1981年-),女,福建厦门人,金融学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保险信息化教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浅谈不婚主义下保险“受益人”的指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