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Y-tool联合作业测井技术在苏丹某油田的应用

2021-04-13孔庆东

石油管材与仪器 2021年1期
关键词:产液含水测井

孔庆东

(中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国际测井公司 北京 100101)

0 引 言

油田开发中后期,地层水淹和层间干扰严重,剩余油分布不清是困扰各个油田的严重问题[1]。弄清出水层位,探测剩余油分布范围,提高采收率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现有的生产井测井技术中,油井产液剖面测量应用比较广泛,可以有效识别各个层位的产液情况以及层间干扰状况[2-3],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完成产液剖面的测量后,测量结果有时存在多解性,比如某些生产时间较长的老井,高产水层可能是由于水淹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管外窜槽或者套管损伤引起的;无贡献层剩余油的潜力可能较小,也可能仍然较大,只是受层间干扰的影响而无法产出,这些情况都使生产测井仪(PLT)测量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无法对每个生产层的状态做出准确的判断。为了解决老井中产液剖面多解性的问题,可以采用联合作业的方式,即在测井前进行固井质量(SBT)的测量,确认有无窜槽,同时测量套后电阻率(RLAC)以及脉冲中子-中子(PNN)来评价储层当前的剩余潜力,最终结合多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综合分析各个生产层的实际生产状况,为油井生产提供合理的技术处理措施以及有利的生产层位信息。

1 生产测井产液剖面生产方式探讨

对于绝大多数的油田,随着开采时间的增长,地层压力会逐渐降低,大部分生产井不能依靠地层自身压力来生产,都需要采油机或者电泵对地层流体进行举升。苏丹G油田大部分油井都是使用电潜泵(ESP)或者螺杆泵(PCP)来进行生产,这对产液剖面PLT测量提出了限制,因为在电泵的生产过程中PLT仪器无法在井内起下,而把电泵以及井下管柱取出后,油井又不能正常产液。

目前常见的产液剖面测井技术工艺中,通常可采用Y-tool和ESP泵组合生产、气举生产或者射流泵生产的方式来保证产液状态下PLT的测量。从产量稳定性、作业安全性、作业可操作性、产量可控性以及是否需要第三方配合等方面对比了这3种生产方式,具体见表1,认为Y-tool和ESP泵组合技术更具优势,本文亦采用这种生产方式进行产液剖面的测量。

表1 三种产液剖面测井技术工艺对比

2 Y-tool工具简介

Y-tool工具以形状类似Y型而得名,上部直接与油管相连,下部有2个旁通,如图1所示。垂直对应的为Bypass孔,仪器从Bypass孔下入井下,旁边的旁通孔用于安装电潜泵(ESP)。测量时,Y-tool工具与电潜泵随油管一起下入井下射孔层上部,并开泵生产,模拟正常生产状态,PLT仪器从Bypass孔下入目的层测量。地面可以调节输入电压的频率,改变ESP泵的排量变化,从而可以模拟不同产量的生产状况。进行ESP+Y-tool测井作业时,需要通过变频调速控制系统对机组运转速度进行调节,达到机组在不同排量下稳定工作的目的。为保证机组适用于不同油井的测井需要,机组应通过变频,在尽量大的排量及扬程范围下工作[4]。因为电机直径较小,增大扬程和排量主要受电机额定功率限制。因此,选用4节额定功率为15.8 kW的95系列潜油电机串联使用,总额定功率为63.2 kW,60 Hz下功率为75.8 kW。

图1 Y-tool+ESP测井工艺管注纵剖面和横截面示意图

3 联合作业测井工艺实例分析

苏丹G油田S-1井于2006年12月16日完钻,在Aradeiba和Bentiu组分别有2个主力产层,投产初期测试都为纯油。在本次联合作业之前,由于含水率升高较快,分析认为Bentiu层底部的第4号产层已经水淹,对该层进行封堵后,含水率下降。至2011年7月,地面多相流量计(MPFM)测试结果显示日产油122 bbl (1 bbl = 0.159 m3),产水745 bbl,含水率将近86%。面对该井出水严重的问题,需要首先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所产油和水都分别来自于哪个层位?

2)每个层油和水的产量分别是多少?

3)哪个层位还有剩余油分布,并存在开采潜力?

4)如何降低含水率和提高采收率?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我们应用Y-tool与ESP泵组合的方式进行产液剖面测量,同时进行多项目联合作业,综合分析判断出水层位以及出水原因,并检测剩余油分布范围,从而采取相应的修井作业措施,来降水增产[5-6],作业项目包括SBT-RLAC-PNN-PLT-MPFM。

3.1 固井质量评价

分区水泥胶结仪器(SBT)用于评价水泥胶结质量和判断是否有窜槽发生。该仪器包含6个测量臂,每个测量臂都与一个极板连接,测量时6个极板与井壁贴合,分别测量6个60°扇区的声波衰减幅度。

SBT测量结果显示,在目的层段SBT成像图整体呈现深黑色,指示第一界面胶结好,无窜槽;同时变密度图(VDL)显示无套管波且地层波清晰,指示第二界面固井质量好。通过对SBT的测量结果的分析,可以确认地层的固井质量优良,发生窜槽的可能较小。同时好的固井质量结果也表明当前井况具备测量套后电阻率的条件,套后电阻率测量结果受水泥环影响的可能性较小。

3.2 水淹程度和剩余油分布评价

套后电阻率(RLAC)测井是一种测量电阻率的方式,能够在套管井中测量套管外面的地层电阻率。套后电阻率测井能够有效地评价地层受泥浆污染程度、确定油水界面、识别水淹层和监测剩余油饱和度[7-9]。套后电阻率解释成果如图2所示。

图2 套后电阻率解释成果图

在处理井段,结合常规测井数据解释结果,划分了9个储层。根据套后电阻率计算结果,第1层目前电阻率为6.2 Ω·m,平均含水饱和度为52.3%,常规电阻率为5.2 Ω·m,含水饱和度为54.6%,二者比较接近,认为第1层仍然为油层。第2层目前电阻率为6.8 Ω·m,平均含水饱和度为47.4%,常规电阻率为9.7 Ω·m,平均含水饱和度为37.7%,含水饱和度稍有增加,认为第2层仍然为油层。第3层和第4层目前电阻率分别为23.7 Ω·m和24.9 Ω·m,平均含水饱和度分别为86.4%和86.5%,常规结果的电阻率分别为54.6 Ω·m和242.9 Ω·m,平均含水饱和度分别为45.1%和36.4%,分析结果认为第3和第4层为强水淹[10]。其它层段套后电阻率和常规结果都显示为水层,不做研究。

脉冲中子-中子测井仪器(PNN),是由奥地利HOTWELL公司生产的,通过远、近2个He-3计数管探测热中子,由热中子的时间谱求出地层的宏观俘获截面,进而求取含水饱和度的套管井储层评价测井仪器[11-14]。 PNN解释成果如图3所示。

图3 PNN解释成果图

由图3可知,第1层PNN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为65.2%,常规处理结果含水饱和度为54.6%,认为第2层轻度水淹。第2层PNN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为38.6%,常规处理结果含水饱和度为37.7%,认为第2层仍为油层。第3层和第4层PNN计算的含水饱和度都大于70%,这两层常规处理结果含水饱和度为35%~45%,很明显这两层已经强水淹。

3.3 产液剖面PLT测量和评价

根据RLAC和PNN的结果,可以评价出剩余油潜力;产出剖面测井可以了解各产层的分层产液情况、出水层段和出气口等,由此可确认当前主力产油层是否为剩余油潜力较大的层段。如果二者一致,则直接封堵强水淹层,保留主力产油层,如果二者不一致,则需进行进一步分析,弄清每个产层的实际状态,为采取增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井PLT测量使用ESP泵和Y-tool仪器结合的方法,使用ESP泵模拟3个不同泵速(频率)下的生产状态,测量产液剖面,主要目的是确定射孔层段之间是否存在交叉流动;确定每个射孔层段的油水分布;得到流动和关井状态下的井底压力和温度;确定储层压力[5,15]。

图4为泵速在48 Hz状态下产出剖面解释成果图。第1道为自然伽马(GR)曲线道;第2道为套管接箍磁定位曲线(CCL);第3道为深度道;第4道为层位标记道,绿色为储层,红色为射孔层,棕色为射孔后封闭层位,黄色为刻度层,灰色为计算层;第5道为PLT解释中用到的测量曲线;第6道为4上4下测量的8条笼式全井眼流量计曲线(CFB);第7道为CAT仪器成像图,是12个传感器加权平均后的组合图(Combined);第8道为单层产量(QZI);第9道为基于下部每个产层的累积产量(QZTR)。

由图4可知,2号层和4号层基本没有贡献,3号层主要产水,1号层油水同出,但该层为油产量的主要贡献层。为了检验PLT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在PLT测量过程中,地面一直保持MPFM的计量,记录同一时段的产量数据。一段时间内不同生产泵速下多相流量计计量结果如图5所示,对比48 Hz频率状态下PLT计算的产量与MPFM记录的产量,产水量大概为1 400 bbl/d,产油大概为130 bbl/d,二者结果一致性很好,在38 Hz和57 Hz频率下,PLT测量结果与MPFM计量结果也都一致,间接验证了PLT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图4 泵速48Hz状态下产液剖面解释成果图

图5 一段时间内不同生产泵速下多相流量计计量结果

4 联合作业测井资料综合应用

综合RLAC和PNN的背靠背处理结果,第1层的处理结果稍有偏差,RLAC结果显示该层仍为油层,PNN结果显示该层轻度水淹,其他层位二者结果完全相同,第2层依然为油层,第3和第4层已经强水淹,第4层的解释结果也与之前的分析和作业结果一致。再结合PLT的处理结果,1号层产油87.6 bbl/d,产水236.9 bbl/d,该结果与PNN结果一致,说明1号层已经轻度水淹。PLT结果显示1号层和3号层为产液的主要贡献层,而2号层没有产液,所以无法通过PLT结果确定2号层的当前地层状态。但是通过RLAC和PNN结果,我们可以确认2号层目前仍然为油层,该层很可能因为层间干扰而造成无法产液。同时通过SBT结果可以确认该井目的层段目前固井质量良好,排除了产液剖面结果受到窜槽等因素影响的可能, MPFM计量结果也间接验证了PLT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说明PLT结果反映地层真实的产出情况。

根据以上测量结果,制定了相应的作业措施,在3号层顶部打桥塞进行封堵,保留1号层和2号层继续生产。作业后效果非常好,增油降水效果明显。

5 结论

1)采用Y-tool联合作业这种新的技术,通过对多个项目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可以弥补单个项目的不足,综合静态和动态数据分析来排除多解性的影响,能够更加准确地提供剩余油分布层次信息,以便为后续生产制定合理的技术措施。

2)通过3种生产方式下产液剖面测量的对比,认为Y-tool与ESP组合的形式具有产量稳定、安全性高、产量可控性强等优点,更具技术优势。

3)在G油田的S-1井中,综合分析了联合作业中各个项目的测量结果以及相互印证关系,确定了该井地层的实际产出状态以及剩余油分布情况。

4)根据联合作业结果而采取的后续修井措施效果良好,表明联合作业能够全面分析油井和储层状态,可信度较高。

猜你喜欢

产液含水测井
本期广告索引
高强度高温高压直推存储式测井系统在超深井的应用
疏松砂岩油井合理产液量算法研究及在河南油田的应用
P油田油井产液规律影响因素分析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延长油田测井现状与发展前景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基于含水上升模式的海上油田水平井稳产调控策略
产液剖面测井技术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十几年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