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国县:上好“三道保险” 防止返贫致贫

2021-04-13钟远均

老区建设 2021年23期
关键词:兴国县肉牛对象

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如何有效防止返贫致贫成為了关键任务。脱贫摘帽以来,兴国县围绕这一任务继续加强探索、做深文章,发挥保险风险防范作用,统筹完善“三道保险”(防贫保险、顶梁柱保险、农业保险)机制,共同发力,为广大农村群众筑起风险屏障,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做法如下:

防贫保险筑起农户“防贫堤”。2020年以来,兴国县重点聚焦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加强监测帮扶,全县纳入“三类人员”1831户7816人(其中因大病、因残、因学等3种风险的有1207户,占比76.85%)。针对这些问题,兴国县2020年投入385万元,2021年统筹农村人口和城镇脱贫解困人口由县财政投入401.26万元,按“参保对象不事前确定、不事先识别”原则,以每人每年55元保费为10%的农村人口和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对象购买了防贫保险,对因病、因学、因灾(含意外事故)、因赔偿责任、因生产资料损失等五种因素触发致贫返贫风险的非贫困低收入户和非高标准脱贫户进行理赔,全方位提升群众抵御返贫致贫风险能力。同时,建立完善三大管理机制,强化政策落实。一是建立乡村联络机制。建立乡村联络员制度,每个乡镇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一名业务干事,村干部按照“分组包片”原则覆盖所有农户,组织“三类小组长”常态化排查掌握所包农户致贫返贫风险情况;脱贫户由结对帮扶干部负责每月进行排查;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由驻村领导、驻村工作队负责每月进行排查,排查出的符合理赔对象,由村一级直接向保险公司申报。二是建立监测比对机制。以行政村为单位,将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对象纳入防贫监测范围,实行动态监测管理,达到理赔条件的及时申报。同时,用好乡村振兴和相关行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医保、卫健部门比对大额医疗费用对象,民政部门比对新增低保和大灾大难救助对象,教育部门比对高校助学贷款对象,农业部门、果茶部门比对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件导致的生产资料损毁对象,交警部门比对交通事故较大赔偿责任对象,对比对对象乡村实地核查、县级综合分析,确保符合防贫险理赔条件的不漏一户。三是建立分类理赔机制。根据对象实际情况,分层分类明确理赔标准,真正夯实防贫保障。如对因病风险的非高标准脱贫户,按自付医疗费用0.5万元设置预警线,纳入监测范围,自付费用扣除0.5万元,剩余费用1万元以上、1万元至3万元、3万元及以上分别设置50%、60%、70%比例发放防贫保险金,随风险程度加深提升保障的水平,最高可提供20万元保障金额。两年来,防贫保险共理赔626户545.72万元。如永丰乡大荷岭村非贫低收入户钟福珍,因患脑出血、血管瘤于2021年4月11日至2021年5月16日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费用13.38万元。后经保险理赔查勘认定,为其发放了73686.9元防贫保险理赔金,极大缓解了其后续就医的经济压力。

顶梁柱保险撑起公益健康“保护伞”。脱贫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主心骨”,是不可有任何闪失的一群人。兴国县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保障新路径,通过发动社会公益组织出资为脱贫户购买顶梁柱保险,树立“保障意识”,降低意外风险,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驾护航。一是动员社会力量。联合帮扶企业碧桂园集团推出“顶梁柱公益保险”项目,由碧桂园集团出资为部分脱贫户家庭成员中的顶梁柱1人,购买为期1年的意外伤害保险,有效减轻脱贫户家庭顶梁柱成员由于意外风险带给家庭的经济负担。二是精准筛选对象。全面摸排筛选脱贫户家庭成员中的顶梁柱,重点针对收入较低、家庭劳动力较少家庭,帮助购买顶梁柱公益保险。2019年、2020年,碧桂园集团共出资49.6万元,为全县1.99万人脱贫户购买了“顶梁柱公益保险”。2021年,继续为9611人脱贫人口购买了“顶梁柱公益保险”。三是强化保障水平。保险期限内,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导致死亡的可赔偿5万元/人;意外伤害残疾的按照残疾鉴定等级进行赔偿,最高赔偿5万元;意外伤害医疗赔偿限额10000元。3年来,顶梁柱公益保险累计申报出险理赔22起,赔付金额70.6万元。如兴莲乡莲塘村脱贫户钟娣古,家庭人口6人,本人患有慢性病,在县城制衣厂上班,儿子赖家昱就读兴国六中八年级,女儿赖晶就读平川中学高中三年级,女儿赖莹就读兴莲中学九年级,其母亲凌桂秀也患有慢性病,丈夫赖昌咏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021年5月,丈夫赖昌咏在广东揭阳做电工时发生意外离世,“顶梁柱”保险为其赔付了5万元,为这个失去家庭顶梁柱的脱贫家庭带去了经济支持和爱心关怀。

农业保险架起产业发展“安全网”。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兴国县农村地区多以小规模的种植和养殖户为主,农业生产存在着非常大的经营风险。为增强农户特别是农村低收入人口产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兴国县探索开发政策性农业保险,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解决农民群众对发展农业产业“靠天吃饭”的后顾之忧。一是拓宽覆盖面。在水稻、肉牛、育肥猪、能繁母猪等保险项目的基础上,新增农房保险、中药材种植、灰鹅价格指数保险和正在开发的蔬菜保险,全面拓宽农业保险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县承保水稻57万余亩,承保农房13.1万户,承保油茶21.8万亩,承保烟叶1.28万亩,承保灰鹅价格指数43296羽,承保中药材种植保险3994.7亩,承保育肥猪23151头、母猪6910头、承保肉牛2300头等。二是提高知晓率。乡镇积极组织乡村干部和帮扶干部深入农户,面对面讲风险、讲政策,从农业保险政策、参保标准、理赔程序、理赔标准等方面积极开展宣传动员。承保机构通过发放宣传单,宣讲理赔案例、开展咨询活动等方式,大力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知识,强化群众参保意识。三是增强服务力。承保机构在兴莲乡、高兴镇、良村镇、古龙岗镇、鼎龙乡等11个乡镇建立农村网点,将服务关口前移到涉农第一线,打通了保险服务农户的“最后一公里”。简化理赔程序,快速勘察定损、快速理赔。截至目前,全县水稻理赔2610户99万元、母猪理赔71.1万元、育肥猪理赔37多万元、肉牛理赔143户67.5万元、烟叶理赔97户55万元。(如南坑乡中叶村脱贫户王赐辉,2021年10月30日报案称其饲养的1头肉牛患病死亡,保险公司理赔查勘员及时到现场进行查勘认定,肉牛是因为患有牛肺气病而导致的死亡,符合理赔条件,为其发放了5000元的理赔金)。

作者简介:钟远均,兴国县乡村振兴局。

责任编辑:朱晨光

猜你喜欢

兴国县肉牛对象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措施分析与解读
简介肉牛快速育肥技术
春季舍饲肉牛快速育肥要点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兴国县精准扶贫中金融支持路径探究
图说车事
晚粳品种对比试验
兴国县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探讨
兴国县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