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毛泽东实践观的价值旨归

2021-04-12张婕妮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践观实践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张婕妮

[摘 要]毛泽东的《实践论》立足中国实际,阐述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不断发展。《实践论》是毛泽东详细阐释实践观的哲学著作,是毛泽东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一步的完善化、系统化和中国化。毛泽东的实践观强调了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要能动地作用于实践。论证了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思想路线,对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

[关键词]《实践论》;实践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引领

[中图分类号] A8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1)01-0017-04

Abstract: Mao Zedongs On Practice is based on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expounding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gniton and practice, promoting the study of cognition. Mao Zedongs On Practice is a philosophical work that expounds the practice view. Mao Zedong combined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with the Marxism practice view, making the Marxism practice view more perfect,systematic and sinicize. Mao Zedongs On Practice exphasizes that knowledge originates in practice, and cogni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actice. Mao Zedongs On Practice demonstrated the direction of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practice. Mao Zedongs practice view is a great value in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ll respect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On Practice; View of practice; Build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Value guidance

中國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实践成果、解决中国问题的必然产物。他在《实践论》中具体分析论证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问题,详细阐释了实践观的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一步的完善化、系统化和中国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坚持和运用毛泽东实践观的科学的世界观和理论原则。

毛泽东实践观的科学内涵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其实践观的重要理论阐释,为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一)《实践论》的产生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针对党内严重存在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而写的一篇哲学著作。当时正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时候,党内出现的一些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误导了党和军队的决策,严重妨害了革命事业。毛泽东从当时的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撰写《实践论》从哲学上反思、批判和破除中国共产党内部严重的主观主义不正确思想,如党内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消极影响,从而为中国革命的发展厘清思想上的认知与障碍。《实践论》是毛泽东首部详细阐释实践观的哲学专著,实践观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灵魂,也是理解其整体思想的关键。

(二)实践观的理论价值

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代表,《实践论》立足实践观点,坚持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反映论,有效地遏制了党内不良风气的蔓延。

首先,毛泽东从认识的产生、发展等各个环节分析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一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不能简单化的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二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为观察客观世界提供了更多条件,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更多支撑;三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即实践。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才能进行判定;四是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改造客观世界。其次在关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人类的认识过程做了逻辑完整的论述,指出人类认识过程的反复进行和前进发展,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1] 从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出发揭示了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最后在关于真理的问题上,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真理的问题是“关于人类对于外界事物及其规律能否认识的问题。”[2] 只有正确反映外界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才是真理,认识必须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

(三)实践观的时代意义

毛泽东的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性概念。在《实践论》中,毛泽东进一步诠释了实践的科学本质。他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行动。在毛泽东看来,人类不仅向现实世界索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且也使现实世界的面貌发生改变,变成人类所需要的那个样子。这种把头脑里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实在的东西的过程,就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即实践的过程。毛泽东对实践本质的揭示就是对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 经典语句在中国实际运用的科学诠释。中国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把握时代特点与特殊国情,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千百万群众”的实践活动建设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中国进入新时代以后的社会变迁

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立国之道,唯有富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脱贫攻坚为底线任务和重要抓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脱贫攻坚作为标志性指标,是发展的关键因素。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结合实际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使发展更平衡、更协调、更具有可持续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标志着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画上历史性句号。

(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运动轨迹与社会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转变。一方面体现在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是由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所决定的,并从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从而达到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另一方面,从“小康”到“小康社会”,从“奔小康”目标的提出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别对应着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开始到局部,以及进一步解决,再到最终解决。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紧扣我国矛盾变化,统筹推进各个领域协调发展、科学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初心与使命被赋予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追求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难看出,在面对挑战、面对压力、面对困难时,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坚持人民立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实现科学执政,为人民服务,从而再次强调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图景,才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三、实践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引领

党的思想路线在新时代的体现

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也是党的认识路线,是中国共产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所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思想基础。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来说,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思想路线的实质就是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任何价值观都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毛泽东的价值观与历史观、实践观是内在统一的。《实践论》中,毛泽东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4]实践属于认识论范畴,是辩证唯物论的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论和历史观的内在统一。毛泽东价值观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取决于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5]一句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进入新时代,彻底解决贫困和饥饿问题,拓展强国富民之路就是我国面临的最大的实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也是毛泽东实践观的具体表现。

(二)理论上的价值引领

以实事求是为思想路线,以先进的科学理论为主要支撑是中国共产党善于把科学理论应用于中国实际情况,解决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的具体表现。毛泽东的实践观启示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要把握规律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国之大计牢记于心,外化于行。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6]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坚持从實际出发,把握实际,不断在实践中做到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实践上的价值引领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确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具体成就。然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在政治上如何处理好全面小康和全民小康的关系、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在经济上如何更快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在生态文明上如何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坚持实事求是,建成小康社会。“实事求是”不仅是简单的认识论范畴,还体现在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三者的统一上。当前,我们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说到底还是不全面、不平衡的小康,特别是在工业化水平上,还应发展创新,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从而适应小康社会的发展。也正是在把握我国具体国情、实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目标。只有坚持继续以实事求是为理论指导,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进。

解决现实问题,助力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立足于新的时代起点,科学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做出的新的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即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成功实践代表。毛泽东实践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存在于方方面面,特别体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指导性上。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只有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7] 要把握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实现全面小康。一是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深化改革,党和国家把握实际情况,处理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冲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动力;二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上,面对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党和国家强化法治力度,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三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关系上,面对党内存在的问题,全面从严治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打赢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社会。新形势下,应立足具体实际情况,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当前我国具体国情上看,没有全面脱贫就没有全面小康。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普遍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保障差距较大、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党中央科学部署,脱贫攻坚重在深度贫困的歼灭,把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在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同时,小康社会也是一面旗帜,引领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和使命,为之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6.

[2]李琪.实践论解释 矛盾论浅说[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2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9.

[6]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5.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4.

[责任编辑 王爱萍]

猜你喜欢

实践观实践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辩证法”到中国: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概念史研究
毛泽东:《矛盾论》不如《实践论》好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知行合一”与《实践论》中的认识方法问题探析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