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藏药经典配方中矿物药的用量及现状*

2021-04-12德央尼玛玉珍

西藏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成方类药医药学

德央 尼玛玉珍

(1.西藏藏医药大学;2.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

藏医药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为青藏高原及喜马拉雅周边地区各民族的繁衍生息及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我国的少数民族多聚居边境,千百年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以及世代在高原生存的藏族人民在与各种自然条件及疾病的相互斗争中,具有了一定的民族医药思维。公元前约100年,青藏高原就有青稞酿酒法和从牛奶中提取酥油的技术,随之,出现用酒糟治疗外伤、用融酥油止血的治疗方法等[2]。

历代藏医药学者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并对经验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了如今具有民族特色的藏医药体系,他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认识到一些植物的性能以及对某些疾病的治疗作用,在捕猎中,又认识到某些动物的药用功能及少量的矿物药类药,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植物类药,其次为动物类药和矿物类药等。

1 藏医药概述

在传统医学中藏医药学是仅仅位于中医中药之后,并且是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少数民族医药之一。藏药学据文献可查的历史有3800余年,且几千年以来一直在我国藏区中流行,用于对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健康及保健等。至18 世纪,藏药学相关著作约有120多部,如:帝玛尔·格西丹增平措《晶珠本草》是其中的代表作,之后有宇妥·宁玛云丹贡布所编著的《四部医典》、第司·桑杰嘉措编著的《四部医典蓝琉璃》等直至今日也教学中使用。

藏医药学的理论体系认为我们的世界是由小五行(金、木、水、火、土)和大五行(气、火、土、水、空间)组成的[3]。小五行则对应我们人体的心、肝、脾、肺、肾,大五行则包含整个世界,是指整个世界都是通过大五行来运行的[3];“隆”指(气、风)、“赤巴”指(火)、“培根”指(粘液)这三大因素的构成,是我们人体的三大元素也就是“三因学说”,以上三大元素的机能在人体内维持了一个相对的平衡,就表现出正常的生理现象;若失衡,就会使各类疾病相继发生[4]。藏医药学以其特有的“隆、赤巴、培根”即“三因学说”等体系为基础理论,来解释人体生理活动、病因病机和治疗机制,认为这三种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及生命活动的能量,在许多学科领域都发挥着其特色。藏药是指在藏医药的理论指导下,根据藏药材自身性质,按照传统加工方法对藏药材进行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临床或者藏药制剂生产使用处方药品。截止2018年,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文献研究所抢救整理藏医药历史文献800余种300 余卷[2]。

目前,已有标准的药物,在201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共列入藏药20 余种,在《藏药部颁标准》中共列入了藏药331 种,其中藏药材133 种、成药198 种,仍有大量药材和成药尚待标准化。在当今世界,“绿色”“无污染”的思想潮流下,藏药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治疗疗效等引起广泛的关注,开发前景非常可观,但是由于人们对于藏药中含有矿物类药的认知缺乏、以及含有重金属等问题备受关注和争议。

2 藏药中矿物药的使用情况

目前已有较多的药用矿物种类被发掘,其中个别的矿物类药的功效也已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验证。藏医药使用矿物药的有关文献尤其是珍宝药物,比其他民族医药中使用较多,此为藏药的一大特点,具代表的有:《敦煌本藏医残卷》共收载133味药,其中矿物药占9%左右;《月王药诊》共收载329 种药物,其中矿物药占到11%左右[5];《四部医典》共收载1002 种药物,其中矿物药占到全部种类的7%左右;《晶珠本草》共收载药物1220 种,此中矿物药占到大约25%[6]。当前在有记录的使用矿物药的民族医药中,藏医药学中使用矿物药的种类及相应的炮制方法都是最多的。

3 矿物类药的分类

传统医药学中以矿物为主的药材,根据矿物的来源不同、加工方式等的不同,可将矿物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从自然界采集后,基本保持原有性状用药。第二类是以矿物为原料经炮制加工制成的单味药,多用于配伍使用,例如“佐太”。第三类是多种矿物药经由炮制等相关工艺制成。

在马世林等的译注本《晶珠本草》中,把矿物药分为了四类,分别是珍宝类药物分不熔和可熔性两类:其中不熔性珍宝有42 种、可熔性的珍宝类药物有15 种;石类药物:可熔性石类有14种、不熔性石类药有49种;土类分为天然和炮制有17种;盐碱类等有40种[6]。

4 矿物类药的功效

藏药中的矿物类药物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及成分,长期接触空气也难以改变其功效,因此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比动物类药和植物类药更具有其特色。不仅能靠某些成分和味性来治病,也有防病驱邪的效力等,如珍珠味涩、性凉,可入药用于治疗脑震荡、解毒、白脉病;朱砂味甘、有毒,可入药用于续经络、清热;黄丹性寒、味涩,可用于治疗隆病、胃寒等。这类矿物药在入药前都必须经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去毒,方可入药。所谓的藏药炮制,也就是指在藏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经过不断地历史实践而形成的具有藏民族特色的一门藏药特有的加工技术。通过这种独特的加工技术,充分发挥矿物类药的功效及作用。

5 矿物类药的应用

在《藏药部颁标准》中共计有198 个藏药成方制剂,其中有86 个成方中含有矿物类药,占全部成方制剂的43%左右。《藏药部颁标准》中的藏药成方,对应与现代医学中人体八大系统的疾病,广泛应用了矿物药如:(1)呼吸系统疾病;(2)血液循环系统疾病;(3)神经系统疾病;(4)消化系统疾病;(5)泌尿系统疾病;(6)运动系统疾病;(7)内分泌系统疾病;(8)生殖系统疾病。在上述八大系统中使用了矿物药的藏药成方中有14个成方使用了琥珀、7个成方使用了朱砂、8个成方使用了寒水石,并且在使用矿物药时,都经过了不同炮制加工方法,例如有些需煅制、奶制、酒制、水煮等,值得进一步研究。

6 矿物药目前存在的问题

藏药中矿物药的使用范围不大,大多用量极少、且需经过特殊的炮制方法进行减毒处理,所以很少见藏药对人体有不良影响的报道,说明藏医对矿物药的使用有其独到的地方,但是对矿物药的品种和分类有待进一步进行硏究并规范。矿物药必须进行研究分析,确立统一的规范来保证品质和类别。在实际工作中,藏医药学工作者们深知不少矿物类药疗效明显,甚至有特效,但由于现代相关毒性检测实验的欠缺,且群众的认知不够,藏药的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限制。

当前矿物类药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矿物药来源不统一或不清晰,未指明产地及品质标准。如矿物中夹有某种微量元素就可能会影响其外观特征,导致药材识别困难;(2)矿物药材标准严重缺乏,常用矿物药约50多种,在《藏药标准》中共收载矿物药13种,《中国药典》只收载了20 余种,几乎50%药材没有在国家或地方性的相关《标准》中收载;(3)分析仪器有的也较少用,大多根据经验来判定;(4)矿物药研究滞后,受药材资源因素制约,目前有不少矿物药品种日益短缺,已影响到临床用药和企业生产;(5)矿物药的炮制加工不规范,由于炮制时,原料的选取有局限且过程复杂且藏药炮制加工的品质量标准的缺乏、药材存在短缺,对炮制工艺的文献研究和实验研究不充分。不少品种减毒不彻底,难于有效控制,都严重影响了矿物药的发展;(6)制药企业及员工经验不足、理论不扎实等的问题;(7)由于患者服用方式的不一致,造成药物疗效存在差异等等。

7 结语

几千年来,由于藏药制药过程中具有完整的配伍理论原则和严格的炮制工艺流程,使所用的矿物药等入药后可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所以,如何传承和发扬藏医药学,使之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这已经成为一个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藏药使用炮制后的黄金、水银等矿物类药的奥秘之处,还有待我们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来加以验证,为藏医药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有力支撑,为藏医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做贡献。

猜你喜欢

成方类药医药学
戴成方:谱写感人肺腑的海外赤子之歌
正确的选择
10类药慎重给孩子用
氟喹诺酮类药的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分析
《中国药典》收载民族药成方制剂的统计与分析
蒙药产业成方制剂现状分析
中国民族传统医药学现代传承与高等教育
论蒙医药学的挖掘与展望
中医药学术语系统研究概述
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及其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