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些症状提示鼠标手,恢复锻炼不可少

2021-04-12苏自己

人人健康 2021年3期
关键词:劳损腕管食指

■苏自己

有个病的名字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会得,那就是“办公室白领工作常见骨科疾患”。鼠标手是其中最常见的,也是白领最易患的疾病。

鼠标手,学名“腕管综合症”,指腕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正中神经受卡压,以致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靠近中指的那侧,发生刺疼、麻木等感觉。通俗点说就是长时间手腕维持在同一个动作,例如打字、玩手机、按鼠标等,挤压腕神经,最终导致手疼。

该疾病常见于长期使用鼠标键盘的人群,也见于鼓手、厨师等腕部反复屈伸劳损的职业。初期表现为拇指、食指和中指的疼痛和麻木,继而出现抓、握、搓、捻等动作时费力,不灵活,晚期出现肌肉萎缩。

哪些原因导致鼠标手

1.职业因素

异常姿势:上肢过度前伸,腕过伸,局部压迫等。

重复动作:接打电话,取打印纸,录入数据等。

过度用力:敲打键盘,紧抓鼠标等。

2.非职业性健康因素

3.心理因素

工作压力大,社会支持弱,工作单调,成就感低等。

对照以上因素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鼠标手主要是姿势异常和动作重复造成的软组织劳损。

致病原理

在人体的手腕部有个结构叫作腕管,是腕掌面的管道,这个管道的外壁是骨与韧带构成,缺乏弹性,里面有很多肌腱通过,显得非常拥挤。而反复劳损和不良姿势可能导致腕横韧带增厚,腕管内滑液积聚,腕管容积变小。

其中的正中神经受压,支配的手指手掌皮肤感觉减弱、麻木、刺痛,严重时感觉会消失。同时,手指运动减弱,相关运动感觉费力,严重时,所支配手指的活动能力都会丧失。

另外一方面,在正中神经受压后出现损伤,出现炎症水肿,体积增大,腕管容积进一步减小,形成恶性循环。

鼠标手的具体表现

得了鼠标手,主要表现是手部的感觉异常和运动异常:感觉异常存在于拇指、食指、中指,运动异常表现为抓握力量差。而且上述症状还有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

夜间、清晨、劳累时加重,夜间痛醒。

甩手、局部按摩或上肢悬垂于床边时症状缓解。

为此我们对山羊颗粒TMR进行了研究,在对制粒工艺完成初步试验后,设计了山羊颗粒TMR的适口性及采食行为的观察试验,以检验在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1],并为以颗粒TMR为基础的饲养管理新方式提供参考;同时确定其进行可量产的成套设备和生产线开发的必要[2]。在按设计要求成功加工出山羊全混合日粮颗粒料后,为进一步优化工艺,进行了几种不同加工方式的颗粒饲料贮存观察。可为肉羊全混合颗粒饲料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压迫腕掌侧可加重。

手肘僵硬、不适。

握拳或者手掌向上向下摆动酸痛。

手腕掌部会有老茧或者一层色素沉淀。

自测小技巧

如上图,肘部伸向侧面,手指指向地板,两个手背压在一起,保持60 秒,如果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外侧,持续出现疼痛、麻木、灼烧等感觉,有可能是鼠标手的症状,需进一步就医诊断。

如何治疗鼠标手

鼠标手的治疗分为三级:

【第一级】

避免劳损,改变不良姿势,佩戴腕部支具,口服和外用药物。避免劳损是一切治疗的基础。

日常可做手部放松操放松腕部:

1.握拳,大拇指自然贴在食指位置,保持自然姿势。

2.伸直手指,五指并拢,拇指不要弯曲。

3.保持手掌直立,弯手腕,手掌朝上。

4.保持姿势,伸开大拇指,远离手。

5.保持相同姿势,转动手腕,让手掌远离你。

6.做第五步时可用另一只手握住大拇指朝下做外力对抗。

每步可保持5 秒,重复3~5 次。

【第二级】

糖皮质激素封闭注射,也就是所谓的“封闭”。打封闭的优势在于:抗炎消肿作用强,打破炎症、水肿、压迫的恶性循环,有望治愈。

同时,这种治疗也有它的弊端:有可能出现感染和肌腱坏死,虽然这种概率不是很高。但从既往的治疗效果来看,大概70%的患者可缓解6 周以上,50%的患者可缓解6 个月以上,30%可缓解1 年以上。

【第三级】

外科手术神经减压。外科治疗永远是最后的治疗手段,传统的外科治疗就是开大刀,但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进展,可通过关节镜进行,松解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数日后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创伤很小。

总结

鼠标手属于“工作相关肌骨骼疾患”,与反复劳损和不良姿势有关,根据症状轻重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口服药、封闭和外科手术适用于不同阶段的鼠标手。

猜你喜欢

劳损腕管食指
超声引导腕管注射类固醇治疗腕管综合征及其对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磨 刀
论按摩手法在羽毛球运动中常见慢性劳损的应用
掌区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54例
拇食指巨指症1例
神经肌电图与超声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痛风结石引发腕管综合征1例
热疗并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劳损78例
手法联合活动牵引治疗劳损性上腰痛120例
按摩治疗49例跖筋膜劳损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