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研究*

2021-04-10许思茵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服务平台馆员学科

许思茵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520

学科馆员制度很早就在图书馆界被提出来,关于它的理论研究不少,特别是在高校图书馆界,学科馆员制度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很多研究都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细化的研究较少。文章主要是从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角度来研究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概述

1.1 学科馆员制度的含义

学科馆员是为学科提供信息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图书馆与学科或院系间的桥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掌握信息服务技能和教学科研情况,了解学科用户的信息需求,善于信息评价、组织、加工和传播。学科馆员制度是以学科为服务对象,依靠学科馆员,与某一学科建立专业对口服务的模式。

1.2 学科馆员制度现状

(1)国外学科馆员制度。20世纪50年代,西方一些研究型高校图书馆或各专业分馆开始出现学科馆员制度。70年代出现了学科馆员的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学科馆员如何通过了解用户的需求来指导馆藏建设,以提高图书馆自身的服务能力。到70年代中后期,学科馆员的重要职责侧重于如何方便用户了解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加强学科联络。20世纪80年代学科馆员开始了实践应用。90年代,学科馆员开始直接参与资源选择。90年代中后期,学科馆员的重要任务是指导用户,答复专业参考咨询及提供深层次的学科信息服务。21世纪至今的发展最为迅速,学科馆员主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行数字资源选择与评价等。经过了60多年的实践与发展,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逐步形成了完备的学科馆员制度,学科馆员制度真正融入了教学和科研当中。以普林斯顿大学和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为例,通过这两所高校的学科馆员制度可了解国外学科馆员制度的一些具体发展情况。普林斯顿大学学科馆员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LibGuides学科服务平台为媒介,建立学科指南,为用户提供学科资源与信息服务。其给笔者的启示是要发展图书馆的技术力量,搭建学科服务平台,给学科馆员与用户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对不同类型的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例如,面对本科学生,学科馆员主要是帮助撰写课程论文,共享引文等;对于研究生用户,学科馆员主要是帮助鉴别数据库,规划论文提交的参考形式,汇编引文数据库等;在教师服务方面,则是提供研究的文献资源,整合引文数据库,汇编资料等。康奈尔大学学科馆员工作注重细节,学科服务细致到位,全面融入读者中。这对笔者的启示是学科馆员工作应该从细微处入手,从多个层面为读者提供学科服务。

(2)国内学科馆员制度。我国学科馆员制度主要是通过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发展起来的。2021年,全国有100多所高校图书馆构建了学科馆员制度。以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制度为例,通过这两所高校的学科馆员制度可了解国内学科馆员制度的一些具体发展情况。清华大学学科馆员制度最大的优点是构建了完善的学科联络架构,明确人员分工与职责。这对笔者的启示是要根据图书馆的类型划分学科馆员的分工与职责,统筹管理,建立完善的学科联络机制。上海交通大学学科馆员制度最大的优点是创新学科服务模式,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各类支撑平台,积极营造大学优秀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这对笔者的启示是要根据图书馆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学科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学科服务平台。

2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学科馆员制度的意义

(1)高职院校读者学科信息资源的迫切需求。学科馆员制度能促进高职院校学科信息资源的组织、传递和利用,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学科馆员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加工,为高职院校师生提供学科信息资源和专业的学科服务,有利于师生更有效地利用学科信息资源。(2)高职院校图书馆事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学科馆员制度是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服务发展的必经之路。在信息网络化时代,学科馆员制度满足了读者更快更准确地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服务需求。学科馆员不断突破传统的借阅形式,为读者提供多形式的专业学科服务,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3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调查分析

(1)调查内容。调查目的是想通过图书馆网页调查的方式了解入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一类A档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中的10所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开展的基本情况,为高职院校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提供经验。(2)调查结果。上述10所高职院校图书馆中,2所设立了专业馆员,规定了专业馆员的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提供了专业馆员分工表及联系方式等;6所暂未设立专业馆员,但都有开通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代查代检等服务;2所图书馆主页无法打开。调查发现,学科馆员制度在高职院校图书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可以从目标定位、政策制定、制度实施、运行平台、技术支撑、人员选拔、服务艺术、服务评价等方面入手,构建更成熟的学科馆员制度。

4 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思路

通过对国内外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进行对比和总结,得出新的规律和新的想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

(1)目标定位。不同于普通高校图书馆,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应侧重为学校专业课程建设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服务。

(2)政策制定。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需要一系列管理办法和规定细则等来确保学科馆员制度的正常运行,规章制度可以包括《学科馆员制度管理办法》《学科馆员工作职责》《学科馆员制度发展规划纲要》等。

(3)制度实施。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施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与院系学科联系,根据学科信息需求,拟出学科馆员服务的具体方案,确定学科馆员的人员选拔、管理模式、服务模式、服务内容等。第二,选拔学科馆员并做好准备工作。第三,为学科研究项目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如定题跟踪服务、二次文献服务等。

(4)运行平台。智能化学科服务平台是学科馆员联系读者的重要媒介,应基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点和趋势,构建高职院校学科信息服务平台。在学科服务起步时,可以搭建具有个性化的学科馆员网上在线咨询服务平台,学科馆员通过实时通信工具及时解答师生读者的疑难问题,为师生读者推送最新信息。待学科服务发展到较成熟阶段,在经费充裕和技术力量壮大的情况下,可以购买成熟的学科服务平台LibGuides,或以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为依托,整合学科资源和学科服务,自建学科信息服务平台。

(5)技术支撑。学科服务平台的建设需要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现代化技术,Web2.0技术是构建学科服务平台的技术支撑。首先,利用RSS开展信息推送服务。学科馆员根据定制用户的需求和阅读喜好,及时推送一些用户喜闻乐见的最新的学科信息及新闻等,从而实现知识导航。其次,利用IM开展学科参考咨询服务。学科馆员利用IM即时通信软件,如常用的QQ、微信、微博等工具,与用户进行即时交流。

(6)人员选拔。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选拔:是否具有学科专业背景,是否了解并熟悉所服务学科的专业学科知识和馆藏资源分布,是否具备信息获取和深加工的能力,以及是否具备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和服务意识等。

(7)服务艺术。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是直接面向学科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较高的知识型的服务。因此,学科馆员要通过学习练功提升自身修养,要积累工作经验和掌握工作技巧。学科馆员工作的开展首先要获得服务对象的信任,要给服务对象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且服务过程中态度要真诚,要从读者的立场出发看问题,并注重细节。给院系教师、学生推送学科信息时,要注重内容的价值性和时效性,注意语言表达需简洁明了,要让师生读者明白所传达的信息,并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有效信息。

(8)服务评价。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服务评价可以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包括联络学科服务对象的次数,为学科服务对象提供文献检索服务的次数,回复参考咨询问题的数量,推送信息的篇数等。定性指标包括学科馆员的服务能力及读者的满意度等。要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对学科馆员进行服务评价。

5 结束语

学科馆员制度建设体现出高职院校图书馆围绕用户信息需求开展服务的观念在不断增强,体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个性化服务领域的进步,是高职院校图书馆本身发展生存的必然要求。文章提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思路,希望能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实际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文章的研究深度有限,调查报告不够全面和深入,未深入研究学科馆员制度的平台建设和技术保障,这是今后要继续深入研究的地方。

猜你喜欢

服务平台馆员学科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