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管理控制对策

2021-04-10周凤荣

工程技术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危险源施工人员工程施工

周凤荣

东明黄河公路大桥养护中心,山东 菏泽 274500

1 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的特点

1.1 安全事故类型多样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呈现出类型各异、种类颇多的特点,这些事故可以简单分为物体碰撞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坍塌事故以及触电事故等类型。不同类型的事故造成的损害结果也有很大区别,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掌握各类事故发生的规律,从而做好事故排查工作,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同时提前规划出应对方案,即便发生事故,也要将损失降到最小。

1.2 施工发生地较为集中

公路工程施工中经常发生事故的位置和环节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很多安全事故都集中发生在路基施工、高架作业、桥梁建造以及隧道开凿这几项工作中。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上述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要尤其注意,采取特别手段进行管理和管控,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1.3 事故后果较为严重

公路施工具有施工手段和技术复杂、工程系统性强、施工内容烦琐、施工周期长以及投入资金多等特点。因此,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浪费资源、增加成本,还会延长工期,使工程无法按期完成,严重的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可见,安全事故引发的后果极其严重,这也说明了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安全管理制度缺失

在对发生安全事故的企业进行调查时发现,大多数企业内部并没有建立起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正是这种制度规范的严重缺失,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时无法在第一时间拿出应急方案。另外,安全防范工作也不到位。从安全管理制度的角度来看,具体的问题如下:(1)没有具体的安全举措,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严重制约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监督。同时,还有部分企业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制度规范,但也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同样也引发了一系列安全事故。(2)有的项目负责人员和管理人员在表面上制定一些制度规范来应对上级领导的检查,但这些制度规范并没有可操作性和可应用性。(3)有的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往往会控制成本的投入,就压缩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甚至不会专门安排管理人员。缺少了专业管理人员的监管,工程施工风险大大提高。

2.2 施工本身具有风险性

公路施工本身就是一项危险度极高的工作。从当前的施工实际中可以看出,公路的发展趋向是越来越长、越来越宽。另外,科技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手段被广泛应用,工程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施工难度增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害更严重,工程整体的危险度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同时,公路施工本来就是在一个开放的空间环境下进行,因而引发事故的外部因素往往也很多,且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2.3 人为原因

在施工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人,人依旧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工作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工程施工的安全程度。然而,实际施工中仍有很多工作人员对管理工作不重视,态度敷衍,开展工作也只是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过于形式主义,对安全管理起不到丝毫的作用。另外,一些施工人员也欠缺安全施工的意识,对安全事故的危害认识不清,同时抱有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的失职,并没有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

2.4 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由于公路施工是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的,受环境影响较大。施工环境上的不同会导致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不同地区地质条件有很大差异,而同一地区也可能有几种地形地貌,从而增加公路施工难度。此外,施工中一旦碰到特殊岩层或地质条件,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事故。天气也是影响施工的重要因素,若遇到高温天气或极寒天气,也会增加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 公路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管理控制对策

3.1 建立健全公路施工管理制度

完善施工管理制度是管控施工安全事故的基础条件。在完善制度规范时,企业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首先,要把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和评价放在首位。其次,企业要认识到施工制度要经历一个明确、完善补充和实施应用的过程。在发生事故时,要客观地看待暴露出的制度问题,进行公正的评价,这样才能推动施工管理制度的优化。同时,应当努力明确和完善施工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使安全管理活动变得更可靠和实用。最后,施工企业要根据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时预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2 构建完善的危险防控体系

首先,建立危险源系统。在准确把握施工危险源的前提下,构建危险源系统。找到危险源之后要将其标注在图纸上,标注的内容包括位置、等级以及管理单位。这样能使危险源控制更加稳定,还能对系统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提升管理水平,保证决策的正确性。

其次,创建分级管理机制。依据危险源的等级情况确定相应的管理部门的职责。比如,对于具有一定危险性,会引发安全事故但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同时能够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危险源,管理的主体可以是各个施工班组,检查工作由项目组完成,业主可以随时监督;对于那些危险性较小,但是会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危险源,管理的核心主体是项目部和班工组,监督和检查工作由项目业主来完成;而对于那些危险性相对较大,很难控制,会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危险源,项目业主应固定时间进行检查与管理,项目监理方与经理部为检查管理工作的中心,各个施工组则负责日常管理和记录工作。

最后,确定危险源的分级管控办法。公路施工中的危险源种类多,具有不确定性以及特殊性,因而要采取分级管控办法。危险源级别是构建分级管控的基础,项目经理部要负责全标段施工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3.3 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首先,企业要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组成结构,不断优化,科学合理安排人员。其次,企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培训。企业在开展培训之前要有明确的目的,即希望通过培训获得什么。一般情况下,培训的目的在于两方面,一是加强员工的思想认识,一是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水平。企业要根据人员的自身情况,有针对地进行培训。比如,对于一些高校毕业或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来说,他们的技能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应该侧重于思想意识方面的培训。实际工作中很多一线施工人员文化水平较低,这时就要两方面培训内容并重,同时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发挥人的积极作用,有效降低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3.4 着力改善施工现场作业环境

首先,必须重视施工之前的调研工作。施工之前要做好水文地质勘探,认真研究现场地质状况,施工中避开一些不稳定的地质环境。在地质调研过程中,要有专业的人士进行现场研究。另外,位置选定后,在制订相关的设计方案时,也要邀请专家一同参与,让专家来把控整个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其次,在施工现场最常见的引发安全事故的“元凶”是粉尘和噪声,工作人员应予以重点关注。大量粉尘与空气接触后有爆炸的可能,而噪声则会引起噪声污染,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做好防尘降噪工作十分必要,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因事故引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最后,企业要特别注意夏季施工。公路工程基本都是在户外进行,夏季时工作人员需要面对酷暑的考验。因此,企业应当灵活调整工作安排,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比如,可以延长工作人员的午休时间,确保工作人员避开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在室外作业;企业也应该提供相关的降温降暑设备为工作人员营造相对舒适的作业环境,如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冰袋和便捷式风扇,或在其休息的地方安装空调等。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必须对安全事故加强重视,明确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科学准备和落实安全控制措施,从而提高道路施工的安全性,确保安全生产。

猜你喜欢

危险源施工人员工程施工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浅谈电力工程建设中施工人员素质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管理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