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盛北衰这个概念成立吗?

2021-04-10肖金成

中国生态文明 2021年1期
关键词:行政区南北差距

□ 肖金成

2020年前三季度各城市GDP榜单显示,前十名中北方城市仅有北京一个,其余九个都是南方城市,有人将其解读为“南盛北衰”。我认为这不是一个趋势,这个概念也不成立。目前的情况是南北差距扩大,或者说南北经济发展出现了差距,但不能得出“南盛北衰”的结论。

对城市GDP进行排序,是为了分析一些现象所采用的一种方法,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南方的城市经济规模扩大了,北方的城市经济规模没有同步扩大,就得出“南盛北衰”的结论似乎有些草率。

城市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对城市的统计范围不同,排名也会有很大区别。北京市的面积是1.6万多平方公里,天津市是1.1万平方公里,有的市不是城市,而是一个行政区,其间包含了很多个城市。榜单上这些城市的统计数据,是按照行政区统计出来的,本身就不是很科学,因而可比性也不太强。

严格的城市规模统计是去掉周边的农村,也要去掉距离城区较远的城镇。如果把周边的城镇和周边的农村都统计进来,那就不是一般意义的城市,只能说是一个省级或市级行政区。我发现城市排名实际上是把省级市、地级市当成城市来排序,统计数据是失真的,这样的比较缺乏科学依据。

文化和自然不可否认地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但文化是长时间沿袭下来的?,短期内不会对一个区域产生很大影响。将短短几年的变化归结为文化的影响过于浅薄。从几千年的跨度看,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短期的影响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文化的。如果把南北差距扩大归结为文化和自然,就说明没有找到根本原因。

北方的产业结构和南方有比较大的差异,北方产业结构偏重,在“去产能”的背景下,钢铁、化工、建材、能源产业遭到重创,大量的原材料企业被关闭。东北的钢铁、石油、化工、煤炭,不仅需求下降,价格和以前相比也跌得很低。经济长期下行,市场对原材料需求疲软,价格下降使北方的企业普遍效益下滑,这是主要原因。当然也有体制、机制的原因,南方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不断做出调整,北方的企业不太适应市场变化,在资金取得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投资意愿不强,所以造成经济发展速度放慢。这两种因素对南北差距扩大起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南北经济差距扩大是一个重要问题,应当引起北方地区各级政府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扩大内需,解决供需失衡的问题。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有的观点认为,北方的天气严寒,导致吃穿住行的成本都比南方高。我认为,这个也不是绝对的因素。东北地区在很长时期,聚集了大量产业,有产业就有就业,有就业就会聚集人口,产业转移了,就业岗位没有了。东北发现油田之后,石油工人还是要到大庆去开采。北大荒虽然很冷,但是当年的生产建设兵团和大批知青,在那里开垦了大片的荒地,使东北成为粮食主产区,全国人民才能吃到东北的大米。鞍山钢铁、抚顺煤矿都在东北,那时候天也很冷。关键的原因在于产业的发展,在于创造就业岗位。如果收入比较高,人就愿意去。

猜你喜欢

行政区南北差距
游走南北 蕴含古今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论建国初期大行政区体制
云南报销案与晚清同光之际的南北纷争
南北冰雪写意
新中国大行政区军政委员会的缘起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