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染物与碳的双减排中国方案

2021-04-10

中国生态文明 2021年1期
关键词:约束性降碳二氧化硫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能够更好地推动环境治理从注重末端治理向更加注重源头预防和源头治理有效转变。降碳与减污之间可以产生很好的协同效应,这是我国高碳的能源结构,以及高能耗产业结构决定的。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燃烧和加工利用,不仅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产生颗粒物、VOCs、重金属、酚、氨氮等大气、水、土壤污染物。减少化石能源利用,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也可以减少常规污染物排放。

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阶段,减污与降碳两者的关系不是简单相加,不是降碳+,或者+降碳,而是完全融为一体的。污染物排放与温室气体,排放是同根同源同过程,治理是同频同效同路径,管理是同时同步同目标。近年来的国家层面和地方的实践证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投入相对小而效益倍增,是符合国情的“中国双减排方案”。

权威机构关于“大气十条”污染减排措施实施的温室气体减排协同效应评估结果显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较好的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效益。特别是减少能源消耗、燃煤替代、淘汰小型燃煤锅炉、淘汰落后和化解过剩产能等措施,协同减排的效益更高。尤其是燃煤治理非常生动地体现了减污与降碳的协同共治、同向发力。“十三五”期间,全国煤炭消费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由64%以上压减到57%以上;同时PM2.5浓度下降了28.8%,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了19.5%,均超过18%的原定目标。

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新阶段,将进一步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引领作用,把降碳作为 “牛鼻子”,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更加注重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事实上,刚刚完成“十三五”,已经初步显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引领作用。生态环境部督促各地落实“十三五”碳强度下降目标,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考核融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有力推动了减污与降碳的协同增效,几项主要的大气和水污染物排放量继续减少,万元GDP能耗、碳排放也同时持续下降,减少和下降幅度都超了既定目标。

在今年春节之后生态环境部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二氧化硫排放量已经从最高值的2588万吨下降到不到700万吨,预计将从生态环境保护五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中正式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VOCs。自“十一五”设立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以来,二氧化硫始终位列第一,并且不断加严。二氧化硫的退出,标志着着我国大气环境治理取得了重要的历史性成果,也意味着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一个新高度,在继续严管常规污染物的同时,更加重视新污染物治理,更加关注人体健康,更加注重减污降碳协同治理。

二氧化硫退出约束性指标之后,治理与监管仍然不会放松,大气污染防治仍然是重大攻坚任务。有专家说,从全球范围来看,治理高硫和治理高碳,代表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我们的碳减排,是与污染物高强度治理同时展开的,污染物减排和碳减排的任务都很繁重,都很紧迫。这种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污染物减排与碳减排在战略上的一致性和战术上的耦合性,必须协同治理,协同增效。

猜你喜欢

约束性降碳二氧化硫
通过节能诊断对钢管热浸镀锌企业节能降碳研究
节能降碳倡议书
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节能降碳 绿色发展
党参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
地区级配网自动化PAS功能研究
显色法快速检测10种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残留
论我国约束性自由心证制度的构建
“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知识归纳
烧结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