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是否依赖着别人对自己的依赖

2021-04-10■梁

人人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强迫症关怀情感

■梁 宽

案例:

前几天宇宇妈和孩子一起参加了班上的郊游,照理来说,这个过程中亲子间加深了理解,关系应该越来越好才对。可自从郊游回来之后,宇宇就一直和妈妈冷战。说话爱搭不理,让吃饭睡觉也懒得回应。

问了好几次,宇宇才告诉妈妈原因:那天郊游,其他孩子都帮着铺布、摆食物,只有宇宇,妈妈什么都不让他做。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又是给自己拧水瓶,又是给自己撕包装袋,还和其他家长聊自己的糗事。

宇宇哭着大喊道:“妈妈,我自己可以,都这么大了,在外面能不能给我一点面子?”宇宇妈却觉得有些委屈,宇宇早产,从小身体状况就不好,为了照顾他,自己的精神压力一直特别大,总担心孩子会出闪失。想到自己这么细微的关怀还被孩子嫌弃,内心着实不是滋味。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你妈觉得你饿,有一种瘦叫你妈觉得你瘦。”想必大家对这句式肯定不会陌生,我们每天被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或许身为人母的你也是这样叮嘱着你的孩子。但有时候是不是也会被这种关怀包围得喘不过气呢?

不只是对孩子,恋人之间有时也会这样:你的另一半正在工作,你只要一看到他的杯子空了,就会赶紧去给他续满水;他需要吃药,你把他的药放在他够得着的地方,还不断地催促他……小心,你也许正在对你爱的人实施关怀强迫!

什么是关怀强迫症

关怀强迫症,是指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即是指一个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向别人提供人家并不需要的关怀和帮助,从而使别人不能独自解决处理问题。而当他的细致关怀被人依赖时,他会自我满足于这份成就与价值,借此获得道德优越感,否则就会有较强烈的自责和痛苦。“关怀强迫症”实际上是“对别人需要自己的需要”,是一种不健康的、对人际关系产生破坏作用的心理和行为。

关怀强迫症从哪里来

1.溺爱孩子

通常,如果父母觉得这个孩子得来不易,或者倾注太多的爱,就可能出现关怀强迫症。认为有朝一日孩子不再依赖自己,就是自己的失败。有时这样的父母表面看上去处于弱势,但心理上却给他人造成了伤害。

2.原生家庭的影响

如果父母在孩提时代经常挨打挨骂,抑或家庭不完整,使人的“情感库”得不到满足,长大后建立自己的家庭,就会把自己想要满足的情感需要投射到伴侣或孩子身上,通过过分满足他人来弥补自己情感上的缺失和需要。

女人更容易产生关怀强迫症

最新一项数据表明,在美国的女性当中,有接近85%的女性都患有关怀强迫症,而在成熟独立的女性中尤其明显。无论女人怎样强势,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都是“关怀者”,因而要求女性“具有更多的爱心”,导致女性会刻意地强化自己“关怀者”的地位,对孩子和伴侣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无微不至的照顾,从而削弱了自己的需要。

当然,对于父母的过度关怀,我们理所当然地可以理解为“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实际上孩子会在父母的过度关怀下无所适从。他们也许会因为不好意思拒绝父母过分的关怀而感到压力重重,更有甚者,会因为对父母的依赖渐渐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感到自卑。

无法接受的爱

我们通常认为倾其所有的关怀就是爱。这种爱包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问候、时时刻刻的陪伴与提醒、省吃俭用给予无尽的财富、经常性地表达爱之语等。然而,这种爱并不是所有时候都被珍惜,甚至有的时候不被接受。于是,便有人开始纠结:我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不懂得珍惜?

其实,这种爱在亲子关系中很常见。有些妈妈会为了满足子女的胃口而挖空心思做他想吃的各种菜,到他吃到吐;会为了知道他喜欢什么而费尽心思;会各种关心呵护,生怕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而产生疏忽。有的妈妈为了照顾孩子,把工作跟着孩子考学的城市走。有的妈妈每天会陪着孩子写作业到很晚,陪伴的方式就是孩子不睡她也不睡。孩子说妈妈你先去睡吧不用陪我,可是她就是要在一边看着才心安。可想而知,这个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会有怎样的压力感而无法安心做作业。

有些恋人也是如此。某一方会在感情里鞠躬尽瘁,为了讨好对方百般周折,也会每天关心对方睡得如何,吃得如何,身体如何,方方面面无比细致。当这种关怀对对方形成束缚和压迫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反抗。这时他们又会觉得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为什么你还不满足?又或是我什么都给了你,为何你不珍惜?

当我们听说别人的这些关怀举动时,或许能意识到,这些爱是不健康的。但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似乎难以跳出自己的视角去观察,这份爱是怎样伤害了别人。

关怀强迫者的“需要”逻辑

关怀强迫者有一种强烈的需要:我一定要给出关怀,并且要求对方接受。这就是关怀者的需求,他们需要给出来让自己心安。进一步说,他们需要通过给出来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因此他们有一个很深的需要需要对方来满足:“被需要”的需要。

这个逻辑如此之绕,以至于意识常常懒得去绕出来,但是潜意识里很清楚。于是被关怀者就在这种糖衣炮弹的威胁中选择了抵抗或者妥协,以此来应对关怀者的需要。

关怀者如果不能实现关怀,就会陷入焦虑中。他们会觉得自己不被认可或者毫无价值,他们会不断地检查自己是不是错了或者是不是做得不够好;或者进入另外一个极端:指责对方为什么不珍惜,为什么不知好歹;或者怨天怨地泛化到对整个社会的敌意。

强迫关怀的不良后果

1.对于被关怀者的影响

很显然,对他人的关怀如果离开了尊重和理解就会沦为自私,因为没人喜欢被强加。我们每个人生来不同,都会有着自己不同的经验和处于不同时期而产生了不同的需求。当一个人被强迫关怀的时候,就会出现两种动作来实现自我保护:反抗或者是顺从。

从反抗的一方面来说,这种强迫关怀是过度满足,一旦过度就会本能反抗。更重要的是它剥夺了人对于基本存在的自由。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基本的心理空间来独处,再亲密的人也需要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感受自己的存在。

另外,当一个人被关怀的时候,他接收到的不仅是关怀,更是期待。关怀者会对被关怀者产生更加优秀、过得更好之类的期待。因此被关怀者感受到的是双重压力:剥夺存在自由和强加的期待。例如被妈妈陪写作业的孩子,当一双眼睛在旁边的时候就会感觉到不自由,当偷懒或做不好做不快的时候也会对妈妈产生内疚,怕辜负了她的期待。

恋人也是这样,当“吃了没”“吃得好不好”的关心被重复的时候,被关怀者就会不想接受,觉得失去自由窒息般的心烦。同时拒绝的时候又会产生心理压力,怕伤害到对方一片好意。所以这时候他就会想反抗,当反抗的力量大于内疚的时候,就会选择逃离或抛弃。这时候被关怀者的反抗只是一种达到阈限值后的自我保护。当反抗的力量不足以应对内疚的时候,就会转而折磨自己。

从顺从的一方面来说,毕竟我们不能长时间地接受通过内疚来折磨自己,这样对自己伤害更大。而为了应对这个内疚,被关怀者就会淡化自己的真正需要,甚至发展出自己的这部分需要,退化自己的某部分能力,来适应关怀者给出的强迫关怀。如果不能拿掉这个强迫,那他宁愿牺牲自己的自我照顾的能力和自我检查需求的主见,这样就可以避免内心冲突,还可以维系和关怀者的关系。从而完成另外一种自我保护。

这像极了一个曾经流行的笑话:我今天做了一回老奶奶,帮助了8 个雷锋。这到底是谁的需要呢?

2.对于关怀者自身的影响

有些关怀强迫者会表现为需要被别人控制,而并不是想控制别人。因为关怀强迫者几乎不可能拒绝别人,所以可能成为体力和情感虐待的牺牲品。他们相信如果自己做得更好,或是更爱别人,就可以改变别人的行为。有时候他们认为自己受到虐待并非别人的错:如果不是我忘记了洗碗,他是不会打我的。

关怀者可能自认为帮助别人的动机是同情,但其实却是因为他们想得到爱和认可。如果那些曾受过帮助的人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没返还他们相同程度的帮助、爱或感激,他们就会伤心或愤怒。不过这一过程也可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

关怀强迫者也会在时间协调方面产生矛盾。关怀强迫者对太多的人和事付出关心,因此会感到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履行承诺。由于他们太忙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场合间赶场,往往忽略了其最重要的允诺和友情亲情。这也跟他们无法拒绝别人的请求有关,无论是做志愿者,担任某个职务,还是帮助一个朋友。如果他们拒绝一种请求,会觉得自己不负责任,不是好朋友,或者不是好人。然而,这些处境和关系却往往带给他们伤害、愤怒或不满。

爱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

一切以“关怀”为目的的关怀,都不是真正的关怀。正如为了帮助别人而帮助别人都不是真正的帮助,那其实都是自己的需要。

真正的帮助和关怀有两个共同的特点:知道别人需求的内容和程度,并在他人舒适的程度上给予,但不强求对方接受。因此在给之前,有一样东西就显得格外重要:理解他人。

千百年来,人们都无数次为这个功课而挣扎,理解看起来很容易但做起来难度却超出我们的想象。因为理解他人就意味着要打破自己的自恋:我不是世界的中心,我没有掌握绝对的真理,他人跟我不一样。这无疑是难以接受的。这意味着要放弃自己坚守几十年的观点,并不是所有食物都是好的,甚至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食物很重要。并不是给很多钱花就是爱,甚至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钱很重要。

理解他人并不是毫无规则可循,对于爱的对方来说,有着比这些现实需求更深层次的东西:情感需求。情感需求的重要性有时远远超出身体陪伴、物质付出、生活关怀等现实层次的关怀。

情感需求包含了对方所需要的温暖、赞美、认可、鼓励、心灵陪伴、归属、安全感、理解、连接、自由、价值等,而每个人的每种需求、程度和形式都不一样,因此你需要懂得一些心理需求,才能真正去实现关怀,那才是爱。

因此真正的关怀,首先要打破两个执着:1.打破自己自以为是的对方需要,哪怕你又认为这是全世界的人都会有的需要。2.放弃对方需要的现实关怀多于情感关怀的需求的执着。

简单说就是:走出自己,才能懂得他人;懂得他人,才能真正关怀。盲目的关怀,只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那是关怀强迫症,并不是爱。

那样的关怀,只会让彼此的关系充满了矛盾与不安。爱是连接,而不是“以爱之名”捆绑的枷锁。别让彼此的心灵越来越远。

猜你喜欢

强迫症关怀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两种人
亲切关怀 殷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