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2021-04-09郭真礼

家教世界·V家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情绪儿童

郭真礼

在生活中,孩子生气、伤心时,我们用的最多的安慰的话是什么?

“宝贝,别生气了” “不可以发脾气” “抱抱,就不难受了”等等。

事实上,为什么不可以生气呢?抱抱就真的可以不伤心了吗?

生气、不开心只是一种情绪,孩子需要学习如何正确表达愤怒和怎么化解伤心带给自己的感受。

上一期我们了解了儿童情绪理解发展的特点以及如何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本期我们将分享与情绪表达能力相关的知识。

儿童情绪表达能力的特点

幼儿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是情绪表达规则逐渐规范化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受到幼儿认知与社会化发展的影响。较小的儿童并不完全具备情绪表达规则化的能力,例如他们可能会拒绝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并用不恰当的行为表达。到 3-4岁儿童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他们对情绪表达规则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表达来顾及他人的感受。这个时候的儿童在收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时,会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这种情绪表达方式是儿童用来掩饰自己真实的感受,避免伤害他人的感情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以此符合社会规范。 6 岁时儿童认识到表面情绪和内心真实体验存在着差异,这时候儿童的情绪表达才能真正地按照社会规范进行。此外,儿童情绪表达规则也受到性别的影响,在消极情绪表达的方式上女孩通常会用言语的方式进行情绪表达,而男孩通常用攻击的方式。

儿童情绪表达能力的作用

首先,情绪直接支配、左右着儿童的行为。积极的情绪表达有利于提高儿童活动的效果,消极的情绪表达如恐惧、痛苦会对实际行动产生负面影响。人们常说:“孩子是凭兴趣做事” “儿童是情绪的俘虏”,“高不高兴” “愿不愿意做”,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极大。

其次,情绪表达能力是幼儿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积极的情绪表达直接反映着幼儿的处境,如通过愉快表示处境良好,通过痛苦表示处境困难。幼儿通过情绪进行社会适应,如用微笑表示友好,用移情维护同伴关系等。

最后,情绪表达能力影响着幼儿性格的发展。积极的情绪表达对良好性格的形成起着促进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幼儿易怒,有的幼儿多愁善感,这些与他们平时的情绪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儿童情绪表达方式合理,情绪状态良好,将会促进幼小衔接的过程,心理上的接受和适应比什么都重要。它决定了儿童能否很快适应新的集体,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反之,消极的情绪表达和状态将会阻碍幼小衔接的过程。

帮助孩子表达情绪

儿童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也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能够说出基本的情绪词汇,如:开心、难过、害怕、生气等;到能够用情绪词汇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能够说出较为完整的情绪事件;最后能够用较为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情。

我们知道了儿童情绪表达能力的功能、特点和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情绪表达能力呢?

不打断、不干涉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当孩子开始用语言讲述时,即便孩子和你的观点不一致,我们也不用立刻打断孩子或是纠正他们的想法。因为这样不但不能让孩子掌握用语言表达情绪的技能,频繁被打断还会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让孩子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他们会在倾诉中平复心情,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丰富孩子情绪表达的途径。首先,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倾诉。当孩子处于负面情绪时,家长要引导孩子说出来,找到自己信任的倾诉对象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情绪感受;其次,家长可以培养儿童多方面的兴趣。丰富的兴趣爱好不但可以陶冶儿童的情操,也可以让儿童更容易找到合理表达情绪的途径;最后,家长应丰富儿童的生活,开阔儿童的视野。家长不仅要为儿童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也要满足儿童精神上的需要。在闲暇时光,家长可以带儿童进行亲子阅读,徜徉书海;可以带儿童娱乐休闲,放松心情;可以带儿童游览祖国大好河山,开阔视野。这些活动既可以愉悦儿童的身心,又有利于儿童的情绪释放。

树立正面的情绪榜样。根据心理学中“踢猫效应”的观点可知,每个人都是情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情绪不仅对自身造成影响,还会进行传递,影响身边的人。在家庭中,家长处在情绪链条的上端,家长的情绪更容易对儿童造成影响。所以,家长在儿童面前树立正面的情绪榜样极为重要。如果家长积极乐观,儿童更容易身心愉悦、积极阳光,如果家长牢骚满腹、消极悲觀,儿童很可能产生消极失望的情绪情感。因此,家长尽量不要把负面的情绪带回家,在儿童面前尽量少发牢骚,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处理事情、面对生活。遇到问题,不钻牛角尖,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儿童树立不怕困难,积极乐观寻求解决之道的榜样。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情绪儿童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