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使用者需求的乡村庭院景观营造实践研究
——以仁怀市枇杷村为例

2021-04-09王慧澄

绿色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枇杷园艺庭院

何 超,王慧澄

(1.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 贵阳 550000;2.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0)

1 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生活水平提升,村民对庭院功能的需求差异性逐渐增大。庭院作为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民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1],承载了村民世代生活的记忆与情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产业日益兴旺,农民工返乡创业数量增多,常住村民的年龄、学历、工作和交通方式等结构逐渐发生变化,对庭院的功能需求呈现多样性。虽然各类乡村发展定位不同,但居住、农业耕作仍是乡村的主要功能[2]。乡村景观营造现状多侧重于乡村整体风貌,以及村庄入口、文化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盲目追求以旅游带动乡村的建设发展,过于注重对景观的现代化和生态性建设,庭院景观逐渐被现代化、标准化,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村民的实际需要。

2 庭院功能需求分析

枇杷村总面积9 km2,隶属贵州省仁怀市南部的坛厂镇,紧邻遵赤高速坛厂镇出口和名酒工业配套产业园,交通便利,境内红高粱种植、酒坛制作、果树种植等产业优势显著,已发展成为贵州茅台酒厂的“第一生产车间”。对枇杷村中心区域40户家庭共发放6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有效问卷50份。根据调研结果,综合年龄、工作性质、在家时间、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可以看出村民对庭院的功能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可总结为观赏型、园艺型、趣味型等三种庭院类型(表1)。

表1 庭院建设意愿分析

来源:作者整理

3 乡土景观元素

乡土景观元素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表征,其色彩、质感与本土环境最为融洽[3]。枇杷村保留了山地传统村落的基本特征与框架,延续了仁怀市独特的建筑风貌,酒坛、石磨、土墙、农具等乡土景观元素丰富,地域文化突出。本文从乡土景观元素在乡村生活中的使用功能出发,除乡土植物外,共收集到建筑材料、生活容器、劳作工具、工艺制品等共49种乡土景观元素(表2)。

4 庭院景观营造实践

4.1 趣味型庭院景观营造

儿童正处于求知欲最强的成长阶段,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当下乡村单一化的自然教育资源显然无法满足儿童对于追求探索自然世界的心理和行为需求[4]。趣味型庭院以构建儿童游玩空间、传承乡村童年记忆为目的,延续传统乡村的纯真和嬉笑,强化庭院景观的乡土性和趣味性。结合调研结果,趣味型庭院在空间上划分为娱乐活动空间和休闲景观空间,娱乐活动空间同时满足农事活动和儿童娱乐的功能,休闲景观空间侧重布局植物景观和休闲设施,实现游玩与景观并存的庭院功能营造。

结合乡土景观元素特征,构建充满乡村趣味的娱乐设施,例如:选用两根不同高度处均带有隐形锯齿、顶端打孔并穿入楠竹的木桩立于地面之上,不仅可用于晾晒衣物,且满足儿童人数不足3人时仍然可以玩跳皮筋,把乡村日常生活需要与娱乐设施结合在一起。根据村民的建设意愿,趣味型庭院选用灰砖建成镂空式的围墙,保证了庭院的安全性和良好的通风效果。配置香樟、雀舌黄杨、凤仙花等具有特殊功效或趣味性的植物,香樟杀菌驱蚊的功效可营造舒适的娱乐空间,凤仙花的花瓣具有丰富的红色素,可直接用于涂染指甲,且籽荚轻轻触碰便会弹射出籽,不仅增添了庭院景观的观赏效果,更有助于培养儿童对植物的兴趣(图1~3)。

表2 枇杷村乡土景观元素

续表2

续表2

图1 趣味型庭院设计效果图

图2 娱乐设施布置立面图

图3 跳板游戏平面图

4.2 观赏型庭院景观营造

观赏型庭院侧重营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在乡土景观元素的传承过程中结合传统庭院景观的设计手法,突出庭院景观的乡土性、文化性和艺术性。根据调研结果,意愿建设观赏型庭院的村民以青年人较多,基于青年人对庭院的功能需要,观赏型庭院可划分为休闲景观空间和农事活动空间,农事活动空间满足日常生活、生产需要,休闲景观空间提供了文化交流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图4)。

图4 观赏型庭院设计平面图

田园山水画中的乡愁常寄托于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大景之中,以空间之有限传递愁思之无限,并上升为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及精神故乡的寻觅[5]。在观赏型庭院景观设计中,结合枇杷村传统种植方式,围绕“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田园景象和山水意境,使用当地的青石材料、鹅卵石、红砖和铁锅砌成文化墙,并种植芦苇和麦冬,以“立象尽意”“以物载情”等表达方式,丰富庭院景观对古代田园美学理论的表达。延续传统建筑结构雕花窗的制作工艺搭建木质平台,通过材质的视觉差异形成明显的空间分割线,烘托庭院舒适安逸的休闲氛围。选用当地的灰砖和木材建成镂空景观墙,利用镂空的格子在光下形成阴影,为庭院景观添加层次感和艺术效果。枇杷村现状植物景观以常绿植物居多,种类和色彩较单一,在观赏型庭院中配置银杏和结香,结香在当地是一种可以带来好运的植物,丰富了庭院景观的观赏价值和地域文化内涵(图5)。

图5 观赏型庭院设计效果图

4.3 园艺型庭院景观营造

园艺型庭院以植物种植为主,在满足日常生活对庭院的需求之外,合理划分盆景园、菜园等种植空间,实现种植与景观功能融合。根据调研,75%的村民习惯在房前或者屋后种植蔬菜、果树或观赏植物,不仅满足对健康生活的需要,更让园艺成为强身健体的养生疗法。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园艺型庭院可划分为种植景观空间和农事活动空间,农事活动空间以硬质铺装为主,提供民俗活动、休闲和摆放园艺工具的场所(图6)。

图6 园艺型庭院设计平面图

根据园艺植物的根系生长对容器的不同需要,延用和增加对废弃的生活容器的运用方式,例如:利用废弃的石缸作为浇灌植物的蓄水池、选用石槽与竹编制品建成可种植攀爬植物的种植池等。充分利用植物种植空间,选用藤本或攀援类园艺植物进行垂直绿化,丰富庭院景观的视线变化和季相变化,增加庭院与周边植物景观的关联度。选择可食用或有助于乡村生活的植物进行景观配置,如当地制作豆豉的辅助材料扁竹兰,以及火棘、碧桃、芭蕉、棕榈等观赏价值高和生活实用性强的乡土植物,以营造温馨、亲切的庭院氛围(图7)。

图7 园艺型庭院设计效果图

5 结论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逐渐呈现开放性、体验性和多样性[6]。庭院景观营造应充分尊重农民的建设意愿,确立村民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本次实践完善了枇杷村乡土景观元素库,可为枇杷村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通过满足村民生活、生产需求为出发点营造庭院景观,拓展村民生活空间和业余爱好,充分挖掘并利用乡土景观元素,构建既体现地域文化、景观生态学和景观美学理论,又符合乡村实际功能需要的乡土景观,把农民对未来美好的生活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对保护传统文化、诠释田园景观和延续乡土景观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枇杷园艺庭院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枇杷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回到庭院
园艺奇葩
庭院
庭院中的童年
园艺
枇杷
枇杷糖浆